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小学六年级作文(小学六年级作文我的心愿)居然可以这样

图①:阿合布吉(左)和阿合尔曲姐妹。图②:木耳小学阅览室。图③:孩子们写好的心愿卡。图④:大山里的读书会。以上图片均为张建军摄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是 书香中国 建——ZAKER,个性化推荐热门新闻,本地权威媒体资讯

小学六年级作文(小学六年级作文我的心愿)居然可以这样

 

图①:阿合布吉(左)和阿合尔曲姐妹图②:木耳小学阅览室图③:孩子们写好的心愿卡图④:大山里的读书会以上图片均为张建军摄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是 " 书香中国 " 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意义重大。

4 月初,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下了 100 本想读的书,这份满载心愿的书单寄到了四川成都一家出版企业;几天后,100 册爱心图书来到了海拔 2000 多米的木耳山上,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一次跨越 500 多公里的书香传递得以完成。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我们将目光投向广袤乡村大地:四川凉山深处的木耳小学,通过开设阅读课、搭建阅览室、举办读书会,在田埂守望书香,让乡村孩子感受阅读之美、读书之乐木耳小学的故事,也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无论山多高、海多远,打开书时,广阔世界就在眼前,阅读的力量在这里发生——编 者苍茫的木耳山,一重重望不到头在梯田上摆好板凳,天地便成了教室在这个大大的教室里,木耳小学的师生们开了一场读书会,主题也很大,叫做 " 梦想 "。

" 我想当画家,把美丽的大凉山画成绘本"" 我想当消防员,保护好家乡的锦绣山河"…………少年们的思绪振翅飞翔,越过重重大山,飞向更远的远方梦 想" 书来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樟木箐镇木耳山村,木耳小学校长张东胜骑着摩托车,带回来 100 册书。

孩子们一股脑围上来,寻找自己的 " 心愿 "送来的这些书,源于孩子们几天前一笔一画写下的小小心愿——" 我想读《熊来了》,大凉山的牛羊很多,如果熊来了,它们会不会成为朋友呢…… ""《红飘带狮王》里的狮子很勇敢,我想看一看…… "

四年级 " 小读者 " 古次伍国收到了《寄小读者》平日里,她边放羊边看书,觉得孤独的时候,心想," 跟写书的人聊聊该多好 "这次,翻开《寄小读者》,她觉得自己在跟冰心奶奶 " 对话 "达成心愿的还有三年级女孩阿合布吉。

呵一口气,用衣袖擦擦封面,她小心翼翼地将绘本《没有耳朵的兔子》装进书包赶在太阳下山之前,阿合布吉拉上妹妹阿合尔曲,两人踏上放学回家的路到家了,阿合布吉给妹妹和父亲分享这只有趣的 " 兔子 ":" 它能跑、能跳、爱吃胡萝卜,可是,其他兔子都不和它做朋友。

" 通过历练,兔子找到了友情,发现有没有耳朵其实并不重要"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 阿合布吉这样总结女儿清脆的声音中,父亲阿合三吉有点出神" 没文化的山里娃,进了城可不就是那只‘没有耳朵的兔子’。

" 阅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阿合三吉觉得是一股劲,是眼前手捧书本、自然地说出 " 做自己就好 " 的女儿身上的这股劲西昌是 " 月城 ",过去孩子们常坐在屋顶上,望着皓月消磨时间阿合布吉曾经觉得夜晚很长,借书回家读后," 自己看一遍,给妹妹讲一遍,躺在床上又要想好多遍。

夜晚的时间变快了"看的书多了,望着天空的阿合布吉有了更多的 " 梦想 "书上说,宇宙中有无数星球,连成星座、汇成星河读书会上,她说," 想成为宇航员,到未知的世界去探索" 沉思一会儿,她又补充," 看过宇宙,还想回到凉山来,把那里的故事讲给乡亲们。

"…………这是一次跨越 500 多公里的书香传递100 个心愿、100 册图书,从四川成都来到西昌市樟木箐镇,来到海拔 2000 多米的木耳山上,送到 300 多名孩子的手中更多的动人故事,一直在凉山上发生着。

喜 " 阅 "作为一所山区村小,师资紧缺、硬件不足、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木耳小学张东胜坦言,把课本知识教好之余,很难挤出专门的阅读教学时间,孩子们可读的课外书也比较匮乏如何让书香弥漫校园,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2020 年起,木耳小学开始推广阅读," 师生喜阅 " 被确立为办校宗旨每班每周开设不少于 3 节的阅读课,引入专任的阅读老师,采取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同书籍建立联系,阅读梦渐次萌发得益于教育部门统一配备的 4000 余册书籍,木耳小学推广阅读顺利起步。

近年来,凉山州不断探索推广全民阅读,加强中小学图书馆投入,配备了 1485 万余册图书,中小学生人均图书达到 14.8 册然而,新的问题随之出现" 山里娃阅读起点低,配备书目中有一大部分难以读懂" 张东胜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五六年级学生能够阅读文字量较大的儿童文学,但中低年级的孩子,更适合绘本、图画书。

如何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书籍,把好不容易激发出的阅读兴趣维持住?" 点亮阅读微心愿 " 活动进入木耳小学师生的视野该活动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指导下,作为四川 " 新时代乡村阅读季 " 的主题活动之一,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征集乡村中小学生 " 阅读微心愿 ",引导社会爱心人士认领孩子们写下的 " 心愿卡 "、捐赠图书。

去年启动以来已实现 8000 多个 " 心愿 "4 月初,木耳小学的 100 张 " 心愿卡 "," 漂 " 进了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阅读服务事业部几天后,100 册图书 " 漂 " 回木耳山,儿童文学、绘本故事、立体故事书、经典读物……内容类型丰富、适配 5 — 16 岁各年龄段,正是师生们的迫切所需。

一批新的 " 心愿卡 " 也藏身其中,阅读梦想未完待续如今,自发捐书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越来越多,用书需求也可以充分沟通,学校藏书已经接近 1 万册回想当年去县城为娃娃们自费买书时囊中羞涩、拿了又放的窘态,张东胜笑中带着一点难为情。

" 一本本爱心图书,可以陪伴他们度过一段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为他们带来一点点快乐,为他们探索更大的世界增添一点点力量,就是意义所在" 新华文轩阅读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杨柳青说与此同时,阅读课也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兼顾趣味与哲理,《海底的秘密》《世界自然奇景》等科普图书激发求知的欲望……不只选大部头的名著、传记,从简单易读的绘本讲起;老师领读、演绎,学生倾听、互动开设阅读课的第二年,老师开始探索在中高学段班级讲解短篇小说,后来又新增了读后感写作、朗诵和绘本创编环节。

图书角里的书本被翻得卷边、泛黄,班级借阅记录本写得密密麻麻,课程循序渐进,阅读的力量不断延展阅读氛围渐浓,硬件亟待跟上学校依山而建,曾经教室不足,两座书架只能挤在老师办公室里" 能有一间阅览室就好了" 孩子们常这么说。

为此,西昌市教育和体育局出资修缮操场上空置的板房,木耳小学有了打造阅览室的空间规划功能区、购置设备材料、拼接摆放,老师们亲力亲为屋里摆上暖色调的桌椅,专门挑选矮柜用来装书,学生们伸手就能够到" 咋就不能建成办公室?" 有人这样建议。

学校办公环境的确简陋,不足 16 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挤着 8 名老师然而,大伙还是达成共识:必须呵护来之不易的书香建成开放不到一个月的阅览室,成了木耳小学最 " 豪华 " 的地方师生们都相信,书中蕴藏着通往未来的钥匙。

伴 读把一张张 " 心愿卡 " 用麻绳串起来,挂在田埂上作为会场装饰;多翻几遍要上台推荐的书,跑到镜子前偷偷练几遍诗朗诵……世界读书日临近,全校都忙碌起来,每班开设形式不同的读书会读书会采用走班模式,课堂内、田野间,师生索性席地而坐,自由地交流。

让阅读成为一件有仪式感的事——这是学校举办读书会的初衷凉山州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马泽郎介绍,在发达的物流和信息技术帮助下,农村孩子能够越来越便捷地接触到书籍,接下来要努力为中小学配备专职阅读指导教师," 有了优秀的伴读人,孩子们会大步前进。

"支教老师来了" 孩子们的悟性并不差,只是缺一本好书、一个伴读者,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 支教老师陈智锐坚信,阅读是自我提升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今年是他来到木耳小学的第三个年头,中文专业的他大学毕业后参加了支教,本想两年后就回广州老家,但最终选择扎根大山、推广阅读。

数字课堂来了打开一体机,接入在线教室,孩子们就能听一堂在线阅读课一系列课程由腾讯可持续价值事业部数字支教实验室针对乡村学生设计,由来自北京、上海的名师、作家讲授,系统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与学校开设的阅读课互为补充。

伴读带动 " 悦 " 读,也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强、勇敢、勤思四年级的惹机石拉曾是令人头疼的 " 问题少年 "他个头不高,平常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课上常一头雾水阅读给了少年重新起跑的机会惹机石拉在阅读课上常听得入迷,不自觉就举起了手," 其实也没那么难。

" 他开始尝试更多事情:主动借书、结交朋友、参加班级羽毛球赛翻看学生的作文册,六年级班主任李云莉感叹:" 从前文中出现最多的是放羊、种土豆,现在不一样了"在作文《我的愿望》中,学生杨杰古写道:" 我想当旅行家,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 同班的阿于伍机则想成为飞行员:" 飞出大山,看看天上有什么" 班里最爱借书的马作子,不愿早早谈及未来,她说:" 要考上好的中学、大学,读更多好书,去寻找人生目标"" 书籍能为山里娃建起一道筛选信息的屏障。

" 张东胜认为,阅读中的信息流是慢的,学生可以反复咀嚼、辨识、选择凉山州提倡依托书香校园培育书香家庭,去年有超过 1.5 万人参与亲子阅读"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和短视频,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式" 阿合三吉说。

" 阅读可以提升选择的能力" 陈智锐觉得," 无论走出大山、留在大山还是回到大山,希望孩子们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发光发热"读书会上,学生吉俄阿果在自创的绘本中画出了未来:少年的她抡起锄头,开垦荒地;荒地绿了,卖掉作物,她有了茅屋。

劳动中日夜轮转,茅屋变成楼房、大厦,最终一座城市拔地而起故事结尾,吉俄阿果昂首挺胸站立她给故事起名为《努力就能成功》《 人民日报 》( 2023 年 04 月 21 日 07 版) ( 责编:岳弘彬、赵欣悦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