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南陈北李是指哪两个人(幼教界南陈北李是指哪两个人)原创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段被人传颂的佳话。对此观点,李大钊在其《厌世心与自觉心》一文进行了支持回应,呼吁人民不要放弃爱

南陈北李是指哪两个人(幼教界南陈北李是指哪两个人)原创

 

陈独秀和李大钊(资料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主要创始人陈独秀诞辰140周年与李大钊诞辰130周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段被人传颂的佳话那么,“南陈”与“北李”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他们又如何进行党的创立工作?。

北大共事,并肩作战早在北大共事之前,陈独秀与李大钊就曾在日本章士钊办的《甲寅》杂志上有过关于爱国主义问题的思想对话1914年11月,陈独秀鉴于对现实的悲愤,写了《爱国心与自觉心》,文章尖锐地指出中国并未形成“近代国家观”,国人也没有爱国的“自觉心”。

对此观点,李大钊在其《厌世心与自觉心》一文进行了支持回应,呼吁人民不要放弃爱国主义信念,要提振信心,要“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李大钊还特别指出陈独秀的文章是通过激烈的方式唤醒民众的“爱国心”,其文必有弦外之意,因此李大钊撰写这篇文章就是试图“申独秀君言外之旨”。

可见,虽然陈李二人的文章对爱国主义的书写角度不一,但对于爱国主义的追求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成为二人在北大合作共事、共同领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陈独秀早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职1917年1月13日,陈独秀被聘请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文科学长,到任后陈独秀就把《新青年》杂志搬到了北京大学。

李大钊于1916年未等卒业即从日本回国,先主办《晨钟报》,后又担任《甲寅日刊》编辑。经章士钊介绍,1917年底受聘于北大,1918年1月接替章士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并兼任教授。

1916年9月,李大钊(前排中)与当时的知识分子在一起北大共事期间,陈独秀团结李大钊等一大批先进分子,进入其创办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组成了新文化运动阵营据当时人回忆,在北京大学期间,陈独秀与李大钊接触频繁,“常出入李大钊的办公室”。

1918年1月初陈独秀召集《新青年》编辑部会议,对编辑方针与编务作出重大调整,采取轮流编辑(主编)制,从第4卷第1号开始,杂志分别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轮流负责编辑,陈独秀负总责。

在陈独秀的团结号召下,李大钊不仅成为《新青年》的轮流主编,也是主要作者之一陈独秀提供《新青年》杂志这个阵地,李大钊则积极为《新青年》杂志撰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以及俄国十月革命1918年7月至11月,李大钊连续在《新青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三篇文章,在中国首倡马克思主义,并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

正是因为《新青年》杂志和李大钊等人的宣传研究,使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开始风靡中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欺负中国的消息传到国内后,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个爱国主义者开始并肩作战1919年5月4日下午,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携手发动下,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在整个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密切关注着运动的最新进展,他们不仅积极领导、支持和参加学生的爱国运动,而且当北洋政府逮捕32名爱国学生后,他们又努力进行营救并给予行动指导他们还呼吁学界、商人、劳工等社会各阶层共同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亲日派北洋政府。

6月11日,陈独秀和李大钊共同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亲自散发传单陈独秀在散发传单时被捕入狱,李大钊立即展开营救行动,并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场爱国运动的领导重担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19年9月16日,经过李大钊的努力营救及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北洋军阀被迫同意陈独秀保释出狱。

对于战友的出狱,李大钊以激动与喜悦的心情,当日赋诗云:“你今天出狱了,我们很欢喜……什么监狱什么死,都不能屈服了你;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你……”陈独秀出狱后仍然处于反动军警的严密监视之下1920年初,陈独秀受邀秘密前往武汉进行演讲,因发表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的演讲而引起湖北军阀当局的驱逐。

因此,当陈独秀回到北京时,早已收到消息的京师警察厅准备再次逮捕陈独秀李大钊获悉此消息后,为陈独秀安全考虑计,在征得其同意后,决定亲自护送陈独秀出京此时,恰逢北方收账时节,于是,李大钊雇了一辆骡车,装扮为收账先生,让陈独秀坐在车内。

为了避免暴露陈独秀的南方口音,沿途住宿等一切交涉皆由李大钊出面办理也就在这辆雇来去天津的骡车上,陈独秀与李大钊“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这就是后来传为美谈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1920年3月31日,李大钊领导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5月,陈独秀领导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成立之前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共产党组织于1920年10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共产党小组”。

1922陈独秀在共产党国际四大上在各地党的组织先后成立后,国内外已经有了8个党的早期组织,共50余名党员于是,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成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就成为必然要求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关注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便担负起了中共中央局书记领导全国党的工作的重任,李大钊则负责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领导下,实现了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高潮。

1925年,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五卅运动获得胜利,给予英日等帝国主义以有力打击星辰陨落,伟业永传大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奉系势力进入并掌握北京,北方革命形势越来越险恶1926年9月,中共中央写信给北方区委,多次催促他们转移至武汉。

李大钊一边为贯彻执行中央指示及时安排大批革命同志出京南下,一边则坚持留守阵地为北伐军打到北京做接应准备尽管身边的同志和朋友十分担心李大钊的安危,纷纷劝他早日离京,但李大钊坚定地表示:“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假如我走了,北京工作留给谁做?”。

就这样,李大钊一直没有离开北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党的工作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和“京师警察厅”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领300多名反动军警暴力闯入东交民巷的苏联大使馆,将李大钊等共产党员非法逮捕。

李大钊的被捕,举国震惊,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强烈抗议奉系军阀反苏反共的暴行,陈独秀领导的中共中央立即动员各界力量开展营救行动当李大钊得知北方铁路工人组织想通过劫狱营救自己后,他表示坚决反对,他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而牺牲,是光荣而应当,且已经是党的损失……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作冒险事业……不要使革命力量再遭损失”。

当时新闻媒体上刊登的李大钊被害的情况(资料图)4月28日李大钊等同志英勇就义,壮烈牺牲陈独秀对李大钊的牺牲十分悲痛,他对自己的战友是这样评价的:“守常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他的生平言行,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光明磊落,肝胆照人。

”表达了对李大钊的深深怀念和高度赞扬随着大革命的失败,陈独秀离开了党中央领导岗位,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来到重庆江津的偏僻农村,于1942年5月27日病逝对于“南陈”与“北李”的丰功伟绩,当时就有人写诗颂扬道:。

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1933年,中共北京地下组织为李大钊举行迁葬仪式,在公祭送葬的队伍中,有一副挽联写道:“南陈已囚,空教前贤笑后死;北李如在,哪用我辈哭先生”。

作者将“南陈北李”四字艺术地嵌入挽联之中,可见当时“南陈北李”已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盛誉,并广为人知作者:祝彦 寇晓东文章发表于《学习时报》2019年6月28日 第A5版责编:林苗苗监制:李爱玲图片来源于人民网、浙江在线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ID:qianxiantheory)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