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日长睡起无情思(日长睡起无情思全诗及意思)一篇读懂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首诗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当时诗人正在永州零陵丞任上。

日长睡起无情思(日长睡起无情思全诗及意思)一篇读懂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赏读】这首诗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当时诗人正在永州零陵丞任上全诗写闲居生活的一隅,点染了一片宁静的环境和诗人无从寄托的心绪,两相映照,给人以熨贴而不免郁闷的感受末句摄入窗外儿童嬉戏的镜头,静中见动,给诗境平添了许多生机和意趣。

“梅子留酸”、“芭蕉分绿”,虽意在点“初夏”二字,但观察入微、感受真切,对仗功稳;“留”字、“分”字极富动态的表现力南宋人张镃论诚斋体诗,有所谓“活法”之说,意思是杨万里善于捕捉瞬间印象对这一点,钱钟书先生有更为周详、生动的论述。

他说:“诚斋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鹃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谈艺录・三三》)我们觉得,不仅从“写生”的角度看,杨万里善于抓住瞬间印象;从“写意”的角度看

,杨万里也善于捕捉瞬间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留酸”与“分绿”都是体贴入微的精采之笔,因为它们及时捕捉并且准确表现了“物”与“我”刹那间的交汇点,不仅把“外景”写活了,而且把“内情”也写活了。

末句写儿童嬉戏情状,“捉”字极有张力据周密《浩然斋雅谈》中记载,诗人自己认为本诗功功夫“只在一捉”字上”,这就未免过甚其词了因为此句不仅渊源有自一一白居易《前有别杨柳枝绝句梦得继和又复戏答》诗中已有“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之句;而且与节令未合,未便深赞倒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杨万里似乎对儿童天真的憨态和好动的习性有着真诚的爱好;他的许多诗写到儿童,流露了诗人一片赤子之心如:“儿童误认雨声来”(闲居初夏午睡起之二》),“童子柳荫眠正着”

(《桑茶坑道中》),“儿童急走追黄蝶”《宿新市徐公店》)等,都是很惹人爱怜的此诗以自然、俚俗的笔墨写作者日常生活的一角,不仅写景如画,体物入微,而且从中映现出作者通脱的襟怀与爱美的情操,颇足为“诚斋体”提供一个有代表性的例证。

感谢关注,感激阅读,欢迎参评、转发和收藏!(图片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