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旧时茅店社林边(旧时茅店社林边的社林是什么意思)硬核推荐

1.诗家语  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上

旧时茅店社林边(旧时茅店社林边的社林是什么意思)硬核推荐

 

1.诗家语  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上林下棋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钟惺评:“此诗千年来惟作者与谭子知之,因思真诗传世,良是危事反复注疏,见学究身而为说法,非惟开示后人,亦以深悯作者。

”谭元春批:“不曰家信而曰‘山有信’,便是下六句杜陵叟寄来信矣,针线如此末四语就将杜陵叟寄来信写在自己别诗中,人不知,以为岑公自道也‘忆汝’‘汝’字,指杜陵叟谓岑公也粗心人看不出,以为‘汝’指弟耳八句似只将杜陵叟来信掷与弟看,起身便去,自己归家,与别弟等语,俱未说出,俱说出矣。

如此而后谓之诗,如此看诗,而后谓之真诗人”(《唐诗归》卷十三)   《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

明朝钟惺对此,运用了文学家的夸张手法,故作惊人之笔,说唐诗人岑参的这首诗千年来只有作者自己和谭元春懂得这样耸人听闻,实际上是夸耀他们对诗的理解的深刻从谭元春的批语看,他们对于诗家语也确是有体会的不经他们指出,我们读这首诗,可能会有些迷糊,感到前言不搭后语,不知在说什么,也体会不到作者在运用诗家语的特点。

诗的开头说:昨天山里有信来,说现在是耕种的时候,那末接下去该说要我同去才是,忽然来个“遥传杜陵叟”,把语气隔断了接下说“怪我还山迟”,那和上文“只今耕种时”还可接起来,可是下面来个“独向溪上酌”又完全脱节了。

这首诗是“留别舍弟”的,因此,“东溪忆汝处”中这个“汝”字又好像是指他的弟弟所以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这首诗,就不知所云了   从“诗家语”来看,诗要求精练,可以省去的话就不必说,叙述可以有跳动“昨日山有信”,“遥传杜陵叟”,从字面看,是山里来信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是信里传杜陵叟的话,似不必说成杜陵叟来信。

倘作“来自杜陵叟”,才是杜陵叟来信这信大概不是长辈写的,不便直说,所以绕个弯子,不说写信的人怪他迟迟不回来,而借杜陵叟的口来怪他迟迟不回来“杜陵叟”,称“叟”当然是他的长辈用个“遥传”,说明杜陵叟跟他家不住在一处,隔得相当远。

隔得相当远的杜陵叟都怪他迟迟不归来,那末同村的人家和家里的人怪他迟迟不回家,自然尽在不言中了这些意思,就通过“遥传”两字表达出来杜陵叟为什么要怪他“还山迟”呢?除了耕种时应该回来务农以外,还有别的用意,因为他不回来,杜陵叟只好“独向潭上酌,无上林下棋”。

原来,他的家住在高冠潭边,环境好,有树林,过去,住在东溪的杜陵叟喜欢到高冠潭边的树林里找他一起喝酒下棋他不回来,杜陵叟没有喝酒下棋的伴,就不想到高冠潭边的树林里去了,只在东溪的家门外躺着,对着溪里的鸬鹚感到无聊。

这首诗就把这些情事都叙述出来了,可是用的是诗家语,极其简练当我们从这几句简练的诗家语里探索到这些情事时,就体会到“诗家语”怎样和散文不同,读诗怎样和读散文不同了   像这样的“诗家语”,我们从词里也可以碰到。

像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下半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诗是写在月夜的乡村里走路所见用“旧时茅店”四字,写出这条路是熟路,这家茅店以前也去过,茅店是在社林旁边。

作者在走路时,过了溪桥,路转了弯,忽然在社林边看到了这家茅店后西句也是诗家语,结构和散文不一样要是从叙次先后看,先写茅店,次社林,次路转,次溪桥,好像是说在茅店旁,社林边上路转了,忽然看见溪桥这是用读散文的方法来读“诗家语”了,那该作“路转忽见溪桥”。

但把“忽见”放在最后,正说明在“路转溪桥”以后才忽见,忽见的是“茅店”,这不是一般的茅店,而是“旧时茅店”,提前写茅店是为把它突出来,透露出作者对它是有感情的再像辛弃疾《鹧鸪天》的下半阕:“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玉友指白酒,溪毛指生在水里的菜先说准备好酒和菜,野老殷勤求苦苦相邀下面忽然来个“杖藜忽避行人去”,好像前言不搭后语杖藜承上是指野老,应谈杖藜去请客,客推辞才苦苦相邀,现在先说“苦相邀”,后说“杖藜”,又来个“避行人”,使人难以理解。

原来这位野老准备好酒菜,扶着手杖去请客人走到桥边,看到桥那边有人过来,因为乡下的木桥窄,他准备让那边的人先过了桥,自己再过桥去请客,但他认出来那个准备过桥的人正是他要邀请的客人,就忙不叠的先过桥去迎接 。

  经过这样说明以后,是不是可以体会到诗家语的好处:第一,体会到诗的含蓄,比方岑参的诗,不说家里怪我还山迟,却说杜陵叟怪我,又是遥传杜陵叟怪我,这里含有不少情意,经过体会,就觉得诗人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这就含蓄有味,给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第二,体会到诗要突出形象,“东溪忆汝处”,是讲忆汝,是想念你,却接个“闲卧对鸬鹚”,不说想念得很,却说对鸬鹚躺着,跟溪上酌、林下棋相对,都写想你先是想到无人可以在林下下棋,是想你;只好独向溪上酌,无人作伴,也是想你;连独饮的兴趣都没有了,只好对鸬鹚躺着,更是想你。

这里好像一层进一层,都是同形象结合着,林下棋、溪上酌、对鸬鹚,都有形象,通过形象来写情思在这里又显出对比来,林下棋同独酌相对,独酌同对鸬鹅相对,从这相对中显出层次来再像辛词,突出“旧时茅店”,也是反映作者的情思;突出野老形象,显示他的殷情待客的感情,这里就不多说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回复”诗词例话“获取更多内容。

文本内容来自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