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无转移(磐石无转移,蒲草韧如丝全诗)学会了吗
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
周末下乡,汽车一脚油门把城区远远甩在身后,轻快奔驰在乡间路上,眼前起伏的群山和广阔的田野一相撞,回归大自然的自由和快活就满溢出来再入梓源村,这个位于白际山脉南麓、隶属休宁县源芳乡、山水资源丰富的小村,几年前去过一次,村落山中有一个高约百八十米的主瀑布,名新娘房瀑布,附近还有寻幽探奇的徽州大峡谷和清凉到爽的漂流,是夏日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许这灵山秀水就是我打一出生给续命活血的灵丹妙药,一脚踏进山林,人又活络开来只听见自己喳喳话声伴着淙淙的山泉溪瀑一路响:那个是商陆!野果子有毒不要吃!这个是醉鱼草啊,可以摘来花叶捣碎了下到水里,鱼一吃就醉了好抓。
对,那个就是彼岸花,据说开在黄泉路上,花叶永不相见。。。其实就是石蒜了!啊?这个不是兰草了,是石菖蒲,看,它基本都长在水边石头上,你闻一下这叶子,自带香气。
▲商陆科商陆
▲马钱科醉鱼草
▲石蒜科彼岸花
▲天南星科石菖蒲天南星科菖蒲为水生植物,处处可见,叶丛翠绿,多具芳香,端午时节和艾叶一样可悬于檐下,可点燃驱蚊虫,江南地区人们也习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自古便被先民当作神草,“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
” 又传说,广州白云山菖蒲涧中盛产菖蒲,一株九节,秦代安期生在此修道,食此菖蒲长生不老,成仙飞升,连秦始皇都慕名赶来想学仙,这事儿被苏东坡记在《蒲涧寺》诗文里而菖蒲属的石菖蒲常生于野外溪涧石上,受山水滋润,汲天地灵气,“耐苦寒,安淡泊”,“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
石菖蒲叶细似兰,与兰一样是性灵之物,简洁风雅,有出尘之致,因而深得文人雅士喜爱,常以盆景置于案头,成为书房清供、雅设。
(www.sohu.com)去冬到倩妞家小住,一院子里不是她埋下的郁金香、风信子头,就是她爹悉心培育、雕琢的各种树一池小方塘里,蒲草青青,游鱼闲适临走时,倩妞给我装了很多小树苗,什么吉祥草、南天竹、枸骨,还给我带了株石菖蒲,但总觉还是她石罐子里种的好看。
▲倩妞的石菖蒲菖蒲和石头,大概是天底下最好不过的搭配了《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有句名言:“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后来换到大明湖畔夏雨荷姑娘嘴边就变成了:“蒲草韧如丝,磐石是不是无转移?” 年少的我和电视里的张阿玛莫名一致神反应,听下是默默的心惊肉跳,紫薇姑娘替她娘去问负心汉皇帝老爹这话时,拖得比暑假还长的哭腔,至今脑中回荡记得清晰。
还有一首放翁的《夏初湖村杂题》,是向往中养花种草、烹茶品茗、悠闲平静的隐逸生活:“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真好真好啊想养菖蒲的同学,这里告知两种方法:一种是张耒所说的水石种菖蒲法,以数枚小石子固定菖蒲根部,清水滋养。
另一种是宋代颇为流行的“附石法”,即扎根于石上的野生菖蒲,将草与石并取,置于清水盆中莳养夏天转眼又要过去,赶在夏末秋凉前,与家乡的小山小水再仔细亲近一回山里的水很清,菖蒲很多,游鱼嬉戏很欢,玩水、取草、抓鱼,大家各得其乐,满意而归。
▲山路 路上小水潭
▲野生石斑鱼 杂鱼 本地迎客松啤酒
▲新娘房瀑布当然,游山玩水之余,最关心的还是山里的粮食和蔬菜,村中农家乐的番薯藤、土鸡蛋、土猪肉着实比平时家里的好吃不少,盘盘光再访白际山南麓梓源村,半日时间所行所见,打油一笔:林荫彼岸盛,溪涧蒲草生石上清泉过,水下游鱼欢。
漫步红旗渠,躲雨新娘亭。饕餮农家乐,相约再出行。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劝学的作者(劝学的作者是谁 是哪代诗人)居然可以这样
坚持读书学习,是持续一生的好习惯,古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活到老学到老,他们写了不少诗词来劝诫大家要好好读书。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
磐石无转移(磐石无转移,蒲草韧如丝全诗)不看后悔
故事简介:美丽的姑娘李琪为了与男友相聚,从香港到美国纽约攻读大学,机场迎接他的却是是一个亲戚和在唐人街打工的船头。李琪在火车…
- 劝学的作者(劝学的作者是谁 是哪代诗人)学会了吗
- 宋词名句(宋词名句100句)速看
- 一轮秋影转金波(一轮秋影转金波的转读音)真没想到
- 一轮秋影转金波(一轮秋影转金波的转读音)深度揭秘
- 徐天佑(徐天佑个人资料)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