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立秋是哪一天(2027年立秋是哪一天)速看
2022年入伏时间表(共40天)初伏:7月16日-7月25日;中伏:7月26日-8月14日;末伏:8月15日-8月25日。
2022年入伏时间表(共40天)初伏:7月16日-7月25日;中伏:7月26日-8月14日;末伏:8月15日-8月25日头伏萝卜二伏菜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入伏,观荷,赏诗词,消酷暑文末有荷花美图与诗词。
近年的入伏时间及时长2021年初伏时间:7月11日-7月20日;中伏:7月21日-8月10日;末伏:8月10日-8月19日2022年入伏时间:2022-7-16 出伏:2022-8-24 三伏天天数:40 中伏:2022-7-26 末伏:2022-8-15。
2023年入伏时间:2023-7-21 出伏:2023-8-19 三伏天天数:30 中伏:2023-7-31 末伏:2023-8-10 2024年入伏时间:2024-7-15 出伏:2024-8-23 三伏天天数:40 中伏:2024-7-25 末伏:2024-8-14
2025年入伏时间:2025-7-20 出伏:2025-8-18 三伏天天数:30 中伏:2025-7-30 末伏:2025-8-9 2026年入伏时间:2026-7-15 出伏:2026-8-23 三伏天天数:40 中伏:2026-7-25 末伏:2026-8-14
2027年入伏时间:2027-7-20 出伏:2027-8-18 三伏天天数:30 中伏:2027-7-30 末伏:2027-8-9 2028年入伏时间:2028-7-14 出伏:2028-8-22 三伏天天数:40 中伏:2028-7-24 末伏:2028-8-13
2029年入伏时间:2029-7-19 出伏:2029-8-17 三伏天天数:30 中伏:2029-7-29 末伏:2029-8-8 2030年入伏时间:2030-7-14 出伏:2030-8-22 三伏天天数:40 中伏:2030-7-24 末伏:2030-8-13
2031年入伏时间:2031-7-19 出伏:2031-8-27 三伏天天数:40 中伏:2031-7-29 末伏:2031-8-18 2032年入伏时间:2032-7-13 出伏:2032-8-21 三伏天天数:40 中伏:2032-7-23 末伏:2032-8-12
入伏,观荷,赏诗词,消酷暑文末有荷花美图与诗词为什么每年入伏的日期都不相同?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
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入伏,观荷,赏诗词,消酷暑文末有荷花美图与诗词
入伏的计算方法:入伏意思是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是有变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2022年,7月16号庚午日头伏(10天),7月26号庚辰日中伏(20天,因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8月15号庚子日末伏(10天),8月25日庚戌日出伏2021年6月21日夏至,6月21庚子日,7月1日庚戌日,7月11日庚申日-初伏【从夏至开始第三个庚日】,7月21日庚午日-中伏,7月31号庚辰日,8月7号为立秋,8月10号 庚寅日-末伏。
2020年7月16日:为庚子年癸未月庚申日,是自6月21日夏至以来的第3个庚日【夏至三庚数头伏,立秋头庚进末伏】【6月26日庚子日,7月6日庚戌日,7月16日庚申日-初伏,7月26日庚午日-中伏,8月5 号庚辰日,8月7号为立秋,8月15号 庚寅日-末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 .郑风山有扶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陈风.泽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
不待风来香满池。--陈志岁《咏荷》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
入伏,观荷,赏诗词,消酷暑文末有荷花美图与诗词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规律为——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
入伏,观荷,赏诗词,消酷暑文末有荷花美图与诗词干支历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又称节气历或中国阳历,是一部深奥的历法它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
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干支历基本内容,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节气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须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
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现行的定气法“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道面划分出来的,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
干支纪年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详见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见下文五行、属相),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
如1644年大概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对应,因公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年份起点不同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
在以钟表盘面理解日月五星的运行时,我们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古代历法选冬至日且日月相会日(月朔日)为对应于“子”刻度,月针绕行一周约27天多,但此时作为太阳视运动的年针已前行了约一个刻度,月针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赶上太阳进行日月相会,这时就相会于“丑”刻度,这样日月相会日就会逐步发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确定月建。
不同朝代年岁开始的月建地支不同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这个是夏历而商历是正月建丑,二月建寅,三月建卯周历是正月建子,二月建丑,三月建寅秦历是年开始于建亥,但仍称十月至汉武帝改历,才复用夏正,就是正月建寅为岁首(武则天改过用周正,建子)一直沿用至今。
入伏,观荷,赏诗词,消酷暑文末有荷花美图与诗词干支纪日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周历二月己巳日("日有食之", 周平王五十一年,换算为公元前720年2月22日) 。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
(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闰年,但是如果遇上整百年,公元年能被400整除才能认定为闰年(这是因为按照当代立法计算,四年一闰的规定使每年多出0.0078天,经过400年大约会多出3天,如果在能被400整除年份的前面3个百年不算闰年,则正好平衡),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
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
1912年2月18日,合汉历(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199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干支纪日比起记载某月某日,其优势是非常容易计算历史事件的日期间隔,以及是否有闰月存在因为汉历(农历)每个月29或30日不定,而且有没有闰月也不知道,故如果日期跨月,则计算将会非常困难。
至于某月某日和干支的对应,则可以查万年历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荷,即莲。在诗人笔下,荷花不仅象征坚贞、纯洁,还是谦逊、恬谧,自处晏清形象的化身。”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象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
入伏,观荷,赏诗词,消酷暑文末有荷花美图与诗词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水芙蓉”之“蓉”谐音“荣”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
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
莲花也能谐音“连”。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更有年画“莲年有余”。
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象征纯净、纯洁,和谐,清廉。
《群芳谱》中说 “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影响深远。
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1、《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 《采莲曲》[唐] 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3 《采莲子》[唐] 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4 《采莲子》[唐] 皇甫松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5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唐] 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6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宋] 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7 《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宋] 晏几道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8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宋] 晏几道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劲,争奈朱颜不耐秋。
9 《苏幕遮·燎沉香》[宋] 周邦彦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0 《卜算子·袅袅水芝红》[宋] 葛立方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逋。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11 《念奴娇·闹红一舸》[宋] 姜夔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12 《鹧鸪天·秀樾横塘十里香》[金] 蔡松年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13 《采莲曲二首》[唐] 王昌龄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4 《京兆府新栽莲 时为周至尉趋府作》[唐] 白居易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16 《渌水曲》[唐] 李白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7 《采莲曲》[唐] 李白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18 《曲池荷》[唐] 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9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宋] 欧阳修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20 《芳心苦/踏莎行》[宋] 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21 《洞仙歌·晚风收暑》[宋] 刘光祖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
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22 《祝英台近·拥红妆》[宋] 高观国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23 《过秦楼·藻国凄迷》[宋] 吴文英藻国凄迷,麹澜澄映,怨入粉烟蓝雾香笼麝水,腻涨红波,一镜万妆争妒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又江空月堕,凌波尘起,彩鸳愁舞还暗忆、钿合兰桡,丝牵琼腕,见的更怜心苦。
玲珑翠屋,轻薄冰绡,稳称锦云留住。生怕哀蝉,暗惊秋被红衰,啼珠零露。能原注去声西风老尽,羞趁东风嫁与。
24 《法曲献仙音》[宋] 吴文英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半掬微凉,
听娇蝉、声度菱唱。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
25 《醉桃源/阮郎归》[宋] 吴文英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
26 《莺啼序》[宋] 吴文英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拖凤股盘云坠听银床声细梧桐渐搅凉思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诉空粱燕子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记琅玕、新诗细掐,
早陈迹、香痕纤指怕因循,罗扇恩疏,又生秋意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霞佩冷,叠澜不定,麝霭飞雨,乍湿鲛绡,暗盛红泪綀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向明朝、未觉花容悴嫣香易落,回头澹碧销烟,镜空画罗屏裹。
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念省惯、吴宫幽憩。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沤起。丝索寸藕,留连欢事。桃笙平展湘浪影,有昭华、秾李冰相倚。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蠹纸。
27 《燕归梁 风莲》[宋] 蒋捷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28 《绿意/疏影》[宋] 张炎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摺恋恋青衫,犹染枯香,
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29 《赠荷花》[唐] 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
30 《莲花》[唐] 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31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唐] 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32 《浣溪沙》[唐]韩偓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深院不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红闷翠掩青鸾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沉檀。
33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唐] 尹鹗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
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34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唐] 阎选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欲凭危槛恨偏长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宝衣行雨在云端。
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
35 《摸鱼儿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元] 元好问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36 《咏新荷应诏诗》[南北朝] 沈约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37 《咏芙蓉诗》[南北朝] 沈约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38 《【双调】得胜乐 夏》[元] 白朴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教师节黑板报模板(教师节黑板报模板大全)深度揭秘
今天萌妹老师教大家画一期教师节手抄报模板,抓住教师形象和黑板主题元素,是手抄报的关键,一起来学画吧!一、绘制报头边框和装饰图案我…
-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手抄报模板)这样也行?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
- 手抄报版面设计图(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大全 小学)快来看
- 消防板报(消防板报图片)越早知道越好
- 2012年几号过年(2022年几号过年)学会了吗
- 2012年几号过年(2022年几号过年)快来看
- 星美正大影城(星美正大影城现在营业吗)墙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