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谈瀛洲(海客谈瀛洲的瀛读音)原创
这是孙晓云创作的虞世南《咏蝉》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在很多唐诗集当中,都把
最近,又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孙晓云书法作品当中的错字这是孙晓云创作的虞世南《咏蝉》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我从网上看到,孙晓云创作的这幅行书中将“垂緌”写成了“垂帷”,将“籍”写成了“借”字。
虞世南《咏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在很多唐诗集当中,都把它放在第一首这首诗的影响之大,足以说明它并不是很生僻的唐诗,可见是孙晓云主席的这两个错字,确实有些不应该虞世南诗中应用形象比喻,“垂緌(ruí)”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孙晓云写成了一个读音和语义都毫不相干的“帷幕”的“帷”字“帷”(读wéi),本义指帐幕,引申义为用幕布遮挡这个错字跟虞世南诗的原意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另一个“非是藉秋风”的“藉”字,古汉语中可以表“借助”之意,但抄写古诗的时候却不能用“借”字来替代它。
孙晓云主席写错字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我曾撰文指出现任中书协主席孙晓云女士书法作品当中的一些错字现象,比如“海客谈瀛洲”的“瀛”写成三点水加“赢”字,“肺炎”的“肺”写成月字旁加“市”字,将“医护”的“护”( 繁体为“護” )字写成提手旁,甚至将杜牧诗句“冲断过江云”写成“过江雪”等等。
有网友说,对待文化就需要有一种认真的精神孙晓云虽然贵为中书协主席,但不是因为她写错字我们就不能探讨或不敢交流但也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今人偶尔写一两个错别字很正常,当今的书法家就是写字人,又不是文化专家,别要求太苛刻。
当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是大有人在,比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的特聘教授、“吼书大师”曾翔就尖锐地提出:“书法‘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还有人查书法作品中的错字,那就是历史倒退!”
各位网友怎么看?您认为该不该指出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书法作品的错字?你认同曾翔教授所说的“查书法作品中的错字,那就是历史倒退”的意见吗?欢迎留言交流。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却看妻子愁何在(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翻译)太疯狂了
C H O N G D U 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是公元763年流落在梓州(现在的三台县,隶属四川省绵阳市)时所作的《闻官军收河南…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翻译)没想到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这样说真的好吗?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翻译)这都可以
- 二子乘舟(二子乘舟诗经原文及翻译)满满干货
- 二子乘舟(二子乘舟诗经原文及翻译)居然可以这样
- 夜久语声绝(夜久语声绝的绝字是什么意思)真没想到
- 夜久语声绝(夜久语声绝的绝字是什么意思)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