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小品

intel atom(intel atom相当于i几)这都可以?

Atom是个大家族,产品系列线很多为避免讲太长,E,S,C等等不进入民用市场的就不提了智能手机上用的Z系列也不会多说(用的太少了)前言说起英特尔

intel atom(intel atom相当于i几)这都可以?

 

Atom是个大家族,产品系列线很多为避免讲太长,E,S,C等等不进入民用市场的就不提了智能手机上用的Z系列也不会多说(用的太少了)前言说起英特尔的最大溃败大家会想到哪一出?红酒个人呢在心里排的前三甲如下:

1、atom2、安腾3、奔腾D虽然ATOM的失败对英特尔的整体形象打击远不如奔腾D也没有像安腾一样输到体系崩溃,渣滓都不剩下但是atom的失败在英特尔的发展历程中实在是太独特了所以才会荣登红酒心中的榜首

原因无他:奔腾D的失败让英特尔卧薪尝胆酷睿一出便重回巅峰安腾的失败归于当时全世界对纯64位都太陌生输在没有未来的产品自然不用过多感叹然而为了ATOM21世纪来,英特尔第一次姿态放的如此低第一次整出了soc(先是嵌入式)

甚至破天荒的拿着CPU直接白送!然而还是敌不过历史的车轮atom是英特尔唯一一次倾尽全力仍失败的产品故而atom,才能算是英特尔最大的溃败第一章 诞生的原因说到atom的诞生,就不得不提到上网本

说到上网本,就不得不提一嘴UMPC

奔腾4和D的轰然崩溃让蓝色巨人开始转型酷睿出现时,能耗比就是重要考量之一酷睿solo系列超低功耗U的出现让移动式电脑进一步做小提供了条件于是小于6寸,运行完整系统的UMPC成为了江湖上新的传说但UMPC昂贵的价格,注定其是小众玩法

提完UMPC,提一嘴上网本上网本的突然流行是atom诞生的另一个因素当时传统笔记本价格还普遍昂贵由于上网本打低价牌,市场反应超出预期各大厂都开始对上网本摩拳擦掌第三件事来自于英特尔07年推出了一个MID的概念

MID就目前来看概念其实和平板电脑非常接近大家可以比照着平板来试着了解,红酒不深入了于是在三种因素推动下2008年2月英特尔正式发布了ATOM系列,中文凌动第二章 新奇的玩意ATOM刚发布的时候主要发力三方面

Z系列,主打超低功耗,面向UMPC和MIDN系列,主打能耗性能平衡,面向上网本(PS:第一代N/Z系列都是纯32位CPU)数字系列,仅08年出了一代,面向低性能计算机早期atom都是顺序执行,效率差但这有效减少了晶体管的数量

从而显著地减少了功耗首先是Z系列,一口气发布了Z500到Z540的U代号Silverthorne

除了Z500惊世骇俗的只有0.65w的tdp剩下的都是2w到2.4w集成显卡为GMA 500(就是PowerVR SGX系列改名)日后数代iphone 德仪以及PSV的gpu都是SGX系列,但08年的SGX不过还是渣渣

作为超低功耗的成员,它们的性能完全可以用极其低劣来形容只支持单通道内存不说(最大DDR2 533)而且集显要命的性能(只支持720p硬解)使得它连本地放个1080p视频,都能卡的生活不能自理它们在诞生之初就被应用于许多UMPC和MID上

除了极少数特立独行的厂商拿去造上网本(比如索尼)VAIO X系列轻薄本(上网本)VAIO P系列酷袋本(介于umpc和上网本)性能渣的一匹,连比较新的2D galgame都卡的水平而且由于英特尔过于谨慎不敢一次做太绝

虽然英特尔这次已经提前整合了北桥却还是留下一块US15芯片作为拖油瓶(U功耗平均就2w多,芯片组功耗竟高达2w)虽然批了半天可它作为英特尔有史以来功耗最低的CPUZ系列还是具有历史意义然后是N270和230,前者面向上网本后者面向台式机

(规格表)代号Diamondville(钻石村)

不同于230的用户寥寥,N270可以说是初代atom的代表产品因为上网本便宜啊!(两三千的价格)乘着上网本的春风,N270也广为人知2.5w的TDP仅比Z系列多一线,甚至还有超线程一时间听起来非常的高大上

但这并不代表N270在当时就是完美无缺作为笔记本平台的CPU它没有Z系列那样向SOC化靠拢的待遇仍旧采用南桥北桥加CPU的三芯片传统布局还是基于老旧的945平台的改版945GSE而且不同于atom当时第一梯队的45NM制程

945GSE的制程高达100多NM……其满载功耗甚至超N270本身数倍(6w)!因此N270辛辛苦苦省下的电费都给南北桥瓜分了性能比较起Z系列,也只能算五十步笑百步至于面向台式的数字系列的230和一年后的330

那纯粹就是大厂品牌机噶韭菜用的镰刀基于atom的台式机,在当时除了特殊用途的用户或者一窍不通的小白基本无人问津因为其搭载的180nm制程的945GC芯片组……最大功耗可以高达2……22.2w!真是天方夜谭!(可以说是相当的2)

当年连媒体都专门出过文章批评它虽然Z系列由于其所在平台(umpc,mid)的高售价用户不多但是上网本的火热,N系列的成功还是让atom在一片争议声中摇晃着成长了起来但是其令人大跌眼镜的性能极其落后的945改和US15芯片组

给atom挖下了一个大坑第三章:双核,以及衰落对于ATOM的发展,英特尔有着自己的打算英特尔唯一的对手AMD,已经被酷睿弄的压力山大对于atom涉及的超低功耗领域鞭长莫及所以atom尽管问题重重,但却是一骑绝尘

因此英特尔就没在ATOM上使用TICK-TOCK的进步路线而是独立于酷睿,另外拉出一套生产计划表09年的atom虽然有新代号,却不过是小修小补(Z550、N280)10年的Pine trail(N/D)和Oak trail(Z)才是英特尔迟到的更新

先从Oak trail说起这一代CPU的知名度可谓极低(Z6XX系列规格表格)CPU名称从Z5XX进化到了Z6XX虽然增加支持安卓、Chrome OS、MeeGo等操作系统但是就是没人用!因为UMPC和MID已经被愤怒的消费者们抛弃了

说来实在是巨大的讽刺UMPC在atom推出之前采用CULV系列U虽然功耗较高,价格较高但相对能接受的性能还是打动了特定的用户群数年下来UMPC已经萌发了新芽结果ATOM仅仅推出两年UMPC便当场暴毙ATOM成功充当了一轮敌敌畏

英特尔用自己伟大的献身精神做了一轮市场调研:消费者对性能的需求是存在下限的,如果性能连基本的下限都难以满足,就算优点再多,也都不成立,也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而转观上网本和桌面,N系列拿出了N550,N570这两款双核。

桌面出现了著名的NAS神U D525

这一代性能进步并不多(以单核同频性能计算)主要在于它们学着Z系列/酷睿I整合了北桥留下一个依旧130nm但只剩2w功耗的NM10芯片组但!这不是消费者能接受单核6.5W起跳,双核8.5W起跳的理由这不是消费者能接受atom还在用06年G31的马甲集显的理由

这不是消费者能接受atom还在用sata1的理由第四章:崩溃两代Atom下来,系列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但是新的风暴已经出现UMPC已经凉了MID的定义随着IPAD的出现开始跑偏了最大的靠山上网本开始卖不动了

atom遭遇前所未有的停滞究其根本,是atom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小剧场)英特尔:我跟你们讲,今天我有大新闻消费者:哇,好期待哦英特尔:看,专门设计的atom!最低只有0.65w!消费者:哇,好节能哦

英特尔:厉不厉害?消费者:厉害厉害!英特尔:想不想要?消费者:想要想要!英特尔:掌声在哪里?消费者:啪啪啪啪啪啪啪……(atom上市了,各路跑分出炉)消费者倒吸一口凉气……英特尔一到店,所有PC用户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英特尔,你又在挤牙膏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要超线程,加一个双核。

”便排出新atom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性能不足了!”英特尔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新u性能退步,倒吸牙膏”英特尔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节能不算退步……节能!……超低功耗的事,能算退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超小面积”,什么“SOC化”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消费者已经彻底醒过来了Atom低功耗的谎言已经破碎因为它只做到了低耗低能而它的大哥ULV系列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低耗高能U于是现在atom只剩下一块廉价作为遮羞布与此同时AMD也排出了apu作为先锋一口气弄出了C50/C60(10w),E240/350/450(17w)几款产品争夺市场

(虽然历史证明它们cpu都是垃圾……但gpu连当时I7核显都能打平)另一方面,英特尔在另外的领域开始有所动作提出了“超极本”的口号,并且发力部署17w的酷睿ULV系列种种不利叠在一起,英特尔11年底仅拿出了N2600/2800

台式机方面用D2500/2700几款产品

这几款U有多惨呢?惨到连寨本都因为它们提升太少懒得用还普遍在用之前的N550,N570惨到连NAS和HTPC都懒得用D系列atom转投APU出板子就这样,atom陪伴着上网本在彻夜的寒冬中,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等待历史的车轮将它们淘汰

第五章:atom的救星上期我们讲到英特尔在2011年发布的几款atom遭遇滑铁卢那一年确实也是atom最难过的日子atom上网本正在面对apu上网本的疯狂围剿内部又窜出了超极本这么一个竞争对手可能不少人看到这里就要问了:

上网本不是图便宜吗?超极本那么贵怎么算上网本的对手?因为并不是所有人买上网本都是图便宜atom的功耗经过数年的发展在当时控制的已经有一套了故而不少人是冲着atom上网本的长时间续航去的然而超极本一出,高性能,长续航,还有先进的外形设计

虽然早期超极本个个价格上天,但是不差钱的人有的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低价超极本的出现到时上网本就死到临头了英特尔自己也对上网本不抱太大希望了不过这个时候,atom意外的救星来了它就是——微软

第六章:微软的算盘微软和英特尔之间有个称呼——wintel联盟足以说明两家关系之紧密2009年的时候微软眼红安卓与IOS正将自家的windows mobile改造成windows phone而此时英特尔正好也和诺基亚合作出了MEEGO系统

盘算着刚好将atom的第二代Z系列向移动端发展然而聪明的芬兰人不吃这一套:你这个垃圾atom待机功耗又高,还没有基带,还有那么大个芯片组塞个卵的手机哦然后转手就给N900和N9上了德仪CPU

可atom是设计出来了,如果没人用那毕竟是一笔损失英特尔就去找正在设计WP的微软看看能不能帮衬下……可微软何许公司?人家的埃洛普都已经计划打进诺基亚做木马了还会不知道atom被诺基亚拒绝,背后有哪些小九九?

哼哼……对不起啊兄弟,您这顿吃好喝好然后带着atom,从哪来,回哪去吧,兄弟!微软我呢慢走不送了啊……时光匆匆过,2011年全套高通U的wp7已经扑街的差不多了微软正在默默地研发windows8,主打触屏体验

这时候它才想起了当年的atom而此时的Z系列,已经陷入停滞,没出新品的状态没关系,微软何许公司?找来英特尔,略一忽悠,Z系列哪还有准备扑街的样子?没说的,自然是前程似锦!于是英特尔踌躇满志,重启Z计划弄出了atom的救市神U——Z2760!

第七章:Z2760,大厂的狂欢整个2012年,win系统民用新架构atom只此一U(D2550属于老架构提频)然而这颗U当真具有定海神针的价值直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整一代的windows8平板自然值得单开一章

Windows8系统12年10月26日推出Z2760于12年第三季度推出当时明眼人自然看出两家背后的PY交易不过消费者没人拿正眼看它拜托UMPC都死了多少年了都,现在还出Z系列,谁家还出UMPC吗?然而大厂们却都爆炸了

Z2760史无前例的将SOC化的atom带进了民用市场只需要14x14mm的空间就能布设加入DDR3 双通道内存控制器外加1.7w的设计功耗,重新进一步优化的待机功耗以及英特尔与微软暗中推动的“补贴计划”

一众厂商自然是趋之若鹜一时间,一大批WIN8平板以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姿态出现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你没有出上两个基于Z2760的板子,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传统oem大厂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价格普遍较高,一时间消费者们比较难以接受

(现在的厂商胆子越来越大了哈?atom都能四千往上走,真是活久见)随着市场的磨炼,ME400C在当年靠着相对低廉的价格,无明显的短板成为win8板第一代口碑王

ME400C当然诸如W510,thinkpad tablet2,500t1c等产品也是有不少拥趸的而且顺带,Z2760在为将surface rt连带win8 rt扼杀在襁褓的行动中变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也算是为当年wp7吃闭门羹无意间找回了场子当然优点夸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该指出历史局限性了嘛Z2760在GPU方面基本原地踏步依旧采用SGX545(英特尔改名GMA HD),比n2600上的加了50mhz

而且自Z2760起之后的所有atom soc,都延续了一个争议极大的设计阉割SATA通道和SSD控制器,只能使用EMMC闪存作为硬盘第八章:分家与作死Z2760在一片欢呼声中来到2013年接着在2013年化为产品投入战斗,成绩不俗

但是英特尔内部,又上演了一场分家斗争英特尔将N系列,从atom里面分了出去,划给了赛扬与奔腾说起来N系列也是惨,UMPC早早收场,让Z系列排不上用场整个atom实际上是N系列和上网本勉力支撑结果这回win平板带着Z系列东山再起

转眼间英特尔就打算对N系列卸磨杀驴了N系列啊,我们atom家啊,这回Z系列熬出头真心不容易啊现在跟了windows平板,前程似锦,飞黄腾达呀你看看你,你跟着上网本,那个被历史淘汰的玩意儿一副下里巴人的样子,再和Z系列混在一起,消费者面前掉档次

这样吧,组织研究决定了,N系列你就和奔腾赛扬它们一起去养老吧!……另一方面,英特尔见自己atom在win平板混得风生水起觉得自己在SOC方面已经小有成就了这次再回到掌上设备,应该也能占山为王便开发了三款面向安卓系统的atomZ2520,Z2560和Z2580

分别瞄准低中高端市场

并且拉上了几个正准备从windows将产品线伸进安卓的厂商比如华硕,合作推出zenfone手机,就是采用Z2580此机一出,跑分不俗,消费者当中产生了一阵骚动然而手机厂商们不为所动,并以同情智障的目光注视着英特尔

果然现实又给英特尔重新来了一闷棍、专门为atom研发的X86兼容ARM程序的补救措施,还是存在非常大的漏洞导致atom手机成了兼容极差的代名词并且虽然性能强,但是功耗也极高当时流传的ARM A15架构都已经因为功耗太高被消费者骂的狗血淋头

推出了A7架构组成大小核来补救结果英特尔这边又搬出一个功耗比A15还高的玩意来,还没有集成的基带!于是关爱智障的慰问电,又从世界各地发往英特尔总部去了……atom走进掌上设备的尝试,再次失败!第九章:伟大的Bay trail

红酒永远不会忘记2014年的平板界2013年为止,网上的低价国产平板,都被从MP4转型过来的厂商牢牢把握平板的型号五花八门,选择的CPU自然也是五花八门13年底,大家都还在乐道RK3288和A80的龙争虎斗

但红酒在2014年的某一天打开淘宝搜低价平板安卓平板似乎一夜之间就灭绝了,取而代之的却是铺天盖地的win平板!没错,这就是atom最辉煌的日子,Bay trail时代

Bay trail的开门大戏是Z3770,这一代SOC可谓是翻天覆地只因它确实称得上是英特尔的苦心孤诣之作关键部位的架构设计进行了一轮大改,终于加上了乱序执行!(不深入了)而且,Z37XX全系列虽然取消超线程但变成四核!(Z36XX依旧双核,安卓用)

GPU也从SGX的马甲换成了自家的4组核显单元可以说BT atom简直就是酷睿比之奔腾一般,重做了一遍但这个时段依旧是大厂们的“门阀时代”直到英特尔以Z3770为中心,向高低两端延伸产品线,情况才发生改变

先是出了款Z3740D,这款CPU是Z3740阉割内存双通道而来

D后缀阉割版BT被大厂的入门级产品和寨厂高端产品采用这个时候英特尔已经和国内的寨厂们搭上线了要知道去年的Z2760可是大厂的专属,寨厂拿不到的然而英特尔似乎意识到了atom和win平板要想做大,先得从扩大份额做起

而寨厂们在低价市场的疯狂价格战,似乎能吸引无数潜在的客户加入atom的用户群最后英特尔做出了自家有史以来最疯狂的决定对Z3735系列进行全额补贴(买多少钱就退多少钱,等于白送)全国寨厂瞬间爆炸!内存、闪存、屏幕等等其他的配件通通都有现成的存货

而且Z3735是SOC,集成程度高,拿过来设计主板的难度很小至于WINDOWS系统,全世界都那个样,大家都是原生设计实在不会整?没关系国内无数代工厂,无数ODM现成的平板方案,给钱就出货你只要准备钱,准备好一个LOGO,弄好你的市场营销,然后开卖,接着数钱

什么安卓平板?让它滚!现在就滚!立刻滚!于是纯安卓平板基本一夜暴毙,清完存货就草草下架而Z3735直接变成了一个系列,不停地改后缀,字母直接用到G!

英特尔的atom野望,在金钱大法的推动下,终于第一次如此速成Windows平板轻而易举的从高端的玩物飞入了千家万户也成为了无数发烧友茶余饭后的问题寨厂们无比垃圾的品控,BT atom依旧羸弱的GPU一时间也抵不过消费者被低价鼓动的热情

那时候的平板吧,一半是平板出现各种问题的控诉一半是对平板的各种改造,性能的各种发掘玩家有热情,厂商有动力,市场有方向一切似乎都非常的蒸蒸日上于是大家都忘记了,甚至连英特尔似乎都暂时忘记了它正在无偿的放自己的血……

(Z3XXX也有手机CPU,依然无人问津)第十章:3、5、7,最后的atomBay trail的成功引发了无数的讨论,自然也产生了批评一个大问题就是——命名太乱了就光Z3735就有四种型号,实在是有蒙消费者的嫌疑

英特尔说这好办,转手就用起了烂熟的3/5/7大法给新的cherry trail划了一个X3 X5 X7然并卵,其实这一代也就三款CPU:Z8300/Z8500/Z8700

其中Z8300又是全额补贴U,因此当年还是它做庄CT atom相比BT atom,在CPU方面进步了25%左右但是GPU方面表现直接翻倍!用上了12组核显单元,这让消费者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个个视手中的BT atom板子如粪土,转手就上了CT atom

由于难得不挤牙膏,而且atom板子价格够低换了多半也不心疼于是消费者实现了平滑的过渡在近几年英特尔的产品线里产生了难得的高换代情绪但是atom的平板市场在外面看来着实有些奇怪Z8700基本上被微软垄断了,用在了自家SURFACE3上,其他厂商拿不到

CT的末期才有寨厂拿到了Z8700的货源

Obook10 PRO,为数不多的寨厂Z8700但一来Z8700行将就木,二来寨厂的销量和微软比不过九牛一毛所以也说得通至于Z8500就成了大厂们和寨厂划清界限的工具然而大厂的高价让它们所有的优质设计,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都只能算智商检测

所以和隔壁手机平台不用旗舰CPU不好意思打招呼相比CT atom就完全沦为了入门市场占大头的吸血怪物让英特尔精尽人亡终章:atom,再见到2014年11月止,英特尔掐指一算,把自己吓了一跳两年时间在atom身上亏掉了70亿美元

然后再算算自己换来的,好像什么实质性的进展都没有出了点小名?开玩笑,英特尔全世界知名,还要靠atom吆喝吗?Windows平板发展?windows又不是英特尔的而且全世界似乎这几年平板电脑发展一年不如一年(重点原因)

于是英特尔铁掌一断,atom停止研发,并进行大规模裁员就此,atom与Z系列便突然猝死

死的如此快,以至于消费者和寨厂都半天没消化完信息量而隔壁划归奔腾赛扬的N系列,却这么波澜不惊的活了下来CT成为了atom的绝唱N系列傍着奔腾赛扬的名头,掏出了N3350,N3450,N4200开启了新一年的裱糊日子,实在是世事难料啊

…………分割线……如果大家喜欢这期节目,求支持求关注求推广说完了atom的失败,当然也要给英特尔一点面子虽然红酒我已经转投RYZEN,但是也不介意给英特尔曾经的荣光推崇推崇所以下一期红酒会讲英特尔近年来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

它如此的成功,以至于深刻的影响了业界的发展走向先卖个关子,大家敬请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