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歌曲 吹喇叭(歌曲吹喇叭一桌八个菜)快来看

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以来,已经写了多篇关于殡葬行业的文章,有实际状况,也有自己的殷切期盼,更有莫名其妙的梦想。从本心眼里不愿意看到,为了殡葬,

歌曲 吹喇叭(歌曲吹喇叭一桌八个菜)快来看

 

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以来,已经写了多篇关于殡葬行业的文章,有实际状况,也有自己的殷切期盼,更有莫名其妙的梦想从本心眼里不愿意看到,为了殡葬,而加重人们的经济负担尽管此事能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但是毕竟人已经去世,你为他做再多的事情,花再多的钱,他也不知道了。

正如前边文章中多次提到的,是做给活人看的,挡活人的眼目

这和平时上坟烧纸烧香,是一个道理,至于阴间阳间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如今有人逝去,买纸扎的汽车、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等,好像生前的日用品,全都要备齐一样,不如此,就为不孝这样奢侈的费用,一把火便全成为灰烬,人们却毫不心疼,这真是封建流毒种得太深之故,假若逝去的人还活着,知道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过日子,还不用拐杖抡头顶。

特别是农村的老人,过细日子惯了,一分钱也看到眼里,说句笑话,晚上电灯开时间长了,都会发话干涉,电视都不长开记得我小孩的二姨夫,孩们给他买了块彩电,俩口子晚上打开,看看新闻联播,看完天气预报,便立马关掉,从不多看,尽管知道有电视剧在热播,也不动心。

就是这样过细日子,可是一旦家里有人去世,花钱却毫不心疼,下边简单介绍一下,我小孩的三姥爷去世时,出殡的盛况他是一九九五年去世的,村的位置是在半山区,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老辈里留下来的山果树,几经磨难,已经折腾的差不多了,年轻的大多外出打工,山地浇不上水,打粮食也就能自给自足,想收入钱,却不是什么易事。

尽管这样,他去世后,出殡还雇了一个大喇叭队这种喇叭一米多长,就是和藏族同胞在寺庙里吹得那种一样,吹时双手托起,发出呜!呜!呜!地响声,十分深沉,再配上些乐器,其声悲壮而又肃穆喇叭上往往系一小绳,绳系一夹,是专门用来夹赏钱的,因为这种喇叭要几个人轮换着吹,太费力,吹者往往憋的脸红脖子粗,否则吹不响,历时又长。

棺材出门便开始吹,一直吹到村口卸孝服为止这种喇叭队的费用是每人一百元,记得当时是雇了四支大喇叭,另加打乐器的,大约在十人左右,花费不可为不菲,可是给公事增辉不少,全村的人都去看出殡,胡同和街上,都挤满了人,当然喇叭队是最大的亮点。

作为女婿,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记得当时棺材一起,喇叭一响,当时就把我的眼泪吹出来了,宾客是在孝子前头的,正好和乐队位置差不多,只见吹手憋得脸红呈紫色,脖子上和额头上的青筋爆起老粗,聚上全身的力气吹,喇叭口处的哈水,滴个不停。

悲壮的声音,让人不哭都难,所有的宾客都眼含热泪,悲痛不已作为女婿,我默默地从口袋里摸出了十块钱,眼含热泪,抖着双手,把钱夹在了喇叭的铁夹上其它女婿也多少不等地把赏钱夹了上去我岳父兄弟四人,女孩又多,一时之间,四支喇叭上或多或少,都夹上了钞票。

于是吹着更加起劲据当地人云,这亇赏钱就是由女婿来赏,因为我的家乡不兴这个,不是很懂,入乡随俗,听本地人的没错此举稍有不慎,就会丟人,成为笑谈,因为女婿出客,总是特别引人注目,希望出丑的,也大有人在尤以大闺女小媳妇更加特别关注,“三个女人一台戏。

”话不是错说得若有半点差池,立刻便会传遍全村,几个版本也说不就,并且能传若干年他们这里待客不摆高桌,就是用木扳或是小矮桌,就地摆一溜,客人都坐小凳子,菜也不按套,就是庄户菜往上摆,什么各种炒菜,拌菜,炖菜,汤菜都有,烟酒一放,客人随便吃随便喝。

这种事没有粘糊客,吃饱喝足后,立马起身,好腾地方让下一拨客人落坐,这叫流水席我的家乡就不同了,一般摆高桌,坐高凳,八至十人一桌,菜也较为丰盛,这便是“十里不同俗”乐队吹手班子,已经取剔多年,逐渐不兴了近年来更为简便了,见前面所发文章。

作为偏远山村,一个喇叭班子,支出近千元,实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那可是一九九五年,钱还略结实点,比现在顶花的多整个公事,也开支不了多少钱所以多一个项目,就多项支出如今他们那里大喇叭也不兴了,年轻的也没人会吹了,没人去学了,都用磁带放哀乐替代了。

我们这里同样,也是放哀乐,公事一开,便打开持续不断播放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时代不同了,啥也不一样时代在前进,旧的东西应该改革,殡葬行业首当其冲,因为有些费用虽然省了,可是有些费用,却超乎寻常地高做大做强的产业化,必定更加重人们的负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