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送客楚山孤的上一句)学会了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名句的诞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完全读懂名句1一片冰心:指存心明洁,有如一块冰

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送客楚山孤的上一句)学会了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名句的诞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1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完全读懂名句1一片冰心:指存心明洁,有如一块冰在寒雨满江的夜晚,我来到吴地。

一大清早我送朋友上路,我俩离别,连楚山也显得孤独你到洛阳后,亲友如果问起我,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境明洁,好比一块冰放在玉壸中那样的清明透澈名句的故事此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在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

辛渐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就此分手这首诗原题为两首,此首写的是大清早诗人送行的情形,另一首则是写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感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从诗的头两句,便可以知道两人的交情极为深厚。

首先,寒雨满江的夜晚烘托出离别的气氛清晨,天色将明,辛渐也即刻要乘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楚山,想到好友不久后就要隐没在山的另一边,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心里感到一阵孤寂一个“孤”字带出了预想中亲友的关心并表明心志,于是而有下半段的叮咛:“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曾因为不拘小节而两遭贬谪,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到岭南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后,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得当时诗人正处于众口交攻的恶劣环境中冰心、玉壶,都是晶莹剔透、素净清白的东西,于是诗人在此借喻为自己高洁清白的品格,也塑造了他在后人心中的形象。

《唐诗新赏》里这么解释:“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绝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为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情景相生、情景相融,这是从先秦《诗经》就有的诗歌共同特点此诗于寒雨满江的景象与孤立的楚山,寓含了诗人此刻的心境及感受,之后提到冰心玉壶,更令人联想到诗人孤高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如此深远的用意便融化在一片清洁明澈的意境之中,情景相合、含蓄蕴藉,而韵味无穷。

历久弥新说名句以“冰心玉壶”比喻人心的光明纯洁,可说以王昌龄这首诗最为出名,但却不是最早这么用的早在六朝鲍照的《代白头吟》里就有这样的句子:“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题目是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而来,当时司马相如将续娶茂陵一女为妾,卓文君于是作《白头吟》以自绝,此事才作罢。

而诗文头两句,作者正是以玉壶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唐朝宰相姚崇曾作《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光是从序名以冰壶为诫,便可以知道其中的喻义。

里头又明白地说出冰壶之德性,俨然将冰壶当作是效法的对象了至于盛唐诗人王维、崔颢、李白,都曾以玉壶自励,推崇这光明磊落、清白纯洁的形象中国近代女大诗人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县人她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

时至今日,她对于现代文学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冰心的名言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巴金在为《冰心传》一书所作序中,称她是“我们新文学的最后一位元老”;同时又说“她的头脑比好些年轻人更清醒,她的思想更敏锐,对国家和人民她有更深的爱”。

她的作品、言行,都是赞美母爱、童心,她对她的国家、人民及大自然的深情,或许这正是她取笔名为“冰心”的由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