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软件园(天空软件园 webex)原创
疫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场大浪淘沙,能够脱颖而出的企业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在长江商学院朱睿教授的新书《未来好企业》中指出,未来的好企业应
疫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场大浪淘沙,能够脱颖而出的企业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在长江商学院朱睿教授的新书《未来好企业》中指出,未来的好企业应该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驱动的企业,而不只是强调经济利益如何才能成为未来好企业?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研究中心主任朱睿教授提出了她最新的理论研究,并与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中国“黑暗中对话”创始人、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校友蔡史印对此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本文整理自5月15日长江大讲堂线上特辑《如何成为未来好企业?》中的精彩分享好企业的标准是什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权威机构是如何评判好企业的《财富》杂志每年都会评选世界500强,以2018年和2019年的榜单为例,虽然排名前十的企业,每年多少会有一些变化,但。
唯一不变的指标是财务指标,也就是说财务指标占到排名100%的权重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其他机构对好企业的判断衡量标准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哈佛商业评论》2010年开始发布“全球100位最佳CEO榜单”,对全球CEO进行排名。
2015和2014年的排名相比,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2014年排名第一位的是亚马逊CEO,但是2015年,这家公司业绩依然在迅速增长,可是却不在全球CEO前十名之内,甚至不在前二十名、前五十名,排到了第87名。
为什么一家迅速成长的公司CEO排名在两年之内相差这么多?我们研究了《哈佛商业评论》对全球CEO排名的衡量标准,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变化2010-2014年,衡量CEO的标准完全是看该CEO上任至今公司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占100%的权重,而2015年开始,也就是转变的这一年,评判指标的20%给到了ESG。
ESG占20%的权重维持了3年,到2019年,ESG的比重甚至上升到30%我们不禁会问:ESG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权威机构开始关注这个话题?ESG是什么?ESG是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
、公司治理(Government)三个词的缩写E(环境议题)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对水资源能源的管理等;S(社会议题)体现在雇员关系、员工健康与安全、多元化问题、客户关系等;G(公司治理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维度,涉及到审计、董事会独立性及专业性、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也就是说,像《哈佛商业评论》这样的世界级机构,在评判一家企业及CEO好与坏的过程中,开始不再100%的关注财务指标,而是把一定的权重给到这家公司对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层面上的表现,而且权重逐渐在增加这个趋势不止西方存在,
ESG的潮流已经传到了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使命、社会责任、ESG方面的贡献。2019年5月5日,腾讯CEO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腾讯的愿景和使命改成“科技向善”。
2019年8月,美国知名的商界组织——“商业圆桌会议”181位顶级CEO联合发布《公司宗旨宣言书》,宣称股东至上的原则已经过时了,今天公司的宗旨是兼顾顾客、雇员、供应商、社区、股东各方的利益换句话说,现在强调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而是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共存
2020年年初,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创始人提出,公司将来的投资将会以环境可持续性为核心目标来进行投资决策之所以CEO们开始改变观点,之所以评审机构们开始改变评审标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所导致的,包括全球范围内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加大、一系列劳工矛盾等问题,导致社会问题亟需企业出面解决,企业披露ESG信息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话题应该在经济好的时候谈,现在我们身处疫情之中,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这个时候谈ESG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恰恰相反我们做了一个调研,研究了疫情期间在Google上全球搜索ESG关键词热度的变化。
我们发现:1月5日世卫组织第一次发布在中国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信息,信息发布之后,ESG搜索热度开始迅速上升,1月25日-2月22日,疫情在意大利、韩国爆发的时候,搜索热度达到了100
这说明,当疫情出现的时候,当全球面临危机的时候,大家对企业的需求和呼声、寄予的希望更大,希望企业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在ESG方面有更多的作为中国企业在ESG上的表现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ESG上的表现如何?我们近期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对于ESG信息的披露意识有所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发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第三方独立评级机构——润灵环球责任评级统计发现: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CSR报告的数量增长1.29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但如果我们放眼全局,在A股上市的公司中,真正发布CSR报告的只有不到1/4如果包括不上市的公司,这个数字真的是沧海一粟,非常有限一方面数量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更重要的是质量如果我们做一个综合评估,我认为。
中国企业在ESG、CSR方面的表现整体质量处在起步阶段《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8》给当时中国前300强企业CSR打分,34.4分,这是一个比较低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报告中形式大于内容,对于实质内容的披露并不充分。
另外,企业中真正关注ESG、CSR的部门在公司中被边缘化,很多并不是CEO直接主管的部门,而是放在市场部、宣传部、政府关系部我特别想强调,公司治理层面的这个G在ESG中占非常重要的维度说到公司治理层面,大家可能脑海中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是前不久瑞幸这家公司被做空,4月2日,瑞幸公开承认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存在伪造交易行为,使得这家公司的股价暴跌。
其实瑞幸只是一家公司,之后又出现一系列关于中概股的负面新闻,这导致的后果是4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做出公开声明,声明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希望投资者能够关注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在披露信息方面的风险。
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因为我是研究品牌的,品牌等于信任,当一个品牌缺失信任之后,消费者的怀疑和不信任很难消弭,品牌很难再做回来这一系列中概股的负面新闻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成为未来好企业?。
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我们开始研究这个话题:如何成为未来的好企业?我们邀请到了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先生,他可以代表传统商业企业的一类人,还有中国“黑暗中对话”创始人,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蔡史印女士,她代表社会企业和公益领域的一类人,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朱睿:在您看来,什么是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什么是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陈向宏:一直以来,我们觉得自己赶上了一个遍地是黄金、处处是市场的大好时代,疫情之前,几乎所有的创业者、企业领导都是雄心勃勃地定义自己的企业怎么顺势而为,我们已经是一个在习惯企业外部环境、社会市场环境处于上升期的大背景下寻找发展机会的企业,我们甚至赌上了超越企业极限的资金、资源以及生产要素,如果企业遇到问题或者挫折,我们会问自己是不是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能力上出了问题。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如开飞机,以前我们永远不关心飞行的天空存不存在,大家最多关心今天飞行的天气怎么样因此,我们都习惯在顺畅的企业生存环境中助跑、冲刺,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蓝天不见了,所有飞行的条件都不存在了,运营企业从顺势而为变成了逆势而存,这是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过去所没有想到的。
这次新冠疫情让我们明白,今天企业遭遇的是一场百年未遇的发展环境的重大变故,最现实的不是谈发展,而是怎么渡过难关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考验企业极限挑战、极限生存能力的时期,我个人理解这也应该是一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对旅游行业来说,旅游行业是一个满足社会消费的行业,突然有一天,大量游客没有了,游客的消费没有了,在这个短暂的休克期,首先要保证能够活着,所以考验企业极限生存就是考验企业的抗压能力这次疫情给我最大的启示是,。
企业除了发展,还要有抗击重大风险的能力,我个人有两个体会:第一,企业要有充裕的资金,因为资金链的断裂往往是一个企业最大的软肋第二,企业要拥有好的产品,如果所有产品都是跟风,没有迭代升级,那么企业在短期内就无法适应重大的变故,更谈不上疫情过后东山再起、永不言败了。
朱睿:我觉得抗压能力特别重要疫情之初,我们曾请飞鹤乳业创始人冷友斌校友做过分享当时他非常强调企业在逆境中生存、绝地反击需要具备抗压能力而抗压能力是一种储备,其中很大一部分储备源于自身品牌建设因为品牌是有价值的,包括获取资金的能力,及自有资金的储备
下面请史印分享一下,从你的角度,如何看待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一个社会企业,哪些要素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维度?蔡史印:首先,“黑暗中对话”是一个小微企业,有着它的特殊性我们一直在做企业培训,我们用黑暗这样一个特别的环境,给国内超过600家企业做企业领导力培训。
这次疫情好像把全国人都放到了黑暗当中,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和我们在做企业培训时创造的环境很像,大家会觉得这个是我们不适应的、完全超过舒适区的环境,而且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我们一直在讲在VUCA时代(VUCA是指组织将处于“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
企业一定要有敏捷管理能力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了大部分企业敏捷管理能力的不同比如,Zoom在这段时间一下子成为特别火爆的企业,股票上涨让所有企业都非常眼红但真的研究这个企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创始人来自WebEx,我们都知道WebEx,为什么WebEx做了这么多年还不如Zoom做了这么短的时间呢?。
这个特别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在疫情之前,大部分人都认为线下比线上好,所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当我们全部进入到这样的黑暗当中,我们别无选择的时候,这样的企业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所以,我觉得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越会看到一个企业的长远规划的重要性,对长期策略规划,而不只是短期赚取利润。
我们看到大量企业跟风做口罩,赚取短期利润,但现在很多口罩根本销售不出去我最近和特斯拉上汽工厂的总经理聊了很多,因为我对这个企业特别好奇,为什么在石油价格这么低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担心新能源汽车接下来发展的时候,特斯拉居然完全供不应求?。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特斯拉的目标不是为了卖车,Elon Musk本身想做的是一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事情,他长远想做的是AI,车只是他获取数据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一个企业长远的规划、愿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优势的显现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看待疫情中全球的困境,我很喜欢我们的视障教练的说法,当我们在黑暗里前行的时候,所有的障碍物对健视者来说都是障碍,但是对于视障群体来说,路上所碰到的每一个障碍物都是帮助他们记住这个方向最好的标记。
,因为他们就是靠这些障碍物记住每天的路径大家可以换个角度看待现在所遇到的疫情困境,把它当做一个障碍、困难?还是当做一个指引我们前进的标的?朱睿:谢谢史印,每次我去“黑暗中对话”都深有感触,和视障小伙伴做完活动之后,会让我看待同一个问题有了新的视角。
那么,如何在逆境中创新?如何理解企业管理的创新?如何理解价值观对创新的引导?陈向宏:创新几乎成为每一个企业家身上的符号,创新是赋能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抓手,现在大家谈创新都离不开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可图,我们就可以做。
但“向善”是一个企业道德层面的要求,企业管理模式、产品模式、盈利模式、你所用的手段方式是否合乎道德的约束?利用人性的弱点,收割流量的做法我并不赞同,破坏生态更不可期 “善”文化是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乌镇和古北水镇,几乎每一个员工都知道我们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最大的善意释放给每一个游客,这点不是疫情以后才提出的,而是我们已经坚持了十几年的,我觉得。
商业的本质就是向善我们严格规定景区内每件商品的价格,每个餐饮点的调味品必须从指定渠道进货,规定小店里的番茄炒蛋不能少于四个鸡蛋,以前游客在我们景区内可以免费充电、加热水,现在甚至可以免费喝茶,所有的一切都是希望让我们的景区变得有人情味。
我觉得旅游本身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的展示和体验,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位游客感到除了买卖关系以外的善意的传达。
这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企业、市场、生命的脆弱,所以我们更多的创新是聚焦在产品的创新上,我认为这是所有创新的源泉乌镇在疫情期间做了一个改革,改革目前所有的食材采购配送方式,采用新的系统,要求所有物品从源头开始跟踪采购。
以前按照供货商供货价格、质量来确定需要采购的食材,现在会从食品的源头和配送方式,加以全链路的监控比如采购三文鱼,我们会检查三文鱼的来源是否符合国际通用食品标准,以及采取了什么储存条件;比如采购蔬菜,我们会从来源上确定蔬菜的种植的基地,对蔬菜生产的土壤加以化验,对蔬菜生产的方式加以监控。
乌镇、古北水镇光厨师就有600多位,每年有一千几百万的游客,我相信疫情过后,“吃的放心”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希望乌镇、古北水镇在未来的旅游景区里,甚至在全中国,是吃的最安心、最放心的地方,甚至超越了你在家里对食材的严格要求。
这种“向善”,我们还在孜孜不倦的实践,我们成立了慈善基金,希望在贵州乌江村的旅游项目,实实在在地做好产业致富的平台,带着更多当地老百姓一起致富我认为在企业的运转中,除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外,也要站在道德制高点。
,这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朱睿:谢谢陈总!我写的乌镇的案例又该更新了,番茄炒蛋里面放四个鸡蛋我以前知道,今天讲到的产品从供应线路跟踪是特别大的创新从产地开始跟踪,一直到上饭桌,这在全球范围已经是一个潮流,非常高兴看到乌镇能够做这件事。
史印,你们会有什么创新的想法?你们怎样让企业不仅有好的理念,而且在经济上、造血功能上做到可持续?蔡史印:我们是一个以线下体验为主的企业,所有的收入都依赖于公众体验门票和企业线下培训,这次疫情,我们所有收入全部都断掉了,我清楚的认识到单一商业模式的脆弱性。
但是,我们不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第一目标,我们的第一目标永远是社会影响力最大化,因为这个使命,我们没有选择在最困难的时间把企业关掉其实如果我们是纯商业企业, 2月份就关门是最容易的事情,等到经济恢复了再重新开始。
但我们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视障、听障的群体,一方面会影响到他们的收入,更大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有大量弱势群体在看着我们这样一个企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不会选择关门,这让我们去思考一些创新的途径
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些线上的课程,和几家愿意提供工作机会的企业做一系列线上培训,希望能够让这些弱势群体有更多元的能力,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我们现在着力做的事情这次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多元化我们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优化组织架构。
朱睿:我也有关注到湖南安邦制药这家公司,从第一天开始,员工的比例就保持30%的残障、智障人群因为这30%的人的存在,使得整体员工的凝聚力、生产的效率达到更好的状态后来专门有人研究这个模式,以至于联合国把这个模式命名为。
融合用工模式——普通的员工和残障、智障人员在一起,相互激励所以我能理解史印,视障小伙伴的就业是史印心里最揪心的事情,也是希望能够最大化解决的话题在此,我想给企业家们提供一个思考的思路,是否可以考虑在你的员工人群中雇佣这样的称职的、合适的听障人群和视障人群,他们虽然在某些方面有障碍,但是我们谁又没有障碍呢?我们都有障碍。
他们在其他方面给我们提供的价值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最后请两位分享一下,从各自角度想象的未来好企业是什么样的?陈向宏:我觉得未来的好企业未必是大企业,未必是明星企业,甚至必是上市企业,我心中的好企业有三个特点
: 第一,有长度有长度就是企业的寿命很长在中国很少能找到规模不大,但是传承上百年的企业,我认为这类企业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基业常青,这是好企业的重要特征第二,有深度有深度就是不管企业大小,。
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标杆,能够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第三,有温度有温度就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可以让每一个员工安放身心乌镇、古北水镇目前有8500名左右员工,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因为疫情遣散任何一个员工,虽然到现在为止只有30%的员工在上班。
有温度还包括对每个购买企业产品的消费者,都可以从你的企业里面感受到善意,得到自己的回报这是我对好企业的理解蔡史印:在我看来,未来的好企业一定是能够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企业,它应该是从改善和改变人类社会问题上发现商业机会。
这一次全世界在疫情下贫富差距加剧,企业家们应该从如何创造大量的商业和社会机会、如何能够让底层的民众同样获得清洁卫生的生活方式、如何能够帮助政府提供底层社会百姓的安全保证等这些方面去创造价值这样能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当中发现商业机会,同时又能赢利的企业,才是好的企业。
我早年在商业企业工作,过去10年做社会企业,我特别感受到,商业绝对不只是获取利润的手段我很喜欢以前一个教授讲的话,他说中国汉字用“生意”这两个字,很好地表达了商业的含义“生意”其实就是创造意义,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意义、为人类文明创造更多意义的企业才是真正好的企业。
。企业共益实践三部曲乌镇、黑暗中对话这两个案例在我们刚出版的新书《未来好企业》中做了很多介绍。
《未来好企业:共益实践三部曲》作 者:朱睿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2020年4月我并不觉得书里面的任何一家公司已经到了终点成功的公司,是努力走向未来的好企业,这是我做这个研究的初心2013年回国之后在长江商学院教书,我发现我教的国外案例对中国学生来说没有认同感,大家听完之后都觉得高大上,但是下课聊的还都是自己的事。
于是我开始下决心研究中国本土案例,在研究了八个行业、几十家公司的案例之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如何才能成为未来的好公司呢?我有一个三部曲的理论:第一,需要有共益的价值观,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兼顾股东、顾客、志愿者的利益,能够创造更大的共享利益。
在日本这么小的国家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百年企业,核心因素是利他精神,这与我讲的共益价值观不谋而合第二,能够找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即企业自身的基因和社会痛点的结合点换句话说,乌镇做的事和“黑暗中对话”做的事不一样,他们解决的社会问题也不尽相同,因为他们各自的强项、基因不同。
如果所有人都去捐希望小学,这未必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发挥各自的力量,在相应的领域做出创新,这才是价值的最大化第三,需要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如果只是停留在理念上,只在一把手的脑子里,不能落实到第一线员工身上,没有这样的制度保障,没有公司治理层面的重视,很难落实。
希望这样的案例研究和探讨能够给企业家朋友一些启发,带领中国企业做出更多让人骄傲的品牌。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网站备案号(网站备案号悬挂和链接怎么操作)一篇读懂
我市网安部门在对辖区重点企业开展行政执法巡查工作时,发现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按照规定对网站进行公安备案,未落实网络安全责任人…
-
宁明县属于哪个市(宁明县属于哪个省市)怎么可以错过
广西是一个临海又和外国接壤的省份。在接壤的这些县
- 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红豆生南国)全程干货
- 加百列的地狱(加百列的地狱2)没想到
- 李雪琴的个人资料(李雪健的个人资料简介)真没想到
- 白桃乌龙(白桃乌龙小说简介)难以置信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孙子兵法经典100句)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