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汪曾祺散文集(汪曾祺散文集读后感)墙裂推荐

借来汪曾祺的散文集,略翻了翻。文章的确富有生活气息,只是,味道似乎不浓。……我只道把汪的文章搁置了下来。只是那夜,心情焦躁,疲乏不堪,我信手拿来

汪曾祺散文集(汪曾祺散文集读后感)墙裂推荐

 

借来汪曾祺的散文集,略翻了翻文章的确富有生活气息,只是,味道似乎不浓……我只道把汪的文章搁置了下来只是那夜,心情焦躁,疲乏不堪,我信手拿来汪的散文集,随意翻至了《西山客话》读着读着,眉头不再紧锁,嘴里也不再抱怨了。

完全被朴实文字里所描绘的迷人景致吸引住了——“山前有一片杏树,约有干株一千棵杏树,都开了花,那可是很壮观了远望一片浅红的海,如云蒸霞蔚,使人目眩神移”“弄楼一侧有一棵玉兰八大处只此一棵,据说是明代所植,高与楼齐,开花时瓣如玉片,蕊似黄鹅,一树光明。

” ……原来质朴如是的文字可以描绘出如此绚烂的画面,原来用我们的双眼可以发现如此光彩的美景看!汪老这样写——“西山多隐士,绝世遗名,只求执守真我在八大处山庄怡居或小憩,做一个闲人,晨起拾级登山,暮看夕鸟投林,春花秋月,兴衰荣辱,存乎一心,然则‘清冷之状与目谋,营营之声与身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淡泊宁静,心止如泓,非但抛却都市繁嚣陆离,更能忘象见性,俨然小隐于野。

”这就是汪老的人生哲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恍然大悟,沉静的心也似那寂静的夜一般清澈悠远自那以后,我开始乐于读汪老的散文与老人家一起品味生活,品味心情汪老定是个吃客,我暗想,坏笑你看他那不滞于形的文字竟能让人垂涎欲滴。

且看《豆腐》一文中—— “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家常菜,家常文章,家常情调汪老用无华的文字回忆着一位位故人,却又那么形象而生动地呈现出富有个性的人物看他在《赵树理同志二三事》中有这么一段——“赵树理同志担任《说说唱唱》的副主编,不是挂一个名,他每期都亲自看稿,改稿。

常常到了快该发稿的日期,还没有合用的稿子,他就把经过初、二审的稿子抱到屋里去,一篇一篇地看,差一点的,就丢在一边,弄得满室狼藉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即交编辑部发出他把这种编辑方法叫做‘绝处逢生法’。

”人物形象,贵在形似又神似就在这样的文字中,我除了喜欢赵树理先生,也就更喜欢汪曾祺先生了……汪老的散文大多如此风格,以平淡致远见长我想,汪老散文中的味道,浓起来了有人会说,家常文章,不值玩味但我想,汪老的散文值得我们学习的恰是以下两点:其一,文字不求矫揉造作,文风平易近人,一扫靡艳之风。

其二,无论作文,还是做人,都要常葆乐观从容之心态,能懂得以包容之心话“家常人生”这,就是我眼中的汪曾祺与他的“家常文章”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