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感恩故事(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这都可以?
【著书者说】 《增广贤文》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记载拙著《知哺集》,便是取这一层意思,历数人生路上诸多恩情往事承蒙江苏凤凰出版社厚爱,这一作品得以忝列
【著书者说】 《增广贤文》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记载拙著《知哺集》,便是取这一层意思,历数人生路上诸多恩情往事承蒙江苏凤凰出版社厚爱,这一作品得以忝列该社“凤凰枝文丛”系列丛书,使我有机会与更多的读者分享书中故事。
“恩”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上部形态是一个人伸开四肢躺在草席上,下部则是一个“心”字文字学家将其解释为人的内心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依靠和凭借所在,所以《说文解字》释“恩”字为“惠也”其实这里已经包含了两层要义:一是得到恩惠,二是心有感知。
我个人将其理解为因“知恩”而“生情”,这本《知哺集》,大约也按照这个思路,来讲述我60年来人生道路的知遇与感恩之情书中“亲炙”“至恩”“滋学”三集,汇集了小学以来诸多嫡传师长对我难以历数的哺育、教导和提携帮助。
没有他们,也就不可能有如今作为学者的我60年前,没有小学班主任发给我的一张借书证,也就不会培养起我对书籍的强烈兴趣,并走上终生与书为伍的学术道路中学时代,没有徐世政老师的精心培养和特别关怀,我便不会从一个连颜料名称都认不全的中学生,成长为能够用油画绘制巨幅人像的专业美术工作者和中学美术教师。
从小学开始,上大学就一直是我的人生之梦,“文革”十年,高考中止,处于适龄期的我无学可上高考恢复后,幸得同事祝恩堂老师出手,帮我圆了大学之梦不仅如此,他还将他的中学老师王多闻先生推荐予我,辅导我备考研究生,使我能有机会继续深造,继而走上职业化的学术之路。
进入大学学府后,能遇到刘叶秋先生,可谓我之幸!尽管大学时期,我在王多闻先生指导下用了三年时间备考研究生,但在严格意义的学术研究面前,还是一脸懵懂是恩师刘叶秋先生严师慈父般的关怀和教导,一步一步把我引向学术的殿堂。
在学术方面,大到学术方向确定、论文选题指导,小到文章作业文字的斟酌,刘叶秋先生无不悉心指导至今,我还保留着一些先师为我修改文章、书稿的手稿在生活方面,我受到了恩师一家无微不至如亲人般的关怀从1982年我第一次去北京拜见恩师到1995年师母去世,十三年间,只要我赴北京,先师家必定是我与他们全家同吃同住之所。
“名为师生,情同父子”,恩师曾如是评价他与我之关系孙昌武先生在佛教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但很多学界朋友只知道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付出了多么艰辛和难以想象的努力他在东北营口小城的十八年间,从未忘学术之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刻苦钻研学术。
很多人并不清楚,20世纪80年代他井喷般轰动学界的诸多研究成果,其实很多都是在一个小城取得的作为陪伴他多年的同事与后来的学生,他坚忍不拔的精神,是我从他身上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除了亲炙恩师,对我的学术积累和成就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的,还有不少学界德高望重的大家。
其中朱一玄先生、程毅中先生、卞孝萱先生、敏泽先生,对我的学术提携和各种泽惠难以尽书我深有体会的是,“恩”与“情”两个字,密不可分因恩方可知情,而知情,则能更加深刻地体会“恩”书中“至情篇”,便是这样思考的产物。
书中所记述的师母汪元澂先生,是刘叶秋先生的结发妻子她虽然没在学问方面给我更多指导,但却是我难以替代的人格导师其中让我铭刻在心的有两方面,一是她在极端艰难困苦情况下对家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责任,二是她本人那种刚正不阿的傲骨和一身正气。
庞朴先生和刘泽华先生与我不但没有直接师生名分,连学科和研究领域也有很大跨度但岁月的历练,不但让我视他们的学术成就如高山般仰止,人生志趣的吻合更让我有幸与二位大师成为忘年交,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学术合作书中文章,写于不同历史时期。
三十年的写作过程,不仅是我回忆咀嚼往事、表达感恩的过程,更是自己在其中获得精神净化和灵魂荡涤的过程我想,这不但对于一位学者而言尤为重要,对于读者而言,或许也能共同体会到其中的敬畏与欣喜之情(作者:宁稼雨,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举报/反馈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开学黑板报内容(开学黑板报内容简短)满满干货
今天和萌妹老师一起学画开学手抄报模板吧,抗击疫情,从个人防护开始!建议大家在书写文字前画好横格线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文字内容整…
-
老师教师节贺卡怎么写(老师教师节贺卡怎么写祝福语三年级)没想到
2019年教师节送给老师的祝福语及赞美老师的句子
- 胸中荷花(胸中荷花猜中药名)全程干货
- 歌颂父爱的诗歌(赞颂母爱的诗)深度揭秘
- 教师 诗歌(教师诗歌朗诵稿)速看
- 自己写的现代诗(自己写的现代诗哪里可以投稿)难以置信
- 自己写的现代诗(自己写的现代诗哪里可以投稿)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