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庠序之教(谨庠序之教的谨)学到了
其实,不管德育也好,智育也好,真的想教育好孩子都需要老师花费心血。讲道理也好,教知识也罢都需要孟子这种“申”的精神,也就是“反复讲”的精神,这种精神再具体而论就是耐心。
点击蓝字就可以关注哦由“谨庠序之教”到“申之以孝悌之义”——浅谈学校教育中教师耐心的重要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高中课本所选取名《寡人之于国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孟子在这篇文章里所举事例所阐述的道理都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民本思想从教育角度来解读这两句话,孟子实际是对在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政府和教师提出的要求“谨庠序之教”,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这是对政府提出的要求;“申之以孝悌之义”,把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这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谨庠序之教”,是政府该做的,做的已经很好当政府把做教育的台子搭好了,如何唱好戏那是一线教师的事情孟子说“申之以孝悌之义”,相对于现在来说,孟子那个时期的教育还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停留在“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德育层面。
即使是对于这两个简单的人伦层面孟子尚且知道需要反复的给百姓讲说,可见教育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而现在的教育内容已经已经远远超过古人的要求,德育为先,智育是中心,辅以体育、美育和劳育等就现在的教育现状来看,家庭、学校都更看重孩子的智育,具体来说就是考试成绩。
所以现在的教师和古代教师相比,责任更重,因为德育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多时候不好评判,而智育的教育结果是否达到要求一考试就知道
其实,不管德育也好,智育也好,真的想教育好孩子都需要老师花费心血讲道理也好,教知识也罢都需要孟子这种“申”的精神,也就是“反复讲”的精神,这种精神再具体而论就是耐心当老师,当好老师是要有耐心的,因为教育任何一个层面,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耐心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上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把德育教育推给家庭还有以前的老师,这是失之偏颇的诚然,一个生命体来到这个世上,家庭的确负有首先教育的职责,该如何做人,这是每个家庭应该教给孩子的;该如何做学生,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教给孩子的。
但这并不能说高中老师只需一心地传授知识了,因为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变化,有些道理,以前父母说了,老师说了,但是他未必理解,所以高中老师也仍然要讲道理,一样要不厌其烦地讲道理,不要觉得学生什么都懂,也不要认为学生懂了就不需要说了。
不说学生,即使我们成年人,已经工作好多年了,有些时候也需要身边人敲打一下,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活到老要学到老
耐心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知识的传授上不当老师,不知道老师的苦,这种苦不是说日不出而作,日落而不息,也不是说风里来雨里去,耐严寒酷暑这些生活上的辛苦,咬咬牙就克服了老师最大的苦,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怎么都教不好,自我能力无法实现的痛苦。
很多老师都有的困惑,这个知识点,我上课讲了,那个知识点,我不但上课讲了,复习的时候也讲了,可是考试的时候他们还是不会于是老师给自己台阶下,反正我讲了,他们不会我也没办法;于是有些老师也给学生贴标签,太笨了,就不是学习的料,不适合来到学校。
其实这些心态都是不正确的就学生而言,我们大概分为两大类,学习的和不学习的,如果学习的学生,我们一遍两遍没有把我们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不要着急,三遍四遍五遍六遍甚至七八遍再甚者更多遍,总有那灵光一现的时刻,这个过程就需要老师的耐心。
对于不学习的学生,作为老师,那就得多了一个教育环节,得先让他们学习,除了讲道理以外,如何提高学科的吸引力,这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思考的,而不是甩锅思维,反正我教了,学不学是他的事情学生不认真学习某个学科,的确大部分的责任在学生,但做老师的也应该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
耐心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学生的体育美育和劳育上我们的民族性格总体偏静,再加上体育这门学科是非高考科目,所以很多学生不重视;因为时间的关系,高考因素,学生学业负担加重,对于一些审美的艺术学科学生也不重视;还有因为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庭不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也不是很主动地去劳动。
在教育的过程中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老师需要做的是如何改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从不愿意上体育课,到认真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让学生从不重视艺术修养到愿意去学一门专门的艺术本领;由不愿意主动劳动到自发地做一些活计。
这个过程也不是一下子完成的,也需要耐心
教育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受教育者,我们的学生他也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者我经常在想现在的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其实挺不容易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高中教育,因为高中学科知识的确很难,但是各种因素影响,他们不得不到学校里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也是各种因素影响,没有打好基础,现在知道学了,却发现想学好,真的好难;有些时候,因为犯错,还要无条件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再加上青春期身体心理的各种变化导致思想的叛逆,外边世界的诱惑导致的学习动力不足等等。
这么多的不利因素,孩子们还是来到了学校,来到了教室,来吃这个苦,受这个罪,从内心深处也是愿意接受教育,愿意向好既然如此,作为成年人的老师,作为过来人的老师,作为国家、社会、无数家庭寄予厚望的老师,对学生多点耐心,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繁华事散逐香尘(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什么意思)不看后悔
白居易和杜牧分别是中唐和晚唐的杰出诗人,他们的人生轨迹本无交点,但是毕竟都饱读诗书,而且还都在仕途中挣扎过,也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
-
谨庠序之教(谨庠序之教的谨)墙裂推荐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文梳理】1.孔子的人生态度:无可无不可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
- 谈笑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全诗)没想到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翻译)太疯狂了
- 谈笑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全诗)难以置信
- 天街小雨润如酥下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下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居然可以这样
- 淡极始知花更艳(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