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生春夏(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全诗)学会了吗
公元762年,杜甫来到四川射洪,游访一处故宅,深情地写下凭吊之诗: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
公元762年,杜甫来到四川射洪,游访一处故宅,深情地写下凭吊之诗: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这个被杜甫盛赞之人,就是初唐著名的文学家陈子昂,有诗骨之称陈子昂这一生极其短暂,去世的时候,年仅41岁。
但却在这短暂的生命里,开启了诗歌王国里的盛唐气象,被誉为“唐之诗祖”继初唐四杰之后,陈子昂扛起诗歌革新的大旗,去除齐梁诗歌的柔糜之气,效仿汉魏风骨,追求刚健诗风尤其一首只有寥寥22字的《登幽州台歌》,道尽英雄失路的千年之叹,和人活一世的万古孤独:。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不被重用的悲愤与孤独,在杜甫盛赞的“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里,也有流露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与他恍如流星的短暂人生暗自契合:。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1兰若芊蔚,一摔成名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世人大都知道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千年一叹,对于这首感遇之诗可能会略感生疏就像我第一次知道这首诗,是因为读书时有个同学的网友叫做,兰若生春夏那时就感觉甚为惊艳,春天的兰草,夏日的杜若,枝叶葳蕤,芳香馥郁,盛开在各自最美好的时节里。
更难能可贵的是,兰草和杜若都是屈原香草美人意象里的重要代表,象征着对美好高洁品质的向往,如“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这种高远的追求,陈子昂自然拥有,始于十七岁时的一次飞剑伤人。
在此之前,陈子昂只是四川射洪的一个富家子弟,披肝胆,好侠义,尽是江湖气因为这次飞剑误伤,他决定洗心革面,弃武从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先后经历了两次科举失败,但在潜心修学的这几年,他贯通经史子集,诗文有建安风骨。
两次科举不中,让陈子昂彻底意识到了十里长安、居大不易于是另辟蹊径,一掷千金,买下百万胡琴,请众人次日静听拂琴众人相约而至,正在翘首期盼之时,只见陈子昂举起胡琴,一摔两半,并将自己做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一一分发。
就这样,不闻清乐,只观诗文落笔云烟,不动声色中就搅动了初唐文坛的风起云涌众人赞不绝口,京兆司功王适更是慧眼识珠,“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此后陈子昂一摔成名,终于在意气风华的23岁,一举高中,一日看尽长安花。
就是这样的兰若芊蔚,在最美好的时节,绽放了自己最美的才华与诗意。
2幽独空林,幽州台上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红花繁盛,低低下垂枝茎鲜嫩,绿中透紫优雅高洁的兰草与杜若,就这样幽寂而孤独地盛开在山林里,自有丰姿与秉性正是,兰若生空谷,不为无人而不芳这句诗,是陈子昂怀才不遇时的孤高与幽寂,更是后来独步官场的洁身自好,以兰若自比。
陈子昂进士及第后,逐渐得到武则天赏识,从麟台正字升为右拾遗官虽不大,却被陈子昂视为兴邦治国的最好机会,不畏谗言,不惧权贵,屡次直言纳谏他没有像沈佺期、宋之问之流依附武后,谄媚男宠,完全丧失文人的气节与风骨。
可正是这样的为民请命,终究得罪了权贵,触怒了龙颜,陈子昂在34岁的时候,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牢狱之灾但是这场劫难,并没有动摇陈子昂为国为民的决心出狱之后,他在呈给武则天的《谢免罪表》里,痛斥酷吏政治之弊,继续直言进谏。
更令人敬佩的是,陈子昂少时的侠义从军梦再次被点燃,两次参与沙场征战尤其是第二次跟随武攸宜征讨契丹的从军之行,让陈子昂的余生再无安宁昏聩无能的武攸宜屡屡战败,面对陈子昂“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的报国热情,只是轻轻飘飘地回了个,“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终究陈子昂因为屡屡建言,被一怒之下的武攸宜贬为军曹于是悲愤不已的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慨叹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昔日盛景不复,道尽了千年孤独终究,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悲愤中,陈子昂感受到了“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的岁月忽晚、英雄失路。
当初许下的金戈铁马,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像极了李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3冤死狱中,芳意何成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白日渐短,秋风习习就在这样的朝朝暮暮和日日年年之中,草木凋零,而那些美好高远的追求,如何才能实现呢?怀才不遇时,陈子昂感念岁月流逝,时不我待,希望春生兰草,夏开杜若,能够得到重用与赏识。
可后来遇而非贤,形同不遇,只能辞官还乡,退隐山林就当陈子昂以为一切将归于平静的时候,慈父突然撒手人寰丧父之痛还未走出,陈子昂就被权臣武三思伙同射洪县令段简编织了一个天罗地网,以莫须有的罪名,身陷囹圄之中。
最终,正是年富力强的陈子昂,冤死狱中,享年41岁回顾陈子昂匆忙的一生,对于英年早逝来说,那是芳意未成因为倘若不是生不逢时,再遇明主,王夫之盛赞陈子昂就像辅佐唐玄宗开创盛世的名相姚崇但以生命的宽度与厚度来看,陈子昂早就芳意已成,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坛上,他开唐诗先风,韩愈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政治上,他良有远识,康熙看了他的奏疏,叹他“洞达人情,可谓经国之言。”更不用说白居易这种迷弟的钦佩,“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4岁华摇落,芳意已成或许人生就是这样,不到尘归尘土归土的时候,永远无法盖棺定论陈子昂这一生仕途不济,却诗名远播他想要经国治世,却屡遭迫害与排挤,甚至冤死狱中但不管如何,陈子昂都在短暂的生命里,活出了自我,留下了才学,不枉此生。
而这首感遇诗带给我个人的启发,就是人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自己的价值,哪管是兰若生春夏,还是桂华秋皎洁,幽独空林色,生命不落空。至于遇或不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如此,更好。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遥怜小儿女(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的是诗人的儿女不知道思念父亲)不看后悔
266、《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④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
-
诸候(诸候还是诸侯)燃爆了
有时读史如探案
- 悲莫悲兮生别离(悲莫悲兮生别离什么意思)满满干货
- 诸候(诸候还是诸侯)全程干货
- 悲莫悲兮生别离(悲莫悲兮生别离什么意思)这样也行?
- 日长睡起无情思(日长睡起无情思全诗及意思)满满干货
- 富贵百年能几何(富贵百年能几何猜生肖)墙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