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赵秉钧(赵秉钧智庵)真没想到

赵秉钧,字智庵,河南汝州(今临汝县)人,按他自己的说法,出生于1859年2月3日(清咸丰九年正月初一)。赵秉钧从小不知父母姓甚谁,也不知自己的出

赵秉钧(赵秉钧智庵)真没想到

 

赵秉钧,字智庵,河南汝州(今临汝县)人,按他自己的说法,出生于1859年2月3日(清咸丰九年正月初一)赵秉钧从小不知父母姓甚谁,也不知自己的出生年月,生于正月初一,是他后来随口编的他小时候曾被人贩子卖给别人。

因《百家姓》的第一姓为“赵”,赵秉钧便说自己姓赵儿童时代的赵秉钧,尝尽了人间艰辛(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载:“赵秉钧来历不明,事却甚确赵自言不详父母姓氏,幼盖被人贩鬻者”按:黄浚后来堕落为日本间谍,为戴笠逮捕。

)一1878年,赵秉钧考秀才不中,投入左宗棠所部楚军,随军进驻新疆。戈壁滩风雪弥漫,气候恶劣,人烟稀少。赵秉钧随左宗棠出关,以工马术、打先锋而出名。

赵秉钧一个偶然的原因,使赵秉钧死里逃生多年以后,赵秉钧还心有余悸地告诉后来担任北洋军阀政府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和内阁代总理的朱启钤说:“在猩猩峡戈壁滩遇大风雪,连人带马,埋没雪中三昼夜,几死,幸身压马腹,取微暖,未并毙。

此行全队人马,死者过半,……”(章士钊:《书赵智庵》,载《文史资料选辑》1985年第3辑第134页)赵秉钧由于蒙古军医灌以马鹿血得以死里逃生但是,由于筋骨受损,元气大伤,性功能遭到彻底破坏,“一生不能近女色,惟与鸦片烟相依为命。

”(同上)1883年,赵秉钧在伊犁充当勘划中俄边界办事员,由于“边防出力”,受到上司器重,被“保以巡检遇缺即选”(《赵秉钧履历单》,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转引自《民国人物传》第二卷第181页)1889年,改捐典史,分发直隶省,次年到省。

二年后,补新乐县典史1895年调署东明县典史1899年,调署天津北仓大使,不久捐升知县,充直隶保甲局总办,兼统帅巡防营,以“长于缉捕”闻名官场这年,赵秉钧40岁,40岁才混个知县,他在官场混得并不红火1900年至1901年,他率领巡防营在京津一带镇压义和团。

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后,委派他为淮军前敌营务处兼统带巡捕三营,并奏保他免补知县,以直隶州知州仍留直隶补用青年时期的赵秉钧就已显示出自己特务才能,并得到李鸿章这样的封疆大吏的赏识和重用不久,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心凶骨媚、深沉阴鸷的赵秉钧很快引起了袁的注意。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赵秉钧随习军政,专攻侦探、警察两门,机智出众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袁世凯奉命率军到山东进行镇压袁世凯认为他“才长心细”,派他充当营务处委员

袁世凯随后,于1902年派他担任保定巡警局总办,创办巡警,并奏保他为知府,加盐运使衔这为赵秉钧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务活动方面的反动本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当时,袁世凯聘请了日本人三浦喜传做自己的警务顾问,赵秉钧秉承袁的旨意,同三浦喜传一起,“参照东西成法”,拟定警务章程,创设警务学堂,招募巡警,迅速地成立了一支有500人的巡警队。

这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运用外国警察制度的先例不久,清政府命令各省仿照直隶警务章程试办巡警1900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城时,附带提出种种苛刻条件,其中之一是中国军队不得在天津城周围三十里以内驻扎袁世凯仰承帝国主义的鼻息,命赵秉钧把新军改编为巡警,然后率巡警1500人开入天津,担任天津南段巡警局总办。

在日本特工专家伊藤次郎和原田俊三的指导下,他创办天津侦探队(后改为探防局)和天津巡警学堂1903年,他将天津和保定两所学堂合并,更名北洋巡警学堂,专门培养警察和特工人才此后又在各州县设立巡警传习班,建立全省巡警网。

他在天津“画区域,清户口,督率官弁兵丁昼夜巡守”,以推行“猛治”(袁世凯:《道员赵秉钧请饬交军机处存记片》,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载《袁世凯奏折》)袁世凯对他在天津强化特务警察统治十分赏识,于1903年3月奏保他免补知府,以道员留原省补用。

8月奉旨照准二1905年,清政府准备以假立宪欺骗人民,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9月24日,五大臣到前门外东站上车时,只听“轰”地一响,一颗炸弹突然爆炸,五大臣的随从仆役们炸死好几个,载泽、绍英也被炸伤。

这一事件使清政府大为震惊赵秉钧奉命带天津侦探队队长杨以德进京,协助破案赵秉钧派特务四出侦察,搜捕可疑人员,同时,对火车外面的几具尸体仔细检查除了被炸死的随从仆役外,还有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因面目已被炸坏,没有人可以认出来。

翻检死者口袋,发现有一名片,上书“吴樾”姓名,名下又写着“皖北人”3字经赵秉钧侦查,基本查明了案件真相

革命党人吴樾原来,刺客名叫吴樾,字梦霞,又作孟侠,是安徽省桐城的革命党人,曾创办两江公学与《直隶白话报》,自兼教员与主笔,积极宣传革命他自命为暗杀党先锋,探听到五大臣出洋考察的日期和路线后,携带炸弹,潜往北京,决心将五大臣炸死,以震慑清廷,唤醒民众。

他在五大臣上车的当天,先混入车站,乘五大臣上车时,突然抛出炸弹弹力不够,未能将五大臣炸死,他自己却因离炸弹过近而被炸死(另一说法是:吴樾携炸弹进入北京车站,登专车,因人众拥挤,车身震动,怀中弹发,不幸牺牲。

见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第334页)真相大白后,北京的满族权贵们大起恐慌,彼此相戒,一时风声鹤唳,杯弓蛇影赵秉钧因侦破五大臣遇刺案,深得朝廷赏识为了加强对人民群众的镇压,清政府于10月成立巡警部,袁世凯推荐他的老朋友徐世昌任该部尚书,赵秉钧任右侍郎,原在北京办警务的皇族肃亲王善耆任左侍郎。

赵秉钧阴险狠毒,特务才干“出众”,袁世凯和巡警部尚书徐世昌对他极为信任与支持,肃亲王善耆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于是,巡警部的机要大权几乎全部落入他的手中北京是朝廷所在之处,赵秉钧对首都的警政,丝毫不敢懈怠,他“事皆亲躬经理,时常便服外出,私行考察一切”,神出鬼没,行踪无定。

次年1月,工于心计的赵秉钧,奏请从天津和保定抽调巡警官兵一千余人进京,将北京工巡局改组为内外城巡警厅,把北京的警政抓到自己手中,把原来在北京办巡警的肃亲王善耆事实上予以架空,使善耆地位颇危,仅能自保按照袁世凯的旨意,赵秉钧把侦探、巡警布置到各个角落,不仅人民群众难逃毒手,就是清朝显宦、达官贵人也逃不出他的监视,朝廷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注视之列。

袁世凯从他那里能源源不断地得到各种情报,赵秉钧也由此与袁世凯结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使他一跃而为袁世凯集团的特务头子三1907年,身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12项重要职务的袁世凯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被调任军机大臣,袁世凯还兼任外务部尚书。

按照清朝制度,军机大臣相当于当朝宰相,因而有“相国”之称,总督转任军机大臣是升级但是,军机大臣不过是皇帝身边的“佐命之臣”,遇有军国大事,均须请旨定夺,而总督则是地方诸侯,可以独霸一方袁世凯、张之洞都是当时最有权势的汉族大臣,清朝统治者把他们调往北京,采取的是“明升暗降”的做法,与古代皇帝“杯酒释兵权”是同一作风。

袁世凯担任军机大臣不久,一个突然发生的事件差点使他丧命,赵秉钧也跟着他狼狈地下台1908年11月,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都重病在床有人挑拨说:“皇上听说老佛爷生病,不觉喜上眉梢”慈禧太后气得恶狠狠地说:“我不能让他死在我的后头!”。

光绪皇帝11月14日,皇后到瀛台去见光绪皇帝,突然发现光绪冷冰冰地躺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已气绝身亡她披头散发、泪水纷纷地跑去报告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只是有气无力地哼了一声然后皇后又跑回瀛台去料理光绪后事刚走到半路上,一个太监气急败坏地追来喊道:“太后业已临危!”于是,皇后又跌跌撞撞地转回去护理慈禧太后。

折腾一整夜后,慈禧太后于次日凌晨一命呜呼光绪皇帝之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疑案有人说是被太后毒死的,有人说是被袁世凯毒死的,也有人说是被袁世凯与太后合谋毒死的不管是被谁毒死的,当时不少人认为:“光绪帝先西后一日而殁,亦与智庵之毒辣手段有关”。

(章士钊:《书赵智庵》,载《文史资料选辑》1985年第3辑第135页)这就是说,如果光绪皇帝是被害死的,赵秉钧便是毒死皇帝的具体执行者然而,尽管不时有人提出这一问题,真相究竟如何,只好留待将来的历史学家去考证了。

光绪皇帝死后,其亲弟弟载沣以摄政王名义代行皇帝职权载沣摄政不到一个月,就以袁世凯有“足疾”为由,把他开缺回籍载沣上台后,颇想为哥哥光绪报仇,因为袁世凯出卖光绪,使光绪在戊戌政变后被囚禁在瀛台光绪对袁世凯恨得要死,他整日在纸片上横竖写满“袁世凯”三字,写完又把纸片撕得粉碎,以示把袁世凯碎尸万段。

据传,光绪皇帝死前留下一道遗诏,写了一个“斩”字,“袁”字刚写了半个就不行了光绪的弟弟载沣以摄政王名义监国,对袁世凯是极大的威胁袁世凯整日惶惶不安,犹如芒刺在背,赵秉钧洞若观火,也为袁世凯捏一把汗载沣虽很想除掉袁世凯,但不敢动手。

他知道袁世凯的势力已经布置到各个方面,特别是袁世凯的死党赵秉钧掌握了京城的警权,怕由此激起袁世凯兵变于是,只好假借一个理由,将袁世凯罢官,赶出京城了事袁世凯回河南彰德“养病”后,善耆乘势将警权夺回3月,朝廷明令将赵秉钧撤职。

从此,他表面上闲居天津,暗地里指使手下亲信特务四出打探消息,他自己也时常往来彰德,与袁世凯暗通信息,窥测时机不久,一个震惊中外的事件使袁世凯东山再起,赵秉钧也跟着主子卷土重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