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长醉不复醒(但愿长醉不复醒上一句是啥)太疯狂了
1.错了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电影中,李白是这么读的有人说,《将进酒》读错了,应该是“但愿长醉不愿醒”拿出高中语文课本一看,真的是“不愿醒”还有人说,唐朝的李
1.错了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电影中,李白是这么读的有人说,《将进酒》读错了,应该是“但愿长醉不愿醒”拿出高中语文课本一看,真的是“不愿醒”还有人说,唐朝的李白应该读“不用醒”但愿长醉不复醒!。
但愿长醉不愿醒!但愿长醉不用醒!究竟哪个是对的呢?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争论谁对谁错时,实则就是我们的幸运,因为我们还有机会去争论我们是否听过争论哪个版本的《鸿猷文》才是对的?在唐朝人笔记中,《鸿猷文》可是李白顶级的作品,《鸿猷文》也曾编入李白最早的作品集里,但最终还是失传了。
今天的我们只闻其名,不见其身,这是巨大的遗憾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唐诗,其实是数量极少的我们也不要觉得优秀的作品就一定能够穿越时空流传到今天,太多太多意外了真的,当我们争论古诗是否正确时,首先应该庆幸,其次版本的区别谈不上对错。
2.古诗流传的5种途径一首古诗能够穿越时空流传到今天,大概有以下5种途径一、刻石名胜古迹上常有诗词家的笔迹像题在墙壁上的诗或陶瓷上的诗都可以算在这个范畴内有一首比较著名的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就是题在瓷器上的,20世纪70年代随着瓷器出土,最终为我们所知。
二、诗集古代能写诗的人,基本上都不算贫困阶层,要不然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只不过有的诗人越来越潦倒而已所以,诗人基本上都有意识有能力把自己写过的诗文结集李白临死前就把诗文草稿交给族叔李阳冰李阳冰也不负所望,整理成《草堂集》,共十卷,并作了序。
但李阳冰去世之后,经历兵荒马乱、朝代更替,到宋朝时《草堂集》便已失传要不然,我们有机会看到那篇顶级的《鸿猷文》在唐朝诗人里面,白居易的诗歌是流传到今天最多的他是不是写过唐诗最多的,现在也没办法考证比如杜甫流传到今天的诗基本上是晚年写的,早年的诗歌绝大部分已经失传了。
白居易的诗留存之所以这么多,和他的风险意识有关在他生前,就把自己的作品集《白氏长庆集》抄了5份,分别给不同的子弟收藏,降低了失传的风险三、口传诗歌诗歌,很多诗歌本来就是拿来唱的,有人听到了,觉得好就记录下来了。
这也导致古诗有不同版本的一个原因毕竟唱的人有可能背错了,也有可能是记录的人笔误了后人也没办法考证哪个才是原作者的版本四、后人整理比如王国维就最爱干这个事有一首叫《秦妇吟》的诗,在唐末就非常著名,但仿佛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大家只知其名,不见其身。
直到20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中被发现,王国维把它整理出来。这首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诗》并称为“乐府三绝”的诗最终为我们所知。
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将进酒》唐朝时的手抄版,与今天我们熟知的版本有多达十个不同之处。
五、野史小说有人把古诗写入自己的小说里,最终被后人挖掘出来有了这些途径,古诗就能够流传下来了吗?仍然风险重重明朝时,唐诗就在快速消失,得益于一个人才保存了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大部分唐诗他就是胡震亨胡震亨的
父亲胡彭述留下了一个叫“好古堂”的藏书楼,里面的藏书多达万卷以上,而且多为珍贵的秘册异书在此基础上,胡震亨耗时十多年,在67岁那年终于编成唐诗集《唐音统签》如果没有这本《唐音统签》,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唐诗一定会少很多。
清朝康熙年间编纂成册的《全唐诗》收录48900余首诗,涉及2200多位诗人,底稿正是胡震亨的《唐音统签》大唐三百年,群星闪耀,到今天只有不到5万首诗,多吗?相当少了比如写出《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流传到今天只有两首诗。
王之涣流传到今天的诗歌也只有6首,首首是精品,可以想象其他的作品也一定不会差,只是我们看不到了我们也不要以为失传的原因是作品不好像《春江花月夜》也差点失传了,也是明朝人从仅有的宋朝资料里面发现的,一不小心也会失传了。
一首诗能否流传到今天,运气必不可少,前人的努力更不可少。想想那些已经失传的优秀作品,真的令人惋惜。
3.部分常见的版本差异版本差异,与对错无关我们先说一下《将进酒》唐朝手抄版:但愿长醉不用醒!宋朝版:但愿长醉不复醒!高中语文教材版:但愿长醉不愿醒!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学的也是”但愿长醉不复醒",现在网络上流行更多的也是这个版本。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高中语文书选了“不愿醒”的版本,当然教材也没有问题,都是源于古籍的很长时间里,人们看到的《将进酒》都是源于宋朝的资料直到20世纪初,在敦煌发现唐朝的手抄版,那时叫《惜罇空》,全文如下:。
惜罇空君不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復逥君不見床頭明鏡悲白髮,朝如青雲暮成雪人生得意湏盡歡,莫使金罇空對月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盡還復来烹羊宰牛且為樂,會湏一飲三百盃岑夫子,丹丘生与君哥一曲,請君為我傾。
鍾皷玉帛豈足貴,但願長酔不用醒古来賢聖皆死盡,唯有飲者畄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湏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児将出換羙酒,与尓同銷万古愁敦煌手抄本与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版本主要有以下不同:。
1,《惜罇空》➟《将进酒》2,“床头明镜悲白发”➟“高堂明镜悲白发”3,“朝如青云暮成雪”➟“朝如青丝暮成雪”4,“天生吾徒有俊才”➟“天生我材必有用”5,敦煌写本仅“岑夫子,丹丘生”➟后面多了两个三字句:“将进酒,杯莫停”。
6,“请君为我倾”➟“请君为我倾耳听”7,“钟鼓玉帛岂足贵”➟“钟鼓馔玉不足贵”8,“但愿长醉不用醒”➟“但愿长醉不愿醒”9,“古来圣贤皆死尽”➟“古来圣贤皆寂寞”关于《将进酒》的版本,我们没必要争论哪个是正确的。
能够看到这么多版本,真的是我们的运气唐朝的手抄版不一定“很正宗”,宋朝的不一定“不正宗”有可能唐朝的手抄版是抄了李白早期的版本,后来李白自己又修改了,最终被宋朝人抄录了当然,也可能宋朝人对《将进酒》进行了润色,但我们没有证据。
无论怎样,庆幸这首极多人喜欢的《将进酒》流传到了今天。
在《长安三万里》有一首叫《题玉泉溪》的诗,里面“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写得极好有人问我第一句究竟是“红树醉秋色”还是“红叶醉秋色”,作者究竟是“湘中女子”还是“湘驿女子”?无论是“红树”还是“红叶”都是可以的。
而湘中女子或湘驿女子的区别就像无名氏与佚名的区别。其名来自这个故事,“番禺郑仆射尝游湘中,宿于驿楼,夜遇女子诵诗……顷刻不见。”只是代称,没真名,意思一致,是后人对其的称呼,所以也都对。
说一下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常常有人在后台问我的一首是小学四年级的《宿新市徐公店》,常有人问我第二句是“树头新绿未成阴”还是“树头花落未成阴”?这两个版本都是常见的,课本选的是“新绿”我觉得两种皆可当然也有人认为诗中下面有“菜花”里,第二句出现“花落”,“花”字重复了,不好,也有道理。
读书的话,以教材版本为准
还是小学四年级的,里面有一首《墨梅》,这首还是小学必背的75首我看资料,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版本分别如下:【版本一】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二】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
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教科书取“我家”那个版本初中有一首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本的版本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外面有版本是“随风”简单来说,读书以课本为准,平时喜欢哪个版本都可以,没有对错的区别,不必过于纠结这种事情。
这些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看着眼前的诗词,常常感到很庆幸,它们还在这里。真的很庆幸。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寂寥无人(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翻译)怎么可以错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
-
大道无形(大道无形是什么意思)墙裂推荐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在没有天地…
- 轻薄为文哂未休(轻薄为文哂未休 不废江河万古流)难以置信
- 大道无形(大道无形是什么意思)不要告诉别人
- 轻薄为文哂未休(轻薄为文哂未休 不废江河万古流)全程干货
- 魏学洢(魏学洢简介资料)居然可以这样
- 不素餐兮(不素餐兮翻译)不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