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胡是什么意思)万万没想到
关注“语文阅刊”并设为星标!语文月刊2021年12月分类练习 、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即将出炉,高考必买!
关注“语文阅刊”并设为星标!每天都收到我们的文章。33、恨
【造字本义】怨怒【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词语例举】雨恨云愁:①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间离别之情宋·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遗恨终天:指终身感到悔恨恨如头醋:头醋,是古代没有掺水的醋,味很酸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抱恨黄泉: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一般是指某些事没做完,或者没有尽力【例句详解】动词①怨恨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您前去(送死)我却没有送您,因此知道您会怨恨我而回来②遗憾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先帝活着的时候,每当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失政)表示叹息遗憾的。
【助记小故事】恨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愤恨)恨那可论”,此恨(遗憾)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课堂小练习】解释各句中的“恨”字:(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_______ 。
《出师表》(2)此恨绵绵无绝期 ________ 《长恨歌》(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________ 《信陵君窃符救赵》(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________ 《孔雀东南飞》答案(1)遗憾,不满意
(2)遗憾 (3)感到遗憾 (4)恨恨:惆怅,悲伤34、胡
【造字本义】兽颈下垂的肉【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词语例举】封胡遏末:比喻优秀子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胡搅蛮缠:不讲道理,胡乱纠缠【例句详解】(1)名词①兽类颔下的垂肉狼跋其胡,载疐(zhì)其尾(《诗经·豳风·狼跋》)——老狼前进踩下巴,老狼后退绊尾巴②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过秦论》)——匈奴人不敢南下来牧马,六国的士民也不敢拿起弓箭来报仇(2)代词①什么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突然边境发生紧急情况,数千百万的士兵,国家用什么发给他们粮饷呢?。
②为什么,怎么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回去吧!家中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助记小故事】汉时,李陵受诏抗胡(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
”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什么)以富强?【课堂小练习】解释各句中的“胡”字:(1)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________ (《蜀道难》)(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________ (《过秦论》)
(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 (《塞翁失马》)答案 (1)为什么 (2)我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3)胡人居住的地方35、患
【造字本义】心中忧虑【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词语例举】采薪之患: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例句:漏已三转,犹徘徊桐槛之下,竟为风露所欺,致获~。
★《红楼梦》第三七回肘腋之患 :比喻极接近的地方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养痈贻患: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姑息坏人坏事,结果自己遭殃【例句详解】(1)名词①忧患,祸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赤壁之战》)——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后患②讳忌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讳啊,可是曹操却都贸然去做了(2)动词①担忧,忧虑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想要不给,却又担心秦兵到来②危害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所以国君用来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助记小故事】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
其师患(担心)其未得要领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归之,训曰:“人之患(毛病)在自诩,此或终为患(灾难)也”【课堂小练习】解释各句中的“患”字:(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________ (《六国论》)(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________ (《论语》)(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___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 (《鱼我所欲也》)答案 (1)动词,忧虑,担心 (2)名词,忧虑,忧患 (3)担心 (4)威胁 (5)灾祸,灾难36.或
【造字本义】以戈守卫城池,指邦国、疆域【推导提示】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例句详解】(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有人说:“六国交互灭亡,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2)副词①也许,或许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看见②有时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有时遇到他发怒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他(3)连词,如果,假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三峡》)——如果遇到皇帝有紧急命令宣召,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
【助记小故事】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迷惑) 于嬉,嗜玩,或(有时)逃愈惩其曰:“ 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倘若)匪恒,则或(有的)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有人
)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或者)未易量【课堂小练习】解释各句中的“或”字:(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________ (《六国论》)(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3)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________ (《项脊轩志》)(4)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________ (《蜀道难》)(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
(6)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________ (《六国论》)(7)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________(《兰亭集序》)(8)或命巾车,或棹孤舟________ (《归去来兮辞》)
答案 (1)有的人 (2)有(某)人 (3)有时,偶或 (4)也许,或许 (5)有的人 (6)或许,也许 (7)有的 (8)有时37.疾
【造字本义】腋下中箭之形, 为“中箭受伤”之本意【推导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词语例举】大声疾呼:疾,急、快急切地大声呼喊指呼吁别人帮助或唤起人们的注意和警觉疾首蹙额:疾首,头痛;蹙额,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害怕揭露出缺点,不愿别人帮助改正。
衔枚疾走: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例句详解】(1)名词①病,指常病,轻病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我没有病②痛苦,疾苦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
——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③毛病,缺点必为有窃疾矣(《公输》)—— 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了(2)动词①患疾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他们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
②厌恶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③痛心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④痛恨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齐桓晋文之事》)——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跑到您这里来申诉⑤妒忌,通“嫉”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孙膑到了(魏国),庞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3)形容词①急速,快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即使乘着快马加者风也不如他快②强,猛烈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助记小故事】蔡人有足疾(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
痛苦)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也”【课堂小练习】解释各句中的“疾”字:(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________ (《季氏将伐颛臾》)。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 (《劝学》)(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________ (《观猎》)(4)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 (《陈情表》)(5)尝问天下所疾恶者________ (《张衡传》)
答案 (1)痛恨 (2)强,猛烈 (3)锐利 (4)病,疾病 (5)痛恨38. 及
【造字本义】抓住前面人的手,意为“赶上”【推导提示】“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词语例举】望尘莫及 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 迫不及待 言不及义 过犹不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噬脐何及: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例句详解】(1)动词①追赶上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②到,到达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殽之战》)——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③涉及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④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⑤接近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2)连词,表并列,和,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3)介词①和,同,跟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②趁着……之时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助记小故事】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
比得上)友人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殆及(赶上)之,忽见一蛇,兔脱,而为蛇所伤而不知所措,及(等到)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陈留将死之时,曰:“此事及(牵连到)友,及(到)家不宜扬愿及(趁)吾未去之时托孩于尔。
清明及(与)中元,于吾墓焚纸而已”言毕遂死【课堂小练习】解释各句中的“及”字:(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________ (《兰亭集序》)(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_ (《过秦论》)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________ (《荆轲刺秦王》)(5)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________ (《荆轲刺秦王》)(6)方急时,不及召下兵________ (《荆轲刺秦王》)(7)其贤不及孔子________ (《师说》)
(8)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________ (《离骚》)(9)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________ (《孔雀东南飞》)(1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11)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________ [《马嵬(二)》]
答案 (1)达到 (2)等到 (3)到了 (4)和 (5)等到 (6)不及:来不及 (7)比得上 (8)趁着 (9)及时:不耽搁 (10)和,以及 (11)不及:不如39. 即
【造字本义】靠近(食物) ,与“既”相反【推导提示】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词语例举】即吉:谓居丧期满古代除去丧服后才能参与吉礼,故称。
晋 傅咸 《理李含表》:“ 世祖 之崩,曾不数旬,释然即吉”(世祖驾崩,(因为很多事要处理)皇帝一月后就除孝服)即禽:打猎即戎:用兵即阼:即位,登基《史记·孝文本纪》:“辛亥,皇帝即阼,谒 高庙 ”即温听厉:
称面受尊者的教诲《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君子的容貌,从外表看起来好象有三种变化,起初远远望见他,觉得很庄重,接近之后又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之后,又觉得他义正辞严,一丝苟且也没有。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招,招手挥:摆手手一招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俯拾即是: 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例句详解】(1)动词①靠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②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
(2)副词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肉羹。
(3)连词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急?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促织》)——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助记小故事】庄公初即(
登上)位,即(就)令人击邻国,众人以为不妥公曰:“不然,即(就)患邻之兵至” 固出兵兵既出,庄公悔,使人阻大败,卒三万葬于南山国人指其址,曰:“此即(就是)万人墓也【课堂小练习】解释各句中的“即”字:(1)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________ (《苏武传》)
(2)项伯即入见沛公________ (《鸿门宴》)(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________ (《鸿门宴》)(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 (《陈涉世家》)(5)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________ (《滕王阁序》)
(6)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7)匪来贸丝,来即我谋________ (《诗经》)答案 (1)登上(帝位) (2)立即,马上 (3)当,当时 (4)相当于“就”的意思 (5)依照,就 (6)却 (7)就
40、既
【造字本义】吃饱离席,与“即”相反 【推导提示】“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词语例举】既而:副词,一会儿指上件事情发生后不久例句:既而儿醒。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一反既往:已经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羽翼既成:小鸟的羽毛已经长成了比喻势力已经强大起来《史记·留侯世家》:“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
羽翼已成,难动矣”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例句详解】(1)动词,完了,尽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
(2)副词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异地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祭十二郎文》)——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③表范围“全”“都”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3)连词①既然,已经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三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进攻的灾难就到了【助记小故事】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既(不久)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既然)来之,则安之”待波既(已经)平,友方安【课堂小练习】解释各句中的“既”字:(1)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________ (《六国论》)。
(2)将军既帝室之胄________ (《隆中对》)(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________ (《五人墓碑记》)(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________ (《赤壁赋》)(5)既来之,则安之________ (《论语》)
(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________ (《离骚》)(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 (1)已经 (2)既然 (3)不久 (4)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5)既然 (6)连词,表并列 (7)连词,表并列
来源:陪侬读册ID:peinongduce,语文阅刊(yuwenyuekan)有增补,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转自: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更多资源请加入 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①257017198
②14648143(①群若满员可加②不必重复加)本文由语文阅刊(yuwenyuekan) 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投稿:120156131@qq.com,注明“原创” 商务合作 QQ120156131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小学试题作文(shitizuowen)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狼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狼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蒲松龄写的)学到了吗
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堆积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哈佛教授)
-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胡是什么意思)怎么可以错过
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对秦始皇的功绩做了中肯的评价,其中“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
- 狼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狼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蒲松龄写的)速看
- 长风破浪会有时下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下一句怎么说)没想到
- 长风破浪会有时下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下一句怎么说)干货满满
- 相思始觉海非深(相思始觉海非深,怨恨不如潮有信)太疯狂了
- 生民百遗一(生民百遗一的遗怎么读)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