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谁提出的)越早知道越好

古代社会是一个“百宝箱”,储藏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或显或隐,或纯或杂,或精或粗,或厚或薄。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谁提出的)越早知道越好

 

  古代社会是一个“百宝箱”,储藏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或显或隐,或纯或杂,或精或粗,或厚或薄在清末,王船山、顾炎武、黄宗羲、傅山等人之思想由“隐”而“显”,对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产生了先导性的影响。

其中,以王船山为最,被尊为辛亥革命鼻祖因此,章太炎说:“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言而已矣”刘异说:“复以革命朋辈中多推崇衡阳先贤王船山为鼻祖,属其阐扬,遂于学会中倡设《船山学报》。

”  王船山自许“抱刘越石之孤忠”“希张横渠之正学”,自撰“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和“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的对联,以雨伞、木屐晴行,头不顶清朝之天,脚不踏清朝之地,不易服、不剃发,贞隐山林,埋头著书立说。

此历史记忆形象臻于极致,甚易召唤清末维新志士、辛亥志士及社会各界的同理心、同情心,将其视为反清的“新”夷夏大义之“先导”因此,维新时期的谭嗣同曾预见性地说:“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  在民间,船山学说可能在“隐”的反清人士之中秘密流传,譬如说1993年在福建诏安发现洪门手抄本《香花僧秘典》,正文依据乾隆三十五(1770年)抄本而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转抄,其“杂文”上有王船山语录、“同盟会”字样。

自邓显鹤、曾国藩先后刊刻《船山遗书》和郭嵩焘创建船山祠、公祭王船山以及入祀文庙,船山学说由“隐”而“显”,引发了朝野各界的广泛兴趣其中,王船山的《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着重阐发了“新”夷夏大义,极有影响力,而一些维新志士、辛亥志士于《黄书》《噩梦》深受同感,自发形成了默契,对其微言大义加以特别解释。

譬如,章太炎9岁跟随外祖父朱有虔听闻船山学说,在他涵泳有年之后,结合从西方传入的民族主义,认为《黄书》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宝典,他在《得友人赠船山遗书二通》的诗中说:“一卷《黄书》如禹鼎,论功真过霍嫖姚”  1897年,时务学堂创办,唐才常、谭嗣同任教习,每天宣讲王船山、黄宗羲、顾炎武思想,并劝勉熟读王船山《黄书》《噩梦》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日知录》等书。

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创办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王船山《黄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等是指定必读书目1897年,宋恕在写给《经世报》胡童的信中认为,王船山《黄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可同时出版。

1902年,汪贻书任广西学政,提倡读王船山《黄书》、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书报  一时,各地单独印行《黄书》赠送,风行天下此举可谓对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的思想启蒙,“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梁启超语)。

不仅名山藏有《船山遗书》、大儒讲船山学说,连穷乡僻壤也有《黄书》可读,更有村塾师讲船山学说,如湘乡张默君15岁在自家读到《船山遗书》,三原于右任16岁在关中大儒刘古愚、朱佛光处熏习船山学说,桃源宋教仁17岁在漳江书院山长瞿方梅处接受船山学说,安化李燮和“弱冠读船山遗书,慨然兴亡国之痛”,湘阴仇鳌16岁从仇氏祠堂私塾教师张德生处听闻船山学说,而新化谭人凤自幼喜读《船山遗书》,16岁入洪门,以当村塾师为生。

当时,江苏高旭一边读《黄书》,一边为妻子周红梅讲解其中要义,使得周红梅以“女船山”自许,其云:“腥膻遍地泪斑斑,一卷《黄书》不可删汉种痴迷谁唤醒?中华尚有女船山”  1903年,黄藻依据《黄书》的微言大义,编辑《黄帝魂》,推尊黄帝为“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中华民族开国之始祖”。

此后,《黄帝魂》反复再版,海内外兴起一股推尊黄帝的思潮,辛亥志士们纷纷著书立说,以黄帝为国魂、始祖,采用“黄帝纪元”到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马上改用黄帝纪元,并于10月15日举行祭祀黄帝典礼。

可见,这股推尊黄帝的思潮影响之大  稽考文献史料,辛亥志士阅读《黄书》或《船山遗书》,服膺王船山的“新”夷夏大义,推崇王船山之历史记忆形象,以此理由走上了革命道路的人、坚定了革命理想的人,不计其数,孙中山、黄兴、蔡锷、宋教仁、章太炎、胡汉民、于右任、李燮和、禹之谟、蒋翊武、张默君、杨毓麟、邹容、马叙伦、章士钊、柳亚子、陈去病、冯自由、蔡元培、龙璋、刘人熙、谢无量、熊十力等,不一而足。

日知会的刘敬庵、张难先、熊十力等志士为了激励湖北新军,每周日都举行集会宣讲,内容多根据孟子与王船山、黄宗羲诸家之说,阐发民族民权思想特别指出的是武昌首义三烈士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均信从船山学说,而长沙辛亥起义日正是九月初一王船山诞辰之日。

相传洪门诞生于明末清初,长期沉潜幽暗,在近现代因支持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由“隐”而“显”,而王船山被洪门尊为五大始祖之一出身洪门的辛亥志士马福益、谭人凤、司徒美堂都读过《船山遗书》,信从船山学说  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大多是社会的边缘人物,仅凭找到了革命的理由是不自足的,在革命成功之前是时常充满斗争的、挫折的,需要有一些“先导”来激励自己,安止内心,并为革命行为提供道德依据,可以谓之心灵救赎。

回顾历史,一些辛亥志士通过阅读王船山著作,观想其历史记忆形象,进行现代性思维活动,找到了希望,克服了挫折感、罪恶感,建立了自信心、归属感,确定了人生的前进方向,虽屡败屡战,然意志愈加坚贞,日益敢于行动  王船山思想包罗万象,湛浩博大,而辛亥志士一是取其“新”夷夏大义以消化来自西方的民族主义,二是取其哲学、政治、民权、法治等思想,以此进行现代性思维活动,并建构现代国家思想。

谭嗣同尝言:“国初三大儒,惟船山先生纯是兴民权之微旨”熊十力说:“儒者尚法治,独推王船山”,他还认为,王船山“置天子于有无之外”之说是虚君共和之宪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胎息于船山学说他在《中国同盟会本部宣言》中说,同盟会以王船山、顾炎武、黄宗羲等志士仁人作为民族复兴的思想“先导”。

孙中山经常题写的“天下为公”,应当本之于《黄书》说的“公天下”当然,辛亥志士对船山学说的阐发也有历史局限和不足之处  王船山思想对辛亥革命起到了先导性积极作用杜时化挽黄兴有云:“提倡二百年前船山学说,呼号奔走,卒建殊勋,到今日论功当推第一。

”孙中山、唐绍仪、章炳麟等《黄克强遗奠辞》云:“庚而农首,出言为屏《黄书》《噩梦》,除惑解酲”章士钊说:“船山之史说宏论精义,可以振起吾国之国魂者极多”“辛亥革命以前,船山之说大张,不数年清室以亡……船山志在鼓励本族,从事光复。

”熊十力说:“清季学人,都提倡王船山民族大义革命之成也,船山先生影响极大”侯外庐认为王船山是启蒙思想家,“开启了中国近代的思维活动”  一言以蔽之,王船山思想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和贡献可归类为三种:一是对辛亥志士和社会各界进行思想启蒙,开启了现代性思维活动;二是为辛亥志士、社会各界提供了心灵救赎;三是为建构现代国家思想提供了文化资源。

质言之,复兴中华有多种形式,辛亥革命只是复兴中华的一种形式,而辛亥志士对王船山思想的阐发亦是中华文化复兴重光、自主创新、赓续慧命的努力  (作者:黄守愚 单位:船山学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