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乌纱掷去不为官(乌纱掷去不为官的全诗)学到了吗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

乌纱掷去不为官(乌纱掷去不为官的全诗)学到了吗

 

【光明论坛·温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我们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一定要有定力、有主见,决不能自失主张、自乱阵脚。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一首咏物诗《竹石》,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的大意是:岩竹紧紧咬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立在破裂的岩石缝隙中经过无数次磨难而变得越发坚韧有力,任凭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肆虐也毫不动摇郑燮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人称板桥先生,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时期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历官范县、潍县县令。

他秉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体察民情、重视农桑、政绩显著他坚守“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的人格气节,因得罪豪门而去官,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

郑燮是“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尤以画竹成就最为突出《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这首诗以简约明快、铿锵有力的语言刻画了岩竹坚韧顽强、无所畏惧的生命张力,以此彰显出诗人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铮铮铁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出了岩竹经过无数次磨难、不惧怕狂风肆虐的可贵品格这种品格从何而来?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来看,开头一个“咬”字,把岩竹拟人化,以一个需要主动付出力量的动作,再以“不放松”来强化,勃发出千钧之力,非常形象生动,“立根原在破岩中”揭示出岩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源于它深深扎根于破裂的岩石缝隙之中,充分展露出岩竹无所畏惧、顽强坚劲的强大内在生命力。

这首诗也蕴涵着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厚才能力量强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种自信从何而来?来源于我们对自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具有丰富的实践成果“四个自信”成立的根基正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深层看也进一步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图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在国内外环境不断变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动荡变革不断加剧、各种风险不断冲击等复杂形势下摸索前进的全新事业,必然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定力与魄力。

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带来一系列新挑战与新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狂风肆虐、千磨万击的情势下,其未来图景唯有依靠咬定青山、立根破岩的无畏精神与生存智慧才可能绘就。

(作者:王杰,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