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伊朗(世界地图伊朗沙特)奔走相告
伊朗与阿富汗的边境地区,多荒漠、沙漠,水资源奇缺,双方的主要矛盾,就是争夺水资源。伊朗在波斯湾连美国都不惧,但在西南部边远地区,耗费人力物力只会
#走进博物馆#伊朗与阿富汗的边境地区,多荒漠、沙漠,水资源奇缺,双方的主要矛盾,就是争夺水资源伊朗在波斯湾连美国都不惧,但在西南部边远地区,耗费人力物力只会徒损国力反而是美军仓惶撤兵后,阿富汗捡到大把美式装备,在局部有一定优势。
阿富汗是个内陆国,也是一个干旱贫瘠的国家,不过在“以水换港”的置换协议里,阿富汗却是出让水资源的一方在伊阿交界的锡斯坦盆地,深入内陆,水资源掌握在阿富汗手中阿富汗作为一个内陆国,所有货物的进出口都要通过第三国进行转运,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出海口。
1973年,伊朗与阿富汗签订协议,阿富汗获得港口使用权,伊朗获得河流中26立方米/秒的淡水
每秒26立方米,全年累计约合8亿立方米多一点,而长江每年流入东海的水量是960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用长江八个小时的水量就能换取伊朗海港一年的使用权阿富汗境内多为山区、荒漠所覆盖,呈扇叶状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延伸向西南,最终在阿以交界变得平缓,此处形成的盆地名为“锡斯坦”。
锡斯坦地区的主要水源是阿富汗境内的赫尔曼德河、哈什河和法拉河,其中以赫尔曼德河水量最大,阿富汗境内第二大城市坎大哈就位于赫尔曼德河上游锡斯坦盆地是中东内陆少有的可耕作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殖民时代英国人草率地用赫尔曼德河的一条支流,将锡斯坦盆地一分为二,这也导致了两国对水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
图-赫尔曼德河赫尔曼德河从兴都库什山流下,向西汇入锡斯坦盆地并形成萨比里、赫尔曼德和普扎克三个终点湖,丰水期三个湖泊会连成一片,但到了枯水期就无异于三个小水塘伊朗在锡斯坦盆地生活的人口约150万,基本靠农业过活,早期还能勉强从下游分到部分水源,但随着边界两侧人口的不断增长,水变得越来越不够用。
阿富汗掌握着赫尔曼德河的大部分流域,但阿富汗也缺水,事实上在这个干旱国家的内部,对水资源的争夺一刻也没有停止。
赫尔曼德河流经阿富汗多个省份,河流经过之地人们争相建造水坝,导致抵达下游的水量越来越少尤其当卡玛尔汗大坝建成之后,阿富汗每年截留的水量高达5000万立方米,可以灌溉阿境内17.5万公顷的农田,伊朗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庄稼枯萎绝收。
在锡斯坦盆地的用水问题上,阿富汗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水源成为阿富汗向伊朗施压的政治手段
图-大坝修筑后经过长期的调解和磋商之后,阿以双方制定了“以水换港”的合作方案,可惜因为战乱并未有效落实,如今锡斯坦盆地的荒漠化和盐碱化依旧没有改观在这个过程中,阿富汗人发现了一种新的作物,它不需要太多水分,而且成活率极高,单位产量的价格远高于粮食,它就是罂粟。
此后鸦片便在锡斯坦盆地遍地开花,阿富汗和伊朗的种植者,很快将锡斯坦盆地打造成为超越金三角的鸦片种植基地,当地的毒品吸食者越来越多
目前来看,双方互不信任和恶性竞争,关系并不融洽。或许真要外部介入,等沙特、巴基斯坦等国来促进和解,双方各退一步,可能才会有转机。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翻新机什么意思(怎么看翻新机)墙裂推荐
常见的翻新机仅仅是换掉手机的外壳,相比官方原装壳而言,翻新机的外壳由于考虑到成本问题所以做工往往比较粗糙,今日机叔就给大家科普…
-
爱国歌曲大家唱100首(新时代爱国歌曲大家唱100首)原创
爱国歌曲100首歌名 国庆小学生爱国合唱歌曲大全100首
- 爱国歌曲大家唱100首(新时代爱国歌曲大家唱100首)干货满满
- 金庸的籍贯是(金庸的籍贯是浙江杭州吗)一篇读懂
- 薇诺娜怎么样(薇诺娜怎么样,是国产的吗)学到了吗
- 共话巴山夜雨时(共话巴山夜雨时指什么生肖)真没想到
-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大市是哪个?)太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