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早莺争暖树下一句是什么(几处早莺争暖树下一句是什么意思)学到了吗
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曾做过左拾遗等官,因直谏被降职为江州司马。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往日拾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曾做过左拾遗等官,因直谏被降职为江州司马后又做过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他的诗语言通俗,流传广泛,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
注释解说:1、钱塘湖:即杭州西湖2、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3、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5、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6、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7、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8、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全诗解释:我在孤山寺北面、贾公亭西面的地方眺望西湖,湖面春水刚刚涨起,朵朵白云好像和湖面连成一片黄莺在朝阳的树枝上争着啼鸣,不知谁家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嫩绿的春草刚刚能湮没马蹄。
我最喜欢湖东一带的风景,特别是那柳树成荫的白沙堤,走了一遍又一遍,还是逛不够
品鉴鉴赏: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
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猜您喜欢=-=-《宿新市徐公店·其二》杨万里《春日》朱熹《东栏梨花》苏轼《沁园春·雪》毛泽东
笔者小札: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
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
这就是因为人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无比美妙的春光,有很多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仍然只有几首作品能广为传诵。
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江流宛转绕芳甸(江流宛转绕芳甸的读音)快来看
《春江花月夜》里“江流宛转绕芳甸”:江水围绕着芳草茂盛的原野蜿蜒流淌。一个“宛转”道出多少的明达、委婉——这迂回变通的“宛…
-
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水荡漾清猿啼的渌的意思)越早知道越好
附原诗如下:梦游天姥 吟留别,李白海客 谈瀛洲,烟波微茫 信难求。越人 语天姥,云霓明灭 或可睹。天姥连天 向天横,势拔五岳 掩赤城。天…
- 也傍桑阴学种瓜的上一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上一句是什么)没想到
- 蝉鸣黄叶汉宫秋(蝉鸣黄叶汉宫秋全诗)新鲜出炉
-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上一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后面一句)一看就会
- 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首诗)真没想到
- 子鱼论战(子鱼论战拼音版)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