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生物中考试题(生物中考试题分析)干货分享


2021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卷贯彻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结合长春市

生物中考试题(生物中考试题分析)干货分享

 

2021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卷贯彻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结合长春市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强化情境设计,立足基础、着眼素养,倡导五育并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立足学科本质,落实学科德育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植家国情怀古诗词中蕴涵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试题中第2题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问题情境、第14题俗语“民以食为天”为问题导语,既与设问相贴切,又传达出文理兼容的人文性。

另外试题中选取本地资源为试题素材,如第12题中“吉林省省鸟丹顶鹤”、第26题资料三中就长春市水稻种植方面涉及的“利用稻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肥力”,积极宣传了我市绿色农业生产实践,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也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

2.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渗透生态文明第5题立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碳-氧平衡”,突出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26题资料二中的“稻田养蛙、蛙稻共生”都体现出生态文明理念。

3.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1年初,教育部加强“五项管理”已成为推动基础教育系统性改革的重要切口试题中的第9题、第21题分别从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的近视及通过三种常见疾病与“控制饮食”“拒绝毒品”等对应,提示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4.关注民生热点问题,体现学科价值试卷命题情境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热点、技术前沿,如人口普查、南象北迁、三孩政策、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转基因技术等,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的现象和问题,既充分体现了生物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性质,也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聚焦核心素养,引导考教衔接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而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遵循教育规律,立足课标、回归教材;试题内容覆盖面全,意在夯实学生的基础,引导教师和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调查法”“动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人体最高级中枢的位置”等,凸显基础性;有些试题既基础又综合,例如以组织细胞为核心地位,综合考查“被子植物的一生”“人体多系统综合”,体现生命的统一性本试卷对日常教学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首先,关注《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动词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第二,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养成,重视实验教学,使学生亲历探究实践的过程;第三,重视基础,回归教材,优化习题内容;第四,教学要与生活、社会、科技前沿相结合,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由注重陈述性知识向注重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转变。

三、重视探究实践,发展科学思维生物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试卷中第22题“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血永久涂片”,通过图文再现实验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对实验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对关键能力的考查。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必备的生物核心素养之一本试卷的第1、4、8、19、23题等均体现了对科学探究内容的考查,如科学方法运用、实验变量的识别、对照实验的理解,培养学生作为探索者应具有的科学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与精神。

第23题最后一问对活体实验材料的处理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从整体来看,试卷的结构合理,考查知识全面,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立足关注学生全体,创设适切的试题情境,试卷语言准确、简明、流畅,有利于考生稳定发挥。

原标题:《立足学科本质 凸显学科价值 ——2021年长春市中考生物学试题评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