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清且涟猗(河水清且涟猗的且用法)难以置信
想要获得更多考研资料,请关注“文学考研”微信公众号!
三、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题解】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集选《诗经》的开篇之作,也成了爱情的代名词【校注】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⑵洲:水中的陆地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⑿芼(mào):择取,挑选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周南·桃夭桃之夭夭⑴,灼灼其华⑵之子于归⑶,宜其室家⑷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⑸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⑹之子于归,宜其家人【题解】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
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其实含义很少区别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
朱熹《诗集传》释云:“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实际上是说新婚夫妇的小家为室,而与父母等共处为家今以现代语释为家庭,更易为一般读者所了解【校注】⑴夭夭:花朵怒放的样子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华:同花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⑷宜:和顺、亲善⑸蕡(fén坟):肥大有蕡即蕡蕡⑹蓁(zhēn真):叶子茂盛周南·芣苢采采⑴芣苢,薄言⑵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⑶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⑷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⑸之采采芣苢,薄言袺⑹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⑺之【题解】《国风·周南·芣苢》是《诗经》中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校注】⑴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ǐ ):植物名,即车前草,其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⑵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⑶有:取得⑷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⑸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⑹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⑺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2)送子涉淇,至于顿丘(3)匪我愆期,子无良媒(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6)不见复关,泣涕涟涟(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8)尔卜尔筮,体无咎言(9)。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1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12)!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14)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1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16)。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17)女也不爽,士贰其行(18)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9)三岁为妇,靡室劳矣(20);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22)兄弟不知,咥其笑矣(23)静言思之,躬自悼矣(24)。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2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26)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7)信誓旦旦,不思其反(28)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9)!【题解】为先秦时代卫国华夏族民歌共6章,每章10句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全诗六章,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
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校注】(1)卫国大致在今河南安阳、鹤壁、濮阳一带,由封康叔建国定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氓(méng):《说文》“氓,民也”本义为外来的百姓,这里指自彼来此之民,男子之代称蚩(chī)蚩: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
一说憨厚、老实的样子,一说无知貌,一说戏笑貌(2)贸:交易抱布贸丝是以物易物即:就谋:古音咪(mī)匪:通“非”,读为“非”谋:商量“匪来”二句是说那人并非真来买丝,是找我商量事情来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结婚。
(3)淇:水名(今河南淇河)顿丘:地名(今河南清丰)丘:古读如“欺”(4)愆(qiān):过,误这句是说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5)将(qiāng):愿,请(6)垝(guǐ):倒塌;倒塌的。
垣(yuán):墙复:返关:在往来要道所设的关卡女望男到期来会他来时一定要经过关门一说“复”是关名复关:卫国的一个地方(7)涕:泪;涟涟:涕泪下流貌她初时不见彼氓回到关门来,以为他负约不来了,因而伤心泪下。
(8)载:语气助词,又,且载笑载言:(因为高兴而)又说又笑(9)尔筮(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咎(jiù):不吉利,灾祸无咎言:就是无凶卦。
(10)贿:财物,指妆奁(lián)以上四句是说你从卜筮看一看吉凶吧,只要卜筮的结果好,你就打发车子来迎娶,并将嫁妆搬去(11)沃若:犹“沃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
(12)于嗟鸠兮:于:通“吁”(xū)本义为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此处与嗟皆表感慨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13)耽(dān):沉溺,贪乐太甚(14)说:通“脱”,解脱(15)陨(yǔn):陨落。
黄:变黄其黄而陨:犹《裳裳者华》篇的“芸其黄矣”,芸也是黄色(16)徂(cú):往;徂尔:嫁给你徂,往食贫:过贫穷的生活(17)汤汤:读“shāng shāng”,水势浩大的样子渐(jiān):浸湿帷(wéi)裳(cháng):车旁的布幔。
以上两句是说被弃逐后渡淇水而归(18)爽:差错贰:“貣(tè)”的误字“貣”就是“忒(tè)”,和“爽”同义以上两句是说女方没有过失而男方行为不对(19)罔:无;极:标准;二三其德: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20)室劳:家务劳动靡:无靡室劳矣:言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21)夙:早兴:起这句连下句就是说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22)“言”字无义既遂:就是《谷风》篇“既生既育”的意思,言生活既已过得顺心。
(23)咥(xì):笑貌以上两句是说兄弟还不晓得我的遭遇,见面时都讥笑我啊(24)静言思之:好好地想一想;躬自悼矣:真为自己感到悲伤(25)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
(26)隰(xí):低湿的地方;当作“湿”,水名,就是漯河,黄河的支流,流经卫国境内泮(pàn):通“畔”水边,边岸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边际言外之意,如果和这样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无边了。
(27)总角:男女未成年时结发成两角,称总角宴:快乐晏晏(yàn):和悦貌(28)旦旦:诚恳的样子反:即“返”字不思其反:言不想那样的生活再回来(29)反是不思:是重复上句的意思,变换句法为的是和下句叶韵。
哉(古读如兹zī):语气词;末句等于说撇开算了罢!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题解】主要写古代战争诗分四章,全以思妇的口吻来叙事抒情第一章开篇四句,思妇并无怨思之言,而是兴高采烈地夸赞其夫之才之美;第二章,诗的笔锋和情调突然一转,变成了思妇对征夫的思念之情的描述;第三章,进一步描述思妇对征夫的思念之情;第四章,承上两章而来,思妇一而再、再而三地倾诉出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全诗紧扣一个"思"字,思妇先由夸夫转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无心梳妆到头痛,进而由头痛到患心病,从而呈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跌宕之势此诗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情节层层推展,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校注】⑴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
朅(qiè):英武高大⑵桀:同"杰"⑶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⑷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⑸适(dí):悦⑹杲(gǎo):明亮的样子⑺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⑻背:屋子北面⑼痗(mèi):忧思成病。
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题解】是一首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二章,每章八句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此诗从日常生活中鸡进笼了、羊牛回家了而自己的丈夫还没有回来,写妻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人情之习见,语言之真朴,怀念丈夫之深切,千百年以下感人肺腑全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
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然后诗中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表达女主人公怅惘的盼望和期待;最后这种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校注】(1)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丈夫于,在。
役,服役,指当时统治者征调劳动人民服役丈夫在外面服役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丈夫于,在役,服役,指当时统治者征调劳动人民服役不知其期:不知道他要去多久期,指服役的期限曷(hé)至哉:怎么才能回来呢?曷,能“何”。
至,回到家(2)鸡栖(qī)于埘(shí)〕:鸡进窝了埘,在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日之夕矣:天(已)晚了之,句中助词,无义夕,傍晚羊牛下来: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下来,指归家毛传:“凿墙而栖曰埘”郑笺:“曷,何也。
”(3)如之何勿思:怎么能不想念呢?如之何,就是“如何”,怎么(能)不日不月:不能拿日和月(来计算)意思是为期漫长曷其有佸(huó):如何才能相会呢?其,助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有佸,词,无义,相会(4)桀(jié):(鸡栖的)小木桩。
下括:也是“下来”的意思括,至无饥渴: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苟,姑且,表示期望的副词毛传:“估,会也鸡栖于代为桀括,至也”郑笺:“苟,且也”按代,即小木桩郑风·溱洧溱与洧⑴,方涣涣兮⑵士与女⑶,方秉蕑兮⑷。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⑸”“且往观乎⑹!”洧之外,洵訏且乐⑺维士与女⑻,伊其相谑⑼,赠之以勺药⑽溱与洧,浏其清矣⑾士与女,殷其盈兮⑿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⒀赠之以勺药。
【题解】全诗诗分二章,每章十二句,仅换数字,这种回环往复的叠章式,是汉族民歌特别是"诗三百"这些古老民歌的常见形式,有一种纯朴亲切的风味,自不必言读这首诗,千万莫要忽略了其中两个小小的导具:"蕑(兰)"与"勺药"。
凭借着这两种芬芳的香草,作品完成了从风俗到爱情的转换,从自然界的春天到人生的青春的转换,也完成了从略写到详写的转换,从"全镜头"到"特写镜头"的转换要之,兰草与芍药,是支撑起全诗结构的两个支点【校注】⑴溱(zhēn 针)、洧(wěi 伟):郑国二水名。
⑵方:正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⑶士与女:此处泛指男男女女后文“士”、“女”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女⑷秉:执蕑(jiān 坚):一种兰草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⑸既:已经且(cú 徂):同“徂”,去,往⑹且:再。
⑺洵:诚然,确实訏(xū 虚):广阔⑻维:发语词⑼伊:发语词相谑:互相调笑⑽勺药:即“芍药”,一种香草,与今之木芍药不同郑笺:“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又云‘结恩情’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⑾浏:水深而清之状⑿殷:众多盈:满⒀将:即“相”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zhān)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题解】是魏国的民歌,共3章,有27句,为《。
诗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篇目之一,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责问,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校注】1.坎坎:象声词,伐木声2.寘:同“置”,放置3.干:水边4.涟:即澜5.猗(yī):义同“兮”,语气助词6.稼(jià):播种7.穑(sè):收获8.胡:为什么9.禾:谷物10.三百:意为很多,并非实数。
11.廛(chán):通“缠”,古代的度量单位,三百廛就是三百束12.狩:冬猎猎,夜猎此中皆泛指打猎13.县(xuán):通“悬”,悬挂14.貆(huán):猪獾也有说是幼小的貉15.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16.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17.辐:车轮上的辐条18.直:水流的直波19.亿:通“束”20.瞻:向前或向上看21.特:三岁大兽22.漘(chún):水边23.沦:小波纹24.囷(qūn):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25.飧(sūn):熟食,此泛指吃饭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题解】这首诗的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认为"刺重敛",今人多认为是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全诗纯用比体,以硕鼠喻剥削者,寓意较直【校注】⑴硕鼠:大老鼠。
一说田鼠这里用来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⑵无:毋,不要黍:黍子,也叫黄米,谷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⑶三岁贯女:侍奉你多年三岁,多年,说明时间久三,非实数贯,借作"宦",侍奉女,一作"汝",你,指统治者⑷逝:通"誓"。
去:离开女:一作"汝"⑸爰:乃,于是所:处所⑹德:加恩,施惠⑺国:域,即地方⑻直: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当读为职,职亦所也"一说同"值"⑼劳:慰劳⑽之:其,表示诘问语气永号:长叹号,呼喊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题解】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校注】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2.苍苍: 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8.从:追寻9.阻:险阻,(道路)难走10.宛:宛然,好像11.晞(xī):干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14.坻(chí):水中的沙滩15.涘(sì):水边16.右:迂回曲折17.沚(zhǐ):水中的沙滩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题解】传统解释写秦武公请求周王封他为诸侯,希望得得到七章之衣的诸侯常服也有以为是感谢别人赠衣的作品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
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校注】①袍:长袍,即今之斗篷是战士出征时批在铠甲上的外衣岂:怎、怎能②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一说指秦君③同仇:共同对敌④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⑤作:起⑥裳:下衣,此指战裙⑦甲兵:铠甲与
兵器⑧行:往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常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题解】《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校注】1.流火:大火星自南方高处向偏西方向下行2.授衣:裁制冬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凡言‘授衣’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
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3.觱(bì)发:寒风触物发出的声响4.栗烈:凛冽、寒冷貌5.馌(yè):送饭6.田睃:为领主监工的农官7.仓庚:黄莺8.懿筐:深深的筐子。
9.微行:小路10.蘩:白蒿,或云蘩可制蚕箔祁祁:形容采蘩妇女众多的样子11.萑(huán)苇:荻草与芦苇12.条桑:修剪桑枝13.斨(qiānɡ):方孔的斧14.远扬:长得特别高的桑枝15.女桑:嫩桑叶
16.鸣鵙(jú):鸟名,即伯劳17.孔阳:色彩极为鲜明18.秀:长穗葽(yāo):即远志,药用植物19.蜩(tiáo):蝉20.陨籜(tuò):落叶21.于貉(hè):取貉貉,似狐,今通称狗獾22.缵(zuǎn):继续。
23.私:自己占有豵(zōnɡ):一岁的猪,这里泛指小兽24.豜(jiān):三岁的猪,这里泛指大兽公:公家,指统治者25.斯螽(zhōnɡ):即螽斯,昆虫名,翅摩擦发声,古人误以为腿摩擦发声26.莎鸡:即
纺织娘,昆虫名27.穹窒:堵塞洞穴28.塞向:堵塞北窗墐户:涂泥在竹木所制的门上塞缝,以御寒风29.壶:葫芦30.叔苴:拾取麻籽31.荼:苦菜樗(chū):苦椿树32.黍:小米稷:高粱重(chónɡ):同"種",早种晚熟的谷。
穋(lù):同"稑",晚种早熟的谷33.既同:已经收齐34.宫功:修建宫室35.索綯:搓草绳36.乘屋:覆盖屋顶 37.冲冲:凿冰之声38.凌阴:藏冰的地窖39.蚤:同"早",此指早朝,古代一种祭祀仪式。
40.肃霜:即"肃爽",指天高气爽41.朋酒:指成双的两壶酒42.兕觥(sì ɡōnɡ):铜制的犀牛状酒杯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题解】是一首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这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它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第一章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章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第三章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第四章是男主人公继续沉湎于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而每章首四句叠咏,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校注】1、东山:诗中军士远戍之地相传本诗和周公伐奄有关,东山当在奄国(今山东省曲阜县境)境内。
2、慆慆:一作“滔滔”,久3、零雨:徐雨,小雨濛:微雨貌4、悲:思念(《汉书·高帝纪》“游子悲故乡”的“悲”字和这里相同)5、裳衣:言下裳和上衣古代男子衣服上衣下裳,但戎服不分衣裳6、士:读为“事”就是从事。
行:读为“衡”,就是横横枚等于说衔枚古人行军袭击敌人时,用一根筷子似的东西横衔在嘴里以防止出声,叫做衔枚以上两句是设想回家后换上贫民服装,不再从事征战7、蜎蜎(渊yuān):蚕蠋屈曲之貌蠋(烛zhú):字本作“蜀”,蛾蝶类幼虫。
这里所指的是桑树间野生的蚕8、烝(争zhēng):久9、敦:团敦本是器名,形圆如球这句连下句是说在车下独宿,身体蜷曲成一团上文“蜎蜎者蠋”两句以蠋和人对照,独宿者蜷曲的形状像蠋,但蠋在桑间是得其所,人在野地露宿是不得其所。
10、果臝(裸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瓜guā)楼或瓜蒌(臝是“裸”的异体字)11、施(异yì):移栝楼蔓延到檐上是无人剪伐的荒凉景象12、伊威:虫名椭圆而扁,多足,灰色,今名土鳖,常在潮湿的地方。
《本草》一作“蛜蝛”13、蠨蛸(萧筲xiāoshāo):虫名,蜘蛛类,长脚以上两句是室内经常无人打扫的景象14、町畽(厅湍tīngtuǎn):平地被兽蹄所践踏处鹿场:鹿经行的途径15、熠燿(意耀yìyào):光明貌。
宵行:燐火以上两句写宅外荒凉景象从果臝句以下到这里都是设想自己离家后,园庐荒废的情形16、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这两句设为问答,上句说这样不可怕吗?下句说是可怀念的啊下句并非将上句否定,诗意是尽管情况可怕还是可怀的,甚至越可怕越加怀念。
17、鹳(灌guàn):鸟名,涉禽类,形似鹤,又名冠雀俗名又叫“老等”,因其常在水边竚(伫)立,等待游鱼垤(叠dié):小土堆18、征:行聿:语词,同“曰”聿、曰都有将意,《七月》篇“曰为改岁”言将改岁。
本诗“我东曰归”也是说将归以上三句是说征夫设想妻在家悲叹,恨不得告诉她:别叹息了,赶紧收拾屋子吧,我正在赶路,将要到家了19、瓜苦:即瓜瓠(户hù),也就是匏(袍páo)瓜,葫芦类古人结婚行合卺(紧jǐn)之礼,就是以一匏分作两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这诗“瓜苦”似指合卺的匏。
下文叹息三年不见,因为想起新婚离家已经三年了20、栗薪:聚薪,和《唐风·绸缪》篇的“束薪”同义以上二句言团团的匏瓜搁在那些柴堆上已经很久了21、仓庚:鸟名,见《七月》篇注22、之子:指妻23、皇:黄白色。
驳:赤白色24、亲:指“之子”的母亲缡(黎lí):古读如“罗”结缡:将佩巾(就是帨,见《召南·野有死麕》)结在带上古俗嫁女时母为女结缡25、九十:言其多仪:古读如“俄”这句是说仪注之繁以上追忆新婚时的情形,和上章瓜苦栗薪的回忆紧相承接。
26、嘉:古读如“歌”,美27、旧:犹“久”以上二句言“之子”新嫁来的时候很好,隔了三年不晓得怎样了小雅·采薇采薇采薇(1),薇亦作止(2)曰归曰归(3),岁亦莫止(4)靡室靡家(5),玁狁之故(6)不遑启居(7),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8)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9),载饥载渴(10)我戍未定(11),靡使归聘(12)采薇采薇,薇亦刚止(13)曰归曰归,岁亦阳止(14)王事靡盬(15),不遑启处(16)忧心孔疚(17),我行不来(18)!。
彼尔维何(19)?维常之华(20)彼路斯何(21)?君子之车(22)戎车既驾(23),四牡业业(24)岂敢定居?一月三捷(25)驾彼四牡,四牡骙骙(26)君子所依(27),小人所腓(28)四牡翼翼(29),象弭鱼服(30)。
岂不日戒(31)?玁狁孔棘(32)!昔我往矣(33),杨柳依依(34)今我来思(35),雨雪霏霏(36)行道迟迟(37),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题解】全诗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校注】(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一说指野生的豌豆苗(2)作:生出,冒出地面,新长出来止:语助词(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归:回家(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5)靡:无。
(6)玁狁(xiǎnyǔn):亦作“猃狁”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7)不遑:没空遑,闲暇启:跪坐居:安居一说启是跪,居是坐,启居指休整(8)柔:柔弱,柔嫩(9)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10)载:语助词,又(11)戍:驻守定:安定(12)靡使:没有捎信的人使,传达消息的人归聘:带回问候聘,探问(13)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14)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一说指夏历十月(15)王事靡盬(gǔ):征役没有停止。
王事,指征役盬:休止(16)启处:与“启居”同义(17)孔疚:非常痛苦孔,很疚,痛苦(18)不来:不归来,回家(19)尔:“薾”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维,语气助词(20)常:棠棣,即扶移,木名(21)路:同“辂”,高大的马车。
斯:语助词,无实义(22)君子:指将帅,主帅(23)戎车:兵车(24)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25)三捷:与敌人交战多次捷,同“接”一说指胜利,三捷,指多次打胜仗(26)骙(kuí)骙:马强壮貌。
(27)依:乘,指将帅靠立在车上(28)小人所腓:士兵以车为掩护小人:指士卒腓(féi ):“庇”的假借,隐蔽(29)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30)象弭:象牙镶饰的弓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此句形容装备精良。
(31)日戒:每日警备(32)孔棘:非常紧急棘:同“急”(33)昔:过去,当初离家应征的时候往:指当初从军(34)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35)思:语助词(36)雨(yù):作动词,下雪霏霏:雪花纷飞貌(37)行道:归途。
迟迟:步履缓慢貌大雅·緜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
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题解】此诗描写了周民族的祖先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迁往岐山周原,开国奠基的故事和周文王继承古公亶父的事业,维护周人美好的声望,赶走昆夷,建立起完整的国家制度,歌颂了周人的民族英雄,是一部周人的民族。
史诗全诗九章,每章六句,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善于作规模宏大的描写,场面描写尤其突出,特别是修筑宫室宗庙的劳动场面,写得轰轰烈烈;同时多用排比,显得整饬庄重,前详后略,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校注】
1. 绵(mián):同"绵"2. 绵绵:即绵绵,不绝貌瓞(dié):瓜小曰瓜,大曰瓞3. 土:居住沮(jū)漆:古二水名,均在今陕西省境内4. 古公亶(dǎn)父:周王族十三世祖,后追称大(太)王古公是称号,犹言。
"故邠公";亶父是名5. 陶:窑灶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6. 家室:犹言"宫室"7. 朝:早走马:指避狄难8. 率:沿着浒:水涯漆沮之侧也9. 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10. 爰(yuán):于是。
姜女:指古公亶父之妃,姜氏11. 聿(yù):发语词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胥,相,视12. 膴(wǔ)膴:肥沃的样子13. 堇(jǐn):旱芹荼(tú):苦菜饴(yí):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
14. 契:锲,指刻龟甲占卜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15. 曰:语助词止:言此地可以居住时:言此时可以动工16. 兹:此,这里17. 乃(nǎi):同"乃"《诗经》各篇通用"乃",惟此篇与《大雅·公刘》"乃"、"乃"杂用。
慰:安定止:居住18. 疆:划分疆界理:治理土地19. 宣:疏通沟渠亩:整治田垄20. 徂(cú):往,去21. 周:徧(遍的异体字)22. 司空:管工程的官23. 司徒:管土地和力役的官24. 俾(bǐ):使。
25. 缩:捆绑载:通"栽",筑墙的长板26. 翼翼:动作整齐27. 捄(jiū):盛土于筐陾(réng)陾:众多貌28. 度:填土于筑板内薨(hōng)薨:填土声29. 登登:相应声30. 屡:通"塿(lǒu)",土墙隆起的部分。
冯(píng)冯:削平墙面的声音31. 堵:五版为堵兴:起此言治宫室32. 鼛(gāo):大鼓,长一丈二尺弗胜:指鼓声盖不过人声33. 皋门:王都的郭门34. 伉(kàng):通"亢"高大貌35. 应门:王宫的正门。
36. 将(qiāng)将:庄严雄伟的样子37. 冢土:即大社,祭祀社神的地方冢,大;土,通"社"38. 戎:指昆夷,北方的游牧民族,即犬戎丑:对边远民族的蔑称攸:所39. 肆:于是殄(tiǎn):断绝。
愠:怒40. 陨(yǔn):坠问:通"闻",谓声誉41. 柞(zuò):栎树棫(yù):白桵(ruí),与柞皆丛生灌木42. 兑(duì):通"达",通畅43. 混夷:即昆夷駾(tuì):突逃44. 喙(huì):疲劳困倦。
45. 虞:古国名,在今山西平陆芮(ruì):古国名,在今陕西大荔质:评断成:平46. 蹶(guì):感动生:通"性"47. 予:周人自称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疏附:指能使疏者亲之臣48. 先后:指君王前后辅佐之臣。
49. 奔奏:指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50. 御侮:指捍卫国家之臣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粟即有邰家室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糜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糜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题解】全诗八章,四章每章十句,四章每章八句也是先秦时代汉民族的史诗之一此诗追述周的始祖后稷的事迹,主要记叙他出生的神奇和他在农业种植方面的特殊才能。
在神话里,后稷是被当作农神的,这首诗所写的内容既有历史的成分也有一些分神话的因素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纯用赋法,不假比兴,叙述生动详明,纪实性很强【校注】1、民:人,指周人2、时:是姜嫄(原yuán):传说中远古帝王高辛氏(。
帝喾)之妃,周始祖后稷之母姜是姓“嫄”亦作“原”,是谥号,取本原之义以上二句言姜嫄始生周人,就是指生后稷喾(库kù):亦作“俈”,古帝王名《史记·三代世表》“帝俈,黄帝曾孙起黄帝至俈四世号高辛”3、禋(因yīn)祀:一种野祭。
祭时用火烧牲,使烟气上升这里似指祀天帝一说指祀郊禖(煤méi)禖是求子之神,祭于郊外4、弗:“祓(扶fú)”的借字祓是除不祥,祓无子就是除去无子的不祥,也就是求有子5、履:践,踩帝:天帝武:指足迹敏:脚拇指,“武敏”就是足迹的脚拇指。
歆:欣喜姜嫄践巨人脚印而感生后稷的故事是周民族的传说(或疑履迹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即一种象征的舞蹈所谓帝就是代表上帝的神尸神尸舞于前,姜嫄尾随其后,践神尸之迹而舞)6、介:读为“愒(弃qì)”,息这句是说祭毕休息。
7、震:娠,就是怀身夙:肃,言谨守胎教8、时维后稷:即是为后稷后稷又名弃9、诞:发语词,有叹美的意思弥:满弥厥月:言满了怀孕应有的月数10、先生:犹言“首生”如:读为“而”达:滑利这句是说头生子很顺利地出生。
11、坼(撤chè):裂副(劈pì):裂开,剖开这句是说生得滑利不致破裂产门12、菑(灾zāi):“灾”的异体字13、赫:显这句是说因上述的情况而显得灵异14、宁、康:都训“安”,言上帝莫非不安享我的禋祀吗?这是写姜嫄的惴惧。
践大人迹而生子是大怪异的事,姜嫄疑为不祥,所以下文又说“居然生子”15、居然:徒然生子而不敢养育所以为徒然这里三句辞义和下章紧相连接16、寘(至zhì):即“置”,搁隘:狭这句是说将婴儿弃置在狭巷17、腓(肥féi):隐蔽。
见篇字:乳育18、平林:平原上的树林19、会:适逢这句是说适逢有人来伐木,不便弃置20、呱(孤gū):啼哭21、实:与“寔”同,作“是”解覃(潭tán):长訏(需xū):大22、载:满以上二句言婴儿哭声壮大。
23、匐:古音“必”匍匐:伏地爬行24、岐:知意嶷:古音“逆”,认识克岐克嶷:是说能有所识别25、以:同“已”就:求以上三句是说后稷当才能匍匐的时候就很聪颖,能自求口食26、蓺(意yì):种植荏(忍rěn)菽:。
大豆这句的“蓺之”两字贯下“禾役”、瓜瓞(叠dié)等句27、旆旆(配pèi):即芾芾(废fèi),茂盛28、役:《说文》引作“颖”,禾尖穟穟(岁suì):美好29、幪幪(猛měng):茂盛覆地30、唪唪(绷běng):《说文》引作菶菶(绷běng),多果实貌。
以上五句是说后稷知道游戏时候就爱好种植,所种瓜谷无不良好31、相:助以上二句是说后稷的收获有助成之道,即指下文茀草等事32、茀(扶fú):拔除33、黄茂:指嘉谷34、方:整齐苞:丰茂35、种:犹“肿”,肥盛。
褎(又yòu):禾苗渐长貌引申为出众(:“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后以“褎然举首”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36、发:舒发秀:初长穗37、坚好:言谷粒充实38、颖:垂穗栗:犹“栗栗”,众以上五句依禾生长成熟的次第描写禾的美好,言外见出人工之善。
39、邰(台tái):地名,又作“斄”,音同邰故城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这句是说后稷到邰地定居相传后稷在虞舜时代佐禹有功,始封于邰40、降:天赐41、秬(聚jù):黑黍秠(披pī):一种黑黍《尔雅·释草》:“秠,一稃二米。
”稃(扶fú):指米粒的外壳42、穈(门mén):赤苗嘉谷(初生时叶纯色)芑(起qǐ):白苗嘉谷(初生时色微白)43、恒(更gèng):遍;满“恒之秬秠”言遍种秬秠.44、是获是亩:收割而分亩计数45、任:犹“抱”。
46、肇:始以上五句言遍种四种谷,成熟后收获抱负而归,始祭上帝47、揄(由yóu):《说文》引作“舀”,取出48、蹂(柔róu):通“揉”,揉搓49、释:淘米叟叟:亦作溲溲(搜sōu),释米之声50、烝:同“蒸”。
浮浮:《说文》引作“烰烰(扶fú)”,热气上升貌以上四句写准备用于祭祀的米和酒51、惟:思言思念于祭祀的事52、萧:香蒿祭脂:即牛肠脂祭祀用香蒿和牛肠脂合烧,取其香气53、羝(低dī):牡羊軷(拔bá):祭道路之神。
因为将要郊祀上帝,先祭道神,就是《说文》所说“将有事于道,必先告其神”这句是说取牡羊为牲以用軷祭54、燔(烦fán)、烈:烧烤这句是说将萧与脂烧燎起来55、岁:古读如“雪”嗣岁:来年这句是说祭祀是为了兴旺来年,意思就是祈求来岁的丰年。
56、卬(昂áng):我57、豆:盛肉食器,木制登:瓦豆58、居:安歆:享59、胡:犹“何”臭:气息即指上文“其香始升”的香亶:诚时:得其时这句是说何以那馨香之气这样地真正得其时呢,这是赞美的话60、迄:到。
以上三句是说后稷始创周人的祭祀制度,直到于今,庶几乎没有获罪于天,遗恨于心的事了学完,记得签到哦!【组队对抗惰性,一起坚持学习】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重大消息:2020最新版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正在火热预售中!(点击查看详情~)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订阅文学考研【第一轮复习资料】
温馨提示:在“文学考研”微信公众号首页:回复“真题”,可下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考研复习签到内容;回复“测试”,可获取古代文学基础测试题;回复“测试2”,可获取现当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进入文学考研商城!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亲戚畔之(亲戚畔之中的亲戚什么意思)全程干货
《孟子二章》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
亲戚畔之(亲戚畔之中的亲戚什么意思)越早知道越好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故乡韶山冲,家乡的亲人们欢天喜地。文家的表兄弟和侄子们一再邀请毛泽东去他们家中做客,但毛…
- 李贺小传(李贺小传原文及翻译)怎么可以错过
- 李贺小传(李贺小传原文及翻译)学到了
- 捕蛇者说作者(捕蛇者说作者简介)燃爆了
- 捕蛇者说作者(捕蛇者说作者简介)这都可以
- 谁教岁岁红莲夜(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翻译)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