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深藏功与名(深藏功与名事了拂衣去什么意思)奔走相告

原题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百人团里的36位高手硬是没有一位能答出来,在场的康震教授更是直接摇头,说这一题太简单了,但大家都对其曲解了。

深藏功与名(深藏功与名事了拂衣去什么意思)奔走相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词大会》第六季如期播出,在这次大会中,主持人用《侠客行》中的名句对各位答题者进行提问原题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百人团里的36位高手硬是没有一位能答出来,在场的康震教授更是直接摇头,说这一题太简单了,但大家都对其曲解了。

正确答案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随后康震教授说道:“不知道大家对这句诗能不能理解,但光从语义上分析,都能看出来‘功’没法藏,为何还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弹幕中更是有网友表示:李白可能在一开始就写错了,也是引得了许多人的点赞。

对于《侠客行》这首诗,它并没有纳入我国的教育范畴。可综合多方面的角度来讲,“功名”读起来似乎比“身名”更恰当,而且后者对于所有人来讲,几乎都是一个“陌生词语”,那为何还会这里用身名比较恰当呢?

《侠客行》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对整首诗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因为篇幅过长,这块品史君只简单挑选了前四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从唐朝开始,侠客风就在民间盛行《侠客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充满了“江湖气息”李白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也练得一身好剑术在远离官场之后,希望可以救世人以水火,不为金钱不为名利,只为这所谓的“

江湖义气”,这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受侠客精神的影响,李白在很小的时候就希望干成一番大事之后,成功隐退通过这首诗,也从根本上描写出李白自身的精神面貌和淡泊名利的内心特别是“拂衣去”三个字,展现出游侠的洒脱和非凡的气魄。

“身与名”“功与名”在大事做成之后,侠客功成身退从一般的角度来讲,生活中那些有成就的人就好比侠客,完成大事后都是摆在明处的,想要藏必然是自己的身体和名字如果自己只是默默地做,所有人都不知道,又何来“藏”

一说呢?所以“功”是外显的,而身体是自己的,“藏不藏”在个人。

同时在唐朝时期,“身与名”是一个固定搭配,被应用到了许多诗词之中比如杜甫《戏为六绝句》有这样一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管你们这些人做什么,对于历史来讲都是十分渺小的,最终身名都会被毁灭如此简单为何还会出错?。

对于这些答题者,他们也并非高手可言,大多数人都是社会各界的诗歌爱好者通俗来讲,也就是一些普通人同时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容易患“眼高手低”的毛病,就比如《侠客行》,你虽然听过,但你会真正了解它的每个字吗?更不要说“身名”这个字眼了。

另外诸位在生活中也一定要多看书,对于你没听说过,对于别人来讲很可能是再熟悉不过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对问题进行判断,当然解决不了知识范围内的问题就好比这次诗词大会,很多人根本都没有听说过“身名”,又怎么会想到改这个字呢?。

品史君说品史君记得在学习生涯阶段,老师给我们举过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你今天所学的每个知识,就像存钱一样装进自己的脑袋一毛、五毛、一块……哪天突然要做五块钱的生意了,你说你不做,因为你没见过所以你觉得它是假的。

。说到底,见识真的很重要。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