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掉了 歌词(掉了歌词的含义)学到了吗

作者:云南保山肖正伟歌词主要是为作曲而创作的诗歌,又称“歌诗”或“音乐诗”,即可以谱曲演唱的诗。歌词作家有一个共识,认为一首好歌词就是一首好诗,

掉了 歌词(掉了歌词的含义)学到了吗

 

作者:云南保山 肖正伟

歌词主要是为作曲而创作的诗歌,又称“歌诗”或“音乐诗”,即可以谱曲演唱的诗歌词作家有一个共识,认为一首好歌词就是一首好诗,一首好诗并不一定是一首好的歌词而在我们歌词作家队伍中,有一大批作者是由诗歌创作转向歌词创作的。

尤其这部分作者,就有诗歌创作与歌词创作的双重体会了笔者也是由诗歌创作转向歌词创作的,因此,在歌词创作与诗歌创作的异同上也深有同感下面就个人10余年的歌词创作谈点粗浅体会:歌词是文学性与音乐性的结合体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可以说,几乎都是可以谱曲演唱的诗歌——歌词。

这就是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几乎都是歌词其中,宋词、元曲,就是专门为谱曲而创写的歌词了当代人们视为是中国的经典诗歌也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大部分古典诗词,都是文学性与音乐性结合的好诗好词,其文学性与音乐性是平分秋色的。

所以现代词曲作家们把歌词称为“音乐文学”什么是歌词的文学性?歌词的文学性是在其音乐性(音乐性见下论述)制约的条件下,从形象思维(如比喻、夸张、象征、递进、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角度去尽情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作品。

歌词文学性的内涵与诗歌文学性的内涵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歌词的文学性是受其音乐性的制约,不能像纯诗歌那样,任凭作者的主观想象去尽情展现什么是歌词的音乐性?歌词的音乐性是歌词文学性的另一半,即音乐形象、音乐情感和音乐韵律,这些音乐元素是通过作曲家们用那7个音符(1234567)把展现出来的;其次还有音乐性的外在形式,即字数、段落、韵脚、结构等。

(1)字数:字数不宜过多,一般常写的在150字左右为好(也有少数例外),这样曲作者谱下来,在4分钟左右,适合音乐规律——演唱时间的长度(2)段落:段落一般为两段体的较多,就拿两段体来说,上段与下段的意思要接近,并且下段是上段的递进表现。

其作用主要是重复和强化上一段的音乐性下一段每一句的字数要与上一段每一句的字数要相等(即使不相等,一般也不超于或少于上一段对应句的两个字)多段体和副歌体,不再赘述,作曲者可结合歌词结构处理音乐旋律,但总字数还是要控制。

(3)韵脚:韵脚是歌词音乐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韵脚的歌词,就没有音乐的韵律感,读起来也不朗朗上口,尤其很难流畅的和音乐旋律结合在一起即使勉强结合在一起,也没有有韵脚的美,可能会把优美的旋律破坏掉(4)语言:歌词语言也与诗歌语言有一定区别。

歌词语言比诗歌语言要更讲究流畅性,要有张力,要有弹性,适合口头演唱,但不是大白话语言要独到,有个性,深入浅出(5)结构:由于受音乐旋律的要求,结构要规整、统一、严谨无论是两段体还是多段体和副歌体,或者是句与句之间,都要在高度概括意思的前提下规整、统一和严谨,方才有完整的文学、音乐形象。

由此可见,一首好的歌,其词曲关系正如广东著名作曲家白国强老师和我交流创作时说的,他说:“词中有曲,曲中有词,一般来说,有好词才有好曲”可见这是一个作曲家创作经验的总结亦就是说:歌词是在诠释文学的音乐性,音乐是在诠释歌词的文学性,只有二者都写到“家”,并互相诠释到位,才是一首真正的、优秀的、成功的、无瑕疵可挑的音乐作品。

切题要新、要深写歌词,什么叫切题?歌词创作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自然创作,一种是命题创作这两种歌词创作的切题,我初步认识如下:1.自然创作的切题所谓“自然创作”多是指,在平时深入生活和思考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

这种创作,多偏重于客观因素多些这种来自于客观生活的创作,我的创作经验还是要把握住要从新的角度切题,对生活思考要有深度,从最能表现情感的地方去写,尽量往感情深处走,这样才能打动人2. 命题创作的切题所谓“命题创作”多是指,来自于地方、部门、企业的需要而进行的创作。

这种创作,多从正面切题,这种切题也不能随意下笔,要写出这些地方、部门、企业的精神和心声,那就得认真思考就是不从正面切题写,也要有个好的入手的地方,要尽量把这个入手的地方找准但无论从哪里切题,都思想要新,认识要深,也要尽量从感情入手,才能够打动人。

这里我对企业歌词的写作,有一个体会,要学会首先要听从老板定调,问老板这首歌要想表达这个企业的什么发展理念,老板把这个企业的发展理念定了,然后再从这个企业的深度去采访,根据老板的理念去写,这样写下来就不会或者少走弯路,歌词也就一次就基本成功了。

情感的深化情感可以说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灵魂杜甫说:“诗者,根情,苗言”高尔基说:“真正的诗,往往是心底诗,往往是心底歌”可见中外的大作家们,在创作中都把“真情”放在第一位,或者说重中之重来看待,这是他们一生作品成功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尤其歌词,是以抒情为本的一种艺术体裁,“情”的好坏是衡量一首歌词高低优劣的首要标准那么我们在写一首歌词时,如何深化感情呢?深化感情,首先要学会抓住感情人们的感情,归结起来为:亲情、友情、爱情、山水情、故乡情、祖国情等。

这些感情在进入创作时,如何写?可以说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这不是我们每个歌词作者都能做到和写好的这是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功底、文学功底和创作潜质的我们好多歌词作者,不是不懂,都懂的,为什么有些写不好?我认为,就是在感情深化上肤浅,出不来,没有过关,没有达标。

如果把这关过了,那么其作品也就可能成功了 把握灵感,写好第一段是关键灵感是情感的“花蕾”根据我的创作经验,一旦灵感来了不能慌慌张张马上就去写,要给她在心灵里面多积蓄下,到了积蓄不住了,像水一样快要流出去了,再去写,并且还要认真考虑从哪里下笔写才是最妙的。

而对灵感的把握,又是写好第一段歌词很重要,为什么?第一段歌词是作曲家进行创作时旋律结构的关键部分,因为第二段旋律是反复第一段的,所以只有把这段歌词写精彩了,诗意的语言精严到位了,第二段的语言字数和结构也就参照着第一段的写了,因为歌词两段的语言字数和结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

这样两段写好后,再来推敲两段语言表达的对仗结构问题,认为两段表达很和美了,即才基本满意要是两段写好后,再三斟酌还需要写第三段附歌,那么第三段也很重要,因为第三段的旋律是不重复第二段的,又是旋律的结尾部分,也是总结性的部分,很需要写好,写得余音绕梁。

我认为第一句歌词和结尾句歌词很重要第一句是“龙头”,俗话说,“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就是说第一句歌词关系到整首歌词的发展走向、情感深度、语言风格等;而结尾局更不可忽视,是作曲者最后用来推高潮的句子,关系到整首歌的成败。

所以,第一句歌词下笔不可小觑,结尾句更要把写精彩、写成功 功夫在修改:在否定得不能再否定中成功“功夫在修改:在否定得不能再否定中成功”,这个观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整首歌词的否定,重新找新的角度写,另一个方面是一首歌词初步写出来后,不再否定,坚持反复修改,把功夫下在修改上。

一首歌词构思是基础,修改是关键构思与修改,固然两者都重要,但是在构思成功的基础上,修改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一直修改到不能再有修改的空间,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取得成功可以这样说,大多歌词是通过修改成功后出彩的。

我的大多数歌词修改,反反复复一般都至少在20次以上,一般命题创作,也就是把地方或单位写,至少要在一周左右时间才基本拿得出手;要是自然创作,修改时间断断续续大多也要一个月以上,有的长达几年以上,甚至都还不满意。

所以,我认为构思与修改所占比例,至少应该是三七开,即构思三成,修改七成,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否定了不能再否定,最后方可得到基本满意的优质歌词,让作曲者拿在手里爱不释手以上琐谈,由于创作阅历不够,经验不足,仅是个人浅见。

2012.春.保山(原载《民族音乐》2013.第2期)

Y�[x�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