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殴宦(农夫殴宦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奔走相告
据韩愈《顺宗实录》记载,德宗末年连宫市文书也不用了,“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白望”这名号起得够形象,只要被“望”上的货物,就以宫市的名
唐代的“宫市”始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初名“内中市买”,后改称“宫市使”,负责宫廷采买事宜历经肃宗、代宗到德宗朝,权力逐渐转入内廷宦官手中唐德宗初登大位时尚知节俭,晚年却越来越贪婪奢靡,“宫市”也折腾到了民不堪命的程度。
据韩愈《顺宗实录》记载,德宗末年连宫市文书也不用了,“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白望”这名号起得够形象,只要被“望”上的货物,就以宫市的名义掠走,只付大约十分之一的货值,还要另索货物进宫的“门包”和脚钱。
这些恶棍的身份真假莫辨,卖货的百姓常常空手而归,“名为宫市,而实夺之”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著名的《卖炭翁》,深刻揭露“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但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面对宫使的掠夺,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本文中的农夫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者农夫长期被压迫内心积压的愤恨都发泄了出来这也是因为统治者长期压迫人民导致的结果所以换个角度,这篇文章也暗示统治者不可过分压迫人民。
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驮了木柴到城里去卖,遇到太监,称是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只给他几尺绢,又要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用驴送到宫内农民哭泣起来,把所有得到的绢给了太监,不肯接受太监说:“我必须要用你的驴把柴送进去”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到钱后才有饭吃。
现在我把我的木柴给你,不拿钱币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去死罢了!”于是殴打太监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建封朝见德宗,详细向德宗上奏这件事,德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德宗向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询问这件事,支苏弁迎合太监的意思,回答说:“京城有几万游手好闲的人,没有固定的职业,依靠王宫中所设的市肆取得其物以供所用”德宗相信了他的话,所以就不听所有劝改宫市的人说的话了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谏官御史数谏,不听。
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颇嘉纳;以问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弁希宦者意,对曰:“京师游手万家,无土著生业,仰宫市取给”上信之,故凡言宫市者皆不听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晋国骊姬之乱(晋国骊姬之乱原文及翻译)真没想到
在阅读文章之前,诚邀并感谢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找到我的同时,也能第一时间欣赏最新内容,您的支持和鼓励,都将成为我创作的最大…
-
子夜夏歌(子夜夏歌的作者是谁)这样也行?
西施浣纱 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三百里的秀…
- 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高急暮砧读音)居然可以这样
- 绸缪束薪(绸缪束薪白首不离是什么意思)难以置信
- 赠婢(赠婢诗 崔郊)干货满满
- 纷纷开且落(纷纷开且落全诗)不要告诉别人
- 明月何时照我还上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上一句是什么诗句)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