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刚押宝(宋金刚押宝王玥波文本)满满干货
上篇说到旧时代混混儿的生存之道,简单介绍了混混儿团体和他们“扬名立万”的手段。很多朋友会好奇,旧时代的混混儿们是靠什么生存的呢?
上篇说到旧时代混混儿的生存之道,简单介绍了混混儿团体和他们“扬名立万”的手段很多朋友会好奇,旧时代的混混儿们是靠什么生存的呢?听起来他们所在的“小”团体也是等级森严,规矩繁多要维持这个团体,也是一个不小的开销。
再说混混儿也是人,总得吃喝吧,这钱从哪来呢?这就涉及到了他们的生财之道视频解说(天津话):混混儿的生财之道老天津卫混混儿立足的根本就是比谁更狠——削自己手指头、下油锅炸了自己等等但是这些都是手段,金票美女才是目的。
而且就算比狠,其实混混儿们也得看跟谁比还有比混混儿更狠的谁呢?袁世凯袁世凯在天津的那些年,天津混混儿销声匿迹过一小段时间1901年,袁大总督觉得这些人太可怕,会影响整个天津的治安那咋办呢?那就用混混儿的拐子打混混儿的大腿
不是谁都不在乎死么?不是下油锅和洗澡一样么?那好吧,我成全诸位袁世凯整顿混混儿江湖某一天,袁大人得到线人的消息,说是在海河边,两波大混混儿团体,为了争地盘,架起了油锅,准备炸自己,看谁先怂老袁闻听这个消息,就带兵赶往海河边,让大兵们把这两拨混混儿给团团围住。
袁大人这是开始准备成全这些“英雄好汉”了他命令混混儿们,双方交替着、依次下油锅,给排好队,一个一个的炸还预备了士兵拿着大号的笊篱把炸熟的人捞出来就这么着,一连炸了十几个混混儿袁大人仍然没有停下的意思
这下子两边的寨主(注:混混儿的头领)都绷不住了,集体下跪求饶,并且发誓——解散锅伙,一定做一个安善良民袁世凯这才点点头,算是饶了剩下的人一条命再后边,老袁跟混混儿们一不讲所谓律法,没有口供不能定案?咔嚓了犯人得层层上报?这些都不讲究了。
二不讲所谓江湖道义,也不用江湖手段在大堂上打混混儿就是一个字,杀!混混儿们成批的被正法,再加上警察制度的健全{注:天津首创警察制度},社会保障和市政建设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混混儿们渐渐地销声匿迹了。
等到了光绪末年(1907-1908年)青帮在天津站住脚跟,混混儿们这才又发展起来了算时间也正是袁世凯调离天津去北京当军机大臣去的时候这时候的混混儿已经同青帮产生了融合,并且依托着脚行发展,继续在天津活跃。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动荡的年代“新型”混混儿们攀附权势不说,甚至有人不惜当汉奸上到开窑子,卖大烟,聚众赌博,争码头、争脚行的大混混儿团体,下到南市三不管这些看场子的低等混混儿,无不在那个乱世之中,分一杯羹混混儿的生财之道
混混儿们按现在话说,不劳动也不生产,算是个服务行业吧里边儿的人也是单凭一膀子力气和一派不俗的言语在社会上混每个锅伙(注:简单理解为混混儿团体)都养着一大批这样的弟兄,要想维持就必须有巨大的资金做后盾所以说,混混儿们争强斗狠无非也是为了钱
所谓“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天津人普遍喜欢吃个河海两鲜那时候,天津各河流、湖泊及沿海所产鱼、虾、蟹等水产品,由船运抵天津后,必须先交到鱼锅伙,然后由他们开秤定价,再发售给大小商贩也就是所谓中间商赚差价。
吧。而这个定价权就是混混儿们通过前面讲的下油锅,找打,削手指头之类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其他的混混儿锅伙想进来分一杯羹,谈何容易?那不就得拼命么!
但是其实,他们赚的钱至少有60%流入了当时天津的地方官儿手中,这也是那个时代混混儿“发达”的原因天津兴起于漕运,繁荣也与河海的码头脱不开关系码头搬运装卸等等都离不开脚行脚行的工人都是赤贫穷汉,凭着一身的骨头挣吃喝,他们天生有着不怕死的性格,各脚行大多都是津城著名的大混混儿把持着,并且在脚行的各个等级中均充斥着混混儿。
大混混儿赚大钱,小混混分小钱脚行的把头只给工人极低的工钱,而他们自己的所得却要多于工人十数倍混混儿与脚行是密不可分的,脚行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飞贴打网、抄手拿佣每逢年过节或大混混儿的生日,甚至是著名混混儿父母的生日、孩子的满月等名目繁多的“节日”,他们都要向所在地界的商店、工厂、娱乐场所(他们自己人开的或者有混混儿背景的)等地撒下大红“请帖”,各家收到帖子后,就要马上将钱送上门来,否则就要大祸临头。
这就叫“飞帖打网”“抄手拿佣”,类似于以前收的保护费天津这种城市,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蔬菜水果之类的农产品城里有没有种的,就得从乡下拉来卖农民们拉着蔬菜什么的来卖菜,也得过混混儿们一道手他们并非是收取摊位费,而是通过。
强行定价、经手过秤等手段,从中牟利。农民们偶尔也会反抗,但结果往往也是被混混儿们用各种武力解决。
本本分分种地的农民们,看见一帮人拿刀砍自己,能不傻眼么?那会儿的人,哪怕是农民,即使没上过学,也深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当他们看到混混儿对自己都这么狠,那他们对别人岂不是更狠?这类人不能惹呀渐渐地农民们就认可了混混对这个行业的把控以至于到了民国时代,混混儿们甚至具有了一部分市场管理的职能。
如果谁缺斤短两了,卖过期食品了,他们就会去找谁进行管理慢慢的从过手定价,到收取固定的摊位费,维持秩序再有,混混儿们也会开赌场、把持粮栈等进行谋利,甚至是拦截河道马路强行收取过路费而且这帮人明码标价,按路程收费,混混儿们看见船过来了,就给拦下来,还得问这船主:你哪儿来的?打比方说,北京过来的,那好,2块银元,要是武清过来的,6毛五。
少给一毛钱也不行,多给人家也不要,因为没地方下账去混混儿的“洗白”等混混儿的寨主们混到了中年,往往也喜欢开点儿“合法”的营生,一个是给诸位弟兄一个长久的饭碗,另一个他们本身也得洗白,要跟有权势的人做朋友。
他们最热衷的行业就是什么戏园子、落子馆、明的暗的各种风化场所这些东西在当年合法在日租界还有合法的大烟馆儿这些地方来钱快顾客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字号,所以他们也就能接触到很多权贵渐渐地“寨主”就变成了某某老板,某某先生。
他手底下的弟兄,也大多数都能足吃足喝著名女混混儿——曹李氏说到这了,举个例子正经女混混儿的“成长之路”北洋大佬孟恩远,有一个女佣人,跟他还是老乡此人长的特别好看,深得孟恩远的喜爱这人便是曹李氏用现在话说就是那种没人敢惹的大姐大。
曹李氏人到中年之后,便在天津南市开了个窑子,叫天宝班。
这地方在当时应该是深受天津市民喜爱的,因为曹李氏会花大价钱从苏州扬州等等温柔乡去搜罗美女一时间,这些军阀、官僚、富商蜂拥而至甚至是张作霖、张宗昌等等,都是曹李氏的座上宾,他们有的还娶了曹李氏手下小妹做了姨太太。
可想而知,曹李氏跟这些大人物谈笑风生,名气得多大,势力又得多大最风光的时候,曹李氏人称小李妈,绝对的风云人物俨然,她就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合法商人”了甚至有一些趋炎附势之徒投奔到她的门下,借助她的实力,谋求个一官半职,就连天津警察厅厅长。
杨以德都被她呼来喝去甭管是男混混儿还是女混混儿,切大腿,扣眼珠都只是无奈的手段女混混儿更是如此,尤其那个年代那些街面儿上混的,动不动敞胸裂怀绞头发的女混混儿,如果让她们扪心自问,她会看得起自己么?还是那句话,金票美女是目的,持械逞凶是手段。
现代有些朋友看到他们多狠毒,多义气觉得混混儿们多了不起其实大可不必,这票人的的手段可能包含着有些忠义的东西在里边,但是他们的目的,又害了多少人其实不单单是现在,哪怕是民国时代,混混儿还存在的时候,就有人已经开始怀念“混混儿精神”了。
1935年5月30日的北洋画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恢复混混儿的精神》的文章就是现在这个论调,也是说混混儿多豪横,多仗义,多不怕死,多有英雄气概甚至用嘲讽的语气说,“把你放到那时候,你还真不行”但是整篇文章最后把结论用在了“要把混混儿精神用在对付日本人身上,而并非同胞”。
这一下整个文章就升华了,也正是如此,咱们今天还能从档案馆找到原文以上这些,都是有组织的混混儿,别管是上层人物的大混混儿还是下层的打工混混儿,都能在这个组织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别管是什么买卖,窑子也好,赌场也罢。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大钱,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小钱闲散混混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闲散混混儿”他们有的混迹在混混的人群之中,依靠给混混儿们说合劝架为生,也有的混迹在南市三不管,跟那些江湖人互相搭档,混口饭吃咱就说两个比较典型的。
毕竟这类人要是细分就太多了袍带混混儿所谓“袍带混混儿”,是一些名混混儿在步入中年或老年后,不愿再过成天打打杀杀、提心吊胆的日子了,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名望,出头为矛盾双方做调解,凡是能干这行的,肯定得是够忠义,没栽过、没走基过的。
方圆之内大大小小的锅伙,从寨主到弟兄,基本都认识,而且都得给他点儿面子,见多识广,能言善辩能给双方提出来都能接受的方案就像评书《宋金刚押宝》里边的于四爷,就是这类人任何打架的双方,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钱,而且狠话说得多了,打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僵持住,骑虎难下。
所以都盼望出现一个能解决事儿的人,两边帮着说合只要能相互的妥协一下,保住双方的面子大伙一起发财嘛因此,说合的大部分时候都能成功但也有那么小部分时候,或是袍带混混儿拉偏手也好,还是双方真有什么深仇大恨任他怎么劝架都不管用也好,总之,任他怎么说条件,双方都不接受。
这时候,袍带混混儿他就跪地磕头央求,或装疯卖傻倒在地上,翻白眼、吐白沫,装死吓人,如果双方怕闹出人命,只好接受调解要是不怕闹出人命,真给这袍带混混儿打废了打残了,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混混儿间的和解双方和解时,袍带混混儿先要自己或联合多人,分头向双方进行解释,请求各方退让一步,放弃前嫌,言归于好。
等到双方同意和解了,再由袍带混混儿约定日期、地点两边坐一起吃个饭,这顿饭也是袍带混混请双方见面后彼此都特别客气,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他们多亲密了两边儿的寨主必都是不肯先进门一定要互让三遍,要的就是那股子劲儿。
然后袍带混混儿再出头,二人一先一后入门。入座时,后入者居首席。
入座后,大家只叙旧情,不谈前嫌席间每人只吃一小碗饭便罢,吃饭只是个形式,点到而已,行话叫“坐坐儿”饭罢,二人同起向众人告辞,出门时,后入者走先,先入者随后,一揖分手后,一场恶战宣告结束这期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完全不提,各种条件本来也都事先说好了。
就是当根本没有这么回事儿,就是吃饭叙旧,做这个亲密无间状,但是有透着各种所谓的规矩和讲究袍带混混儿中也有专门挑唆的货、没事挑事、小事闹大的,大事儿争取闹出人命的为的所谓是坐山观虎斗,更有甚者,这么干不是因为什么仇恨,纯粹的损人不利己,就图一乐儿,行话叫。
“又种蛊,又卖饭”由于他们做得巧妙,加上挑起来的双方终成仇家互不往来,不通信息,所以一时还很难让人识破但纸里包不住火,一旦事情败露,这袍带混混儿也就别干了混混儿中的坎子老时年间,天津卫三不管各种江湖人物在此地安营扎寨。
说相声的、变戏法的、点痦子的、说书唱戏的、马戏团、大烟馆儿、风化场所等等可是说是天津最大的民间娱乐场而所谓的坎子,就是在南市那些戏棚、马戏棚、说书棚等等,门口把门卖票的这些人基本都是混混儿出身各种戏班马戏之类的,男女角色无不齐备,可就是没有坎子。
他们马戏班子不论开到哪个地方也得先找本地的“坎子”,和他将手续商议好了,然后才能租地皮,搭棚帐,开始赚钱其实坎子也有种代理人的感觉各种戏班要通过他结交地面儿的黑白两道坎子们必须身强体壮,要不镇不住人不说,还容易挨打!小戏园子有三四个坎子,大戏园子七八个,这里边还得有一个老大。
坎子必须得有眼力见,江湖黑话叫“招儿里会把簧儿”就是他们坐在那一打眼就得知道这是普通人来看戏的,这个要收费这个是跑江湖的生意人~道声辛苦就可以进去,不花钱当然他们更得认识地面儿上的这些流氓混混儿,这些人也是不交钱的,点个头就进去了。
那些有势力的甚至是官面儿的人,不仅不交钱还得远接高迎可要是有那些蹭戏看的人,或者装B冒充人物字号的,得拦得住真说急眼了,还得打得过坎子们的活儿听起来简单,其实也不好干他们得认识黑白两道不说还得懂江湖上生意人的那一套东西。
这些跑江湖的人,全国各地哪儿都去,坎子们不一定都认识。遇上不认识的,两三句话就能知道,这是个老合,也就是江湖人。
比如来个江湖人,跟坎子说“辛苦,我敲一托”就是告诉他,我要白看一回戏坎子再打量一下这人,不违和的话,基本上就得让人家去免费看敲托,就跟现在的托儿没嘛区别比方说,有哪些什么算命的、骗钱的、拉洋片的、没人看,没人看就赚不着钱啊。
他们就可能隔空喊这么一句“人无头不走,鸟无翅不飞千人走路,一人领头哪位做个人中的领袖,将中的魁元?”这是说给溜达玩儿的市民听的,后边还一句就是说给附近江湖人的,”我的口儿说搬了,你来给敲一托吧“这意思就是,我这滔滔不绝这么久,没人来听,没赚钱,您给我当个托儿,白看一会儿,攒个人气。
遇上混混儿就更没问题了,为嘛得用本地的坎子呢? 就是人头熟悉而且大概率坎子本身就是混混儿这算是闲散混混儿的一个职业了多牛的江湖生意人,也得雇当地的混混儿给看场子遇上人物字号,官面儿的那更别提了,就是张嘴说什么”爸爸您好,您里边儿请“这类话话,他们也不当回事儿。
没所谓别看真遇上事儿,打架不要命,真遇上人物,奴颜媚骨也不在话下因为在人家眼里,打架和认爹都一样,都是赚钱的手段基本上这个戏班赚到的所有钱,先得给坎子开20%坎子再去打点其他地面儿的混混儿之后,也能剩下不少。
坎子的工作经历出自连阔茹先生《江湖丛谈节选》有关这个混混儿们的生财之道,就先介绍这么多了,其实在老天津卫,混混儿们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未完待续……视频版解说(天津话)请点击:江湖混混儿的生财之道儒玊(sù),历史、民俗、风水中的科学 等。
全网各平台同名· 往期文章推荐 ·江湖混混儿生存指南-1江湖人的黑话与唇点老天津人的民俗信仰与民间传说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闪客快打4枪林弹雨(闪客快打4枪林弹雨秘籍)难以置信
早前4399的flash小游戏基本都是搬运自国外,不是不支持国产flash游戏,主要还是国产的小游戏大多都是太过低龄化,虽然当年年纪不大,也不…
-
林清玄经典散文集散文小品的成果怎么写范文图片
三是人物线索
- 经典文章朗诵散文冰心体散文叶圣陶散文描写的特点是什么
- 如何写好一篇散文最美的遇见原文散文投稿杂志
- 散文诗歌高中散文1000字
- 丰子恺的散文作品散文小品是什么类型的作品啊
- 散文杂志投稿邮箱大全著名文章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