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为文哂未休(轻薄为文哂未休 不废江河万古流)不要告诉别人
前期的贞观诗人们,大体上还是继承了齐梁时期的宫体诗,追求诗歌形式上的繁复美丽,内容则多是男亲女爱,不出闺阁之间,虽然有“上官体”的矫正,但这样的
文/顾无【引觞漫谈】唐诗到盛唐达到巅峰,其之前是经历过一个比较坎坷,众说纷纭的时期的在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诗人们就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该学谁?前期的贞观诗人们,大体上还是继承了齐梁时期的宫体诗,追求诗歌形式上的繁复美丽,内容则多是男亲女爱,不出闺阁之间,虽然有“上官体”的矫正,但这样的风潮还是一时无两。
到后来沈宋制定出格律诗体系,其实也还是在追求诗歌的形式。
初唐的诗歌风貌,到陈子昂才开始有所转变,陈子昂提倡复古,要求作诗有汉魏时期的风骨随着时代的发展,盛世的逐渐到来,陈子昂的观点慢慢被世人接受,这才有了我们后人口中的盛唐气象不过,由汉魏而至齐梁,对于这一段时期诗歌的总体评价一直是争论不休的一个点,而由这一个争端,也引出了盛唐对于庾信和初唐四杰诗风的评论,有些后生喜欢走极端,对六朝文学进行全面的否定,四杰的创作也被批判为轻薄之风。
这样的风潮,与大诗人杜甫心中的诗歌观点并不相符,于是杜甫写下这一组诗《戏为六绝句》,全面的阐释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以及对文学创作理论的取舍。
【临其诗境】今天开始,分三章带大家一起欣赏杜甫的《戏为六绝句》,虽然是戏为,可对于文学创作和理论,老杜却是认真的,从这一组诗中很能看出杜甫的创作原则,其中的名言名句也很是不少,今天先只看前两首,有兴趣的朋友还请持续关注。
这应该是杜甫少有的讽刺之作,内容上也是深刻而丰富,很值得一读!因为上文中提到的这些后生,如何评价庾信和四杰就成为了当时诗坛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杜甫的前两首诗,首先给出了自己对于他们的评价,同时顺带着也嘲讽了当时诗坛上随波逐流的“后生”们。
【经典原文】戏为六绝句唐代:杜甫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条分缕析】第一首诗,先说庾信,从老杜其他的诗篇里看,他对于庾信是很推崇的,“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还以“清新庾开府”来形容李白这里所表达的观点,亦是如此,庾信的诗词歌赋啊,到老年之后更加成熟,笔是凌云健笔,其中的情感更是意气风发,淋漓纵横。
庾信42岁出使西魏,此后就羁留在北方,成为南北对恃时期少有的融南北之胜的文人,经历了如此大的挫折之后,他晚年的作品更臻于成熟浑融,成为南北朝文学的一个象征符号。杜甫对他的描述并不为过。
后面是对“后生”说的,今天的人啊,笑着点评庾信流传的诗赋作品,如果庾信还能活到现在的话,看着现在这些大言不惭的才子们,恐怕真就觉得“后生可畏”了杜甫给人的感觉就是敦厚老实,长者、儒者,而一个温厚的长者也学会了嘲讽人,还是颇有趣味的,这也是这组诗里很大的一个特色,打破了我们对于老杜的固有印象。
第二首写四杰这首诗更加著名,大家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只是我上学的时候,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与它本身想表达的意思是完全反过来的我的理解里,这首诗是杜甫写来嘲讽四杰的,认为这四个人轻薄为文,太不靠谱到现在才知道这首诗是对四杰的赞赏,实在惭愧。
王杨卢骆的作品,本来就是顺和着他们那个时代的,你们这些守旧的文人啊,却只知道不用根据的乱写一气,真是让我冷笑不已等你们这些无名之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尽数湮没的时候,也不能干扰到四杰的诗文创作如同长江黄河一般,在人世间万古流传。
关于这几首诗中的艺术见解和感情色彩,我们留到下一篇文章中一并讲述。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不素餐兮(不素餐兮翻译)硬核推荐
如果没有能力为君主做事,昏庸不明却还霸着官位不放,就是无功而食禄。
-
不素餐兮(不素餐兮翻译)怎么可以错过
因此接着第二层便从眼下伐木造车想到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而这些收获物却全被占去,自己一无所有,愈想愈愤怒,愈无法压抑,忍不住提…
- 哀时命(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难以置信
- 哀时命(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越早知道越好
- 白居易诗全集(白居易诗全集欣赏)学会了吗
- 白居易诗全集(白居易诗全集欣赏)这都可以
- 断肠声里忆平生(断肠声里忆平生是什么意思)硬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