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畏 知而深深畏,大知者无畏)不看后悔

庄子《逍遥游》中大鹏鸟凭自身坚定的信念、果敢的勇气及不懈努力,借用海上超级飓风,展开遮天的翅膀,终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见到了常人看不到的景象,

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畏 知而深深畏,大知者无畏)不看后悔

 

庄子《逍遥游》中大鹏鸟凭自身坚定的信念、果敢的勇气及不懈努力,借用海上超级飓风,展开遮天的翅膀,终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见到了常人看不到的景象,思想境界有了质的飞跃,向逍遥的彼岸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众不同、一飞冲天的大鹏鸟注定是孤独的,《逍遥游》中蜩(蝉)、学鸠(鸟)、斥鴳(小雀)等小知的代表,看到大鹏鸟千辛万苦地飞到它们难以企及的高度,不仅不理解,还自以为是的嘲笑大鹏鸟是没事找事。

这些小虫、小鸟们又怎么真正知道和体会大鹏鸟呢?山脚的人怎能理解登上山顶人的感受和见识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庄子则明确驳斥了蜩(蝉)、学鸠(鸟)的嘲笑表现:“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非常明显,在庄子的笔下,蜩(蝉)、学鸠(鸟)的境界最多是“适莽苍者”,像一个困在围城的人一样,最远的地方只是去城外逛了一圈,所谓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它们的见识和认知仅仅局限在围城和周边而已,其眼界和格局怎么能与“

适千里”的大鹏鸟相比呢?无知者更无畏,作为小知的代表们,它们一直被困在自我牢笼而不自知,却总是自以为是真理的代表,根本不能理解高维度的认知,自然无法照亮心中的无明当然对于普通大众的我们在生活和工作又比蜩(蝉)、学鸠(鸟)们高明多少呢?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对于未知事物表现出不屑一顾,讽刺加嘲笑的态度呢?。

接下来庄子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小知没法企及大知,寿命短远比不上寿命长得,在《逍遥游》中庄子把大鹏鸟当作大知的代表,而蜩(蝉)、学鸠(鸟)、斥鴳(小雀)则是小知同时庄子又进一步指出了寿命长短对认知的制约,从生到死一天游的朝菌不知道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夏生秋死的知了不知道有春秋的存在,这些都是小年们的视界。

然而令人羡慕的寿命达到800岁的彭祖,在大椿树的眼里不也就是我们看知了的态度吗,我们会关注知了之间的地盘、交配争夺战吗?

人生在世要活得好,还要活得久,生命需要宽度、厚度,更需要长度,只有厚度没有长度的生命注定是昙花一现,无法成势三国时期的司马懿熬死了同时代所有的牛人,才成就了司马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世上万事万物的广大远超人的想象,在个人有限的生命和学识中,面对未知或自认为已知的事物,都应有谦逊、敬畏之心,千万不要固执的要去说服和改变与己认知不一样的人和事,更加不要对它们起讽刺、嘲笑、嫉妒的心理,一旦起了这样的心思,就证明心中仍然存在着无明。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