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p3600(p3600 寿命)满满干货

无聊的开箱快递盒子除了这个固态本体就没了,装满了泡沫保护;[呆无辜]标注着:Intel SSD DC P3500 Series 800G : 是

p3600(p3600 寿命)满满干货

 

无聊的开箱快递盒子除了这个固态本体就没了,装满了泡沫保护;标注着:Intel SSD DC P3500 Series 800G : 是标准的 U. 2接口固态。

Intel SSD DC P3500 Series 800GU.2接口:U.2接口,原先叫SFF-8639,由Intel一手推动本质上是SATA Express,而SATA-E物理接口是通过SATA 6Gbps 接口改造的,有点类似于SAS接口。

它使用了2个SATA 6Gbps接口和一个只有4pin针脚的mini版SATA接口组成,其中小接口只能接入PCI-E线,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保持向下兼容,因为目前SATA E硬盘的数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U.2接口的设计思路与SATA-E差不多,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物理接口,但带宽更快,从PCI-E x2变成了PCI-E 3.0 x4,此外还增加了许多新协议支持,比如NVMe,这些都是SATA E接口不具备的。

可以说,U.2其实才是SATA E的完全体

U.2接口U.2接口的优点:U.2接口的最大特色就是支持NVMe标准协议,高速低延迟低功耗,带宽走PCI-E 3.0 x4,理论传输速度高达32Gbps,而SATA只有 6 Gbps,比SATA快了 5 倍

之多。

Intel SSD DC P3500 Series 800G正面这款固态信息在Intel查询不到,网上也没有这款的信息貌似是Intel定制款或者是P3700 的OEM版本,具体不清楚有大神知道吗???

背面固态正面略有磨损,背面几乎全新;螺丝没有拆卸的痕迹。背面的自带散热器:由铝制的金属制成散热沟槽,大大增加了散热效果,无需再贴上传统的散热片来散热。

U.2接口的缺陷:缺陷就是主板没有相应的接口,(当然,妖板华南除外,什么接口都有)需要配合相应的转接插板,我这里使用的是U.2接口转Pcie x8;其实x4——四条通道即可满足性能需求,无需8条——满速才3G/S不到的说。

P3500 拆解来看看P3500固态的内部结构:(差点拆坏的说,我可承受不起啊!)

差点拆坏了,几百打水漂内部由两个PCB板组成的,尾部有一颗超大的 掉 电 电容保护;外壳由铝制加工注模形成的带沟槽的散热组成,绝大部分颗粒上面都覆盖有导热硅脂软导热垫,刚好能够将热量传导至外壳上~

p3500侧面侧面可以很清楚看到:两个PCB板组成,中间用PET麦拉片绝缘,整体空间利用得满满当当。

中间连接处最神奇的是中间连接的地方:P3500(同系列P3600和P3700也一样) 电路板的连接工艺非常奇特,原本是同一块电路板,但是中间的连接处将玻璃纤维基板刨去,仅剩下薄薄一层覆铜铜皮导线和绝缘层相连。

(有一定的弹性,要小心别弄坏哦,不过有谁像我一样为了测评而拆开呢~)主控主控型号:CH29AE41AB0(Intel SSD 750 Specifications 也是用的同款主控)

p3500主控在另一面的PCB板上同样被导热硅脂软导热垫保护着:这款主控据说是Intel原厂定制款,LSI为Intel 量身定制的,内部是18通道,主频400Mhz(铠侠RD500使用八通道TC58NC1201GST主控,属于旗舰级定位。

)每个闪存通道之下还可以连接多个闪存颗粒,并使用交错读写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性能:P3500主控的18通道实际上是含数据NAND+校验NAND颗粒的设计组成另外,18通道还能够支持最大4TB容量的固态版本,加上冗余的OP空间,至少得有5-6TB的实际颗粒了。

【之前说法有误,P3500、P3600和P3700都是同一款主控,只不过厂商对其调教不一样,手上这款就是调教不错的那种。据说是打鸡血固件】如有错误,欢迎指出!缓存

靠上面的两颗缓存颗粒DRAM存颗粒型号,IC颗粒编号: 5MK17 D9PSC这5颗缓存方面采用了 镁光Micron DDR3芯片规格为:DDR3L 1600, 1.35V, CL11, 每颗512MB容量,一共5颗组成2.5GB容量。

右下角有两颗电感:0.68uH和3.3uH的。MLC内存颗粒颗粒 型号:29F 32B08NCMFP

29F 32B08NCMFP颗粒尾号 P 的颗粒为Intel L85C最高等级的MLC颗粒, 仔细看的话可以发现P离前面的编号距离偏大一点, 因为这个P是筛选分Bin后第二次激光刻字才打上去的缘故颗粒单颗为32G,共36颗=。

1152G容量 。 是MLC颗粒,20纳米工艺。此特挑颗粒应该可以称之为E-MLC颗粒!【该款固态没有采用DC P3500系列的多级储存校验排布,皆是36颗同型号MLC颗粒】

没有找到带P的,只有带s的全部为统一颗粒

同一批次颗粒官方参数由于网上没有该款定制固态的数据,参考的是DC P3500 2.0TB版本参数

DC P3500 2.0TB版本参数具体性能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测试吧!性能测试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测试系统的软件环境

测试软件介绍

测试分为空盘和满盘测试:

差不多就是这么满,后面我连最后1G都占满了也没有掉速和巨量发热情况!性能测试首先使用 Intel 官方固态工具: Intel Tools 固态驱动工具箱 进行一下检测,能正常识别该固态;同时更新相应的驱动。

可以看到驱动器寿命已经使用部分了,健康状态良好,点击左侧的诊断和扫描,同时更新固件。让固态保持最佳兼容性和性能。

SSD-Z是一款针对SSD设备的高可靠性的测试软件,在这里能够通过读取硬盘固件中的信息,为用户们提供实时的硬盘健康状态的汇报,可以说是非常具体功能包括检测设备信息、SSD健康参数读取、查看分区状态、性能测试以及设备诊断。

使用SSD - Z查看固态信息,可以去官网查询相应的序列号,但是这款依旧查不到~

SSD - ZCrystal DiskInfo Shizuku水晶版本一款免费专业的 SSD/HDD 硬盘检测软件,它可通过读取磁盘 S.M.A.R.T 信息来检测磁盘的温度与健康状态而 CrystalDiskInfo Shizuku 更具特色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很萌的用户界面。

在同类软件多以严肃设计的环境中,它独辟蹊径的加入了Shizuku这位萌妹妹。让整个软件的感觉顿时活泼起来。

使用Crystal DiskInfo Shizuku水晶版本 查看固态信息:寿命剩余94%,读取量总计8292 GB,写入量为51812 GB 故冗余OP空间为:352G为OP空间,耐久度高达3-5DWPD。

【虽然看起来写入量很大,其实不然,剩余的写入了耐久也足够各位储存很多很多很多小姐姐了】51812 GB ÷ 6% = 863,533GB 总耐久大约有86W GB 约等于840TB换算一下,每天全盘擦写0.57 次(456GB),5年后有可能会坏~

一般来说固态最先损坏的是主控,颗粒很难坏这款E-MLC颗粒就更耐用了~即便是主控坏了,你不会修复也不用担心,x鱼上大把高手回收颗粒拿来做成U盘的,这些颗粒都可以卖个好价~【突然知道我的U盘是怎么来的了~又学到奇奇怪怪的知识了】。

所以这个固态相当于白给废话太多,继续测试~AS SSD Benchmark 空盘 测试跑分接近P3700 800G版本!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S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

这是空盘下的测试结果:

IOPS测试

1G和10G测速空盘情况下,在AS SSD测试中,P3500 SSD在连续读取和写入方面达到了2389.5MB/s 和 1940.1/s它的4K随机多线程读取速度为42.58MB/s,写入速度为209.41MB/s。

。【可以看到这款固态在连续读写,尤其是大文件上,更具优势!丝毫不逊色于消费级固态~】AS SSD Benchmark 满盘 测试

1G测试满盘情况下,在AS SSD测试中,Intel SSD DC P3500 Series 800G 在连续读取和写入方面达到了2430.5MB/s 和 1997.9/s它的4K随机多线程读取速度为41.7MB/s,

写入速度为209.78MB/s;4K随机读取最大可以达到10711 IOPS,4K随机写入最大可以达到53510 IOPS,和空盘测试结果相差不大丝毫没有受到固态硬盘占满而掉速的影响,这也得益于它预留的冗余OP空间,300多G的冗余空间加上2 G多的缓存,对于大文件读写更占优势!

(换成是消费级的固态硬盘,早就掉速严重了!)非常适合专业的视频处理等等工作!ATTO Disk Benchmark 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优秀且免费的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空盘测试:

直接传输,读写速度最大2.56 GB/s和1.95 GB/s。

在ATTO Benchmark测试中,Intel SSD DC P3500 Series 800G固态硬盘的最大读取速度,超过了5.89Gb/s,最大读取速度均超过了1.95Gb/S,这也是2G缓存用完之后的连续写入速度

忘记放满盘测试了,不过结果差不多的CrystalDiskMark 测试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

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Intel SSD DC P3500 Series 800G固态硬盘的最大连续读取速度为2660.79MB/s,写入2075.9MB/s丝毫不逊色于中等级别的消费级固态,其中,满盘的读取更占优势,空盘的写入速度稍微快一些。

HD Tune Pro硬盘检测工具HD Tune Pro硬盘检测工具小巧易用的硬盘工具软件,HD Tune Pro其主要功能有硬盘传输速率检测,健康状态检测,温度检测及磁盘表面扫描等另外,还能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Ultra DMA模式等。

主要用于测试固态硬盘的 外 缓大小

HD Tune Pro测试中,波动较多,写入稳定在1900 MB/s 左右,和之前测试相似;读取大致在2189 MB/S左右波动;4K随机读取达到88650 IOPS,4K随机写入达到82157 IOPS

整个测试过程中,包括拷贝200G大文件,固态硬盘的温度始终不超过32°C!

最后,通过“ fsutil file createnew ”命令快速生成50G和100G的大体积测试文件,进行实际的传输测试。

大文件在超出缓存之后,掉速为1.83 GB/s,小文件全程稳定在2.45 GB/s上;而且拷贝文件过程中,温度始终没有超过32 °C,室温20 °C!总结Intel SSD DC P3500 Series 800G

这款企业级固态给我的感受:首先就是读写速度很好,超强的固件和性能,同时使用E-MLC颗粒,耐久度提高了几个档次!同时速度也没落下! 同样是P3500的价格,却有着P3700的性能,真可谓是性价比高啊~另一方面,

全盘满盘读写都可以做到几乎不掉速!这是消费级m.2 Nvme固态没法比拟的一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带掉电保护,即便是突然的断电,也能够让你的数据保存好,不至于丢失!这一点对于视频剪辑,制图,编程,等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比起m.2固态,这款企业级固态温度控制得很好,满盘全负荷读写,温度都不超过35度°,这令我感到意外!

真香!以上数据皆是个人实测得到,资料查阅得出;数据如有问题,欢迎大神评论指正,感谢!大船车票在下面:「企业级固态 SSD」正式发车!双十一好价,天天有#数码产品##固态硬盘##「闪光时刻」主题征集活动二期#

#学问分亨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