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上一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后面一句)一看就会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读诗、读文章、读书的时候,都会通过题目与回目,来了解其大致的内容,明白作者所要讲的大概是个什么故事,想传达什么样的情感。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上一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后面一句)一看就会

 

【蔓露诗文:从古诗文品人生百态】引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的一生中写过很多首的“无题诗”,这句就选自于他的《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读诗、读文章、读书的时候,都会通过题目与回目,来了解其大致的内容,明白作者所要讲的大概是个什么故事,想传达什么样的情感。

但怎么来理解与赏析李商隐的“无题诗”呢?今天我们就以这首《无题》为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武宗会昌二年,当时呢李商隐时任秘书省正字原题诗总共有两首,这首是七律,另一首是七绝在那首七绝中呢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的句子,由此呢我们可以得知,诗人怀想的应该是酒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

那这首《无题》的主题思想就只有怀人吗?我们逐联来分析一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首联说:“昨夜清风徐徐,繁星闪烁天上;画楼桂堂附近,我们度过了美好时光”首联就点出宴会的时间是“昨夜”,宴会地点是“画楼”与“桂堂”,这两处皆指富贵之地宴会场所如此的幽美华贵自然是让人难忘的,可更让人难忘的是有美人在旁。

从两次“昨夜”的反复运用上就可说明这段往事对诗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星辰”与“风”,“画楼”与“桂堂”,暗示出昨夜经历之事与两情愉悦时的环境。所以这首联呢,是追忆。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次联说:“虽然没有彩凤的翅膀,让我可以飞到你的地方;但是却有灵犀的感应,使我们心心相印永难忘”“灵犀”是说古人将犀牛角视为灵异之物犀角中间的髓质像一条白线上下相通,所以呢就用此物来比喻相爱双方心灵上的感应。

虽然自己与美人形体上不能相接,但是心灵上却可以相应,虽然没有彩凤双飞比翼的美满,但是两者间却有灵犀一点通的相知这联呢抒写的就是对所经历爱情的体验与自身的理解所以这联呢,是从追忆回到了现实“心有”超越了“身无”

,这其中的关系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李商隐的这句话所包含的意蕴是深厚的,它也使后人阐释出更多的哲理意味和人生内涵。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颈联说:“藏钩饮酒,我们曾尽情在宴会上游戏玩赏,分组猜物,热闹得连红烛都吐着快乐光芒”“送钩”和“射覆”是游戏的名称在灯红酒暖、觥筹交错之间,虽与美人隔座分曹,但目成心会,早已使诗人深深陶醉在其中。

所以这联又是从现实回到了追忆李商隐用华丽的语言描述了昔日与爱人共同度过的笑语喧哗、热闹欢快的场景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但美好总是转瞬即逝尾联说:“可叹的是上班的鼓点打断了我的回忆追想,身如飘蓬不由己,任职兰台心惆怅”唐朝时早晚都以宫中鼓声为准定时,所以“听鼓”之时,就要去“应官”了而在听鼓应官,走马兰台之际,李商隐追思昨夜,不禁顿起怅然若失,身若转蓬之感。

所以这尾联再次从追忆回到了现实,点出了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与人生境况

点睛之笔形体相隔、心灵相通是一种很微妙的境界,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则是用了细腻生动的新奇比喻,贴切描绘了间隔中有沟通,缺憾中有慰藉的感觉而恋情的阻隔怅惘与身世沉沦的嗟叹交汇,就使得此诗在绮丽流动的风调之外,又增添了些许沉郁悲慨的感伤色彩。

结语曾经有人以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借着酒宴的欢快来反衬自身的孤独与官场格格不入,讽刺官场的勾结、揭露官场腐糜的生活但李商隐之所以用“无题”来命篇,其内容呢,或者是因为不便明言,或者是因为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来加以概括,所以这类诗大多意义上都比较隐晦,可能别有寄托。

但不同的读者阅读此类诗篇,常常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许才是无题诗的魅力所在(图源来自网络,侵删)#文学##天天古诗词##古诗##知识##文化##知识分享##学习##读书##唐宋诗词##语文#

@头条创作精选@头条号@头条历史@今日头条#头号有新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