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冼星海(冼星海创作的名曲)干货分享

人民音乐家 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生于1905年6月13日,逝世于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是

冼星海(冼星海创作的名曲)干货分享

 

人民音乐家 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作者:张玉林

  人民音乐家  张玉林  宝塔追求奔灿烂,  洪流汇入解危悬  巴黎婉拒情和利,  华夏源泉血肉连  馨蕊丛花开大地,  黄河合唱冲云天  亲填乐曲吹号角,  鼓舞人民载万年  2021年10月30日。

  历史上的今天,1945年10月30日,音乐家冼星海逝世  冼星海,生于1905年6月13日,逝世于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是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

  冼星海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爱音乐,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参加业余乐队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  1935年春,冼星海从巴黎音乐院高级作曲班毕业,决定回到祖国,为苦难深重的祖国和劳苦大众写歌谱曲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之后,又写出影片《夜半歌声》中的“热血”、“夜半歌声”、“黄河之恋”。

抗战爆发后,写出抗战戏剧《保卫卢沟桥》的主题曲,并且随演出剧团,赴各地进行巡回演出,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创作了近四百多首歌曲,每到一处都响彻着他创作的救亡歌曲  1938年10月1日,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安排下,新婚不久的冼星海和钱韵玲夫妇踏上了去延安的路。

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  1939年6月14日,冼星海由“鲁艺”支部的赵毅敏、徐一新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就算我入党的第一天,可以说生命上最光荣的一天我希望能改变我的思绪和人生观,去为无产阶级的音乐奋斗!”。

  1939年4月13日,抗敌演剧队第一次在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出了《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很快从陕北公学大礼堂传向全国各地,毛泽东也非常喜欢,并特意单独接见了冼星海,送给他一支派克钢笔和一瓶派克墨水,勉励他说:“希望你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周恩来则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1940年,一个叫刘良模的人把《黄河大合唱》的乐谱带到了美国,1943年普林斯顿大学合唱团用英文首次在美国演唱从此,《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逐渐蜚声海外。

  1945年10月30日子夜时分,年近40岁的冼星海不幸在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病逝。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冼星海

  冼星海:追逐理想 自强不息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

  冼星海创作歌曲《到敌人后方去》

  冼星海创新作《游击队歌》

  冼星海创作《救国军歌》

  冼星海创作《在太行山上》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冼星海

  电视剧《冼星海》

  冼星海(电影)

  音乐剧《烽火·冼星海》在京首演

  话剧《少年冼星海》

  冼星海纪念馆

  冼星海纪念馆开馆

  老区孩子参观冼星海纪念馆,感受冼星海的精神洗礼

  冼星海故居内景

  冼星海和妻子钱韵玲

  冼星海以音乐为武器激励全民族抗战

  冼星海和夫人钱韵玲 西安红军联络处的红军小战士

  走访冼星海故里湴湄村,繁星满天的大海上

  冼星海生平事迹展

编辑:乐在其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