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芙蓉以为裳(集芙蓉以为裳上一句是什么)难以置信
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是这样描述她秋日泛舟的: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是这样描述她秋日泛舟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里的轻解罗裳的裳到底应该读什么?是chánɡ,还是shɑnɡ。
似乎很纠结先看裳,普遍认为,古人读“chánɡ”,其实未必古书里“裳”有下衣的意思,也就是上衣下裳《说文》:“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很多人以此为依据,认为下衣自然读chánɡ但我们另见《说文》:“常,下帬也。
从巾,尚声”这就迷惑了,原来“常”字本来读音可能和“商、尚”类似
古人衣裳分离,这是没有疑问的,最早《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楚辞·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人的裳为下衣,一般情况不方便解去,因为可能光腿或者穿着开裆裤。
后来有了非开档裤,不过这些都是地位比较低下的人穿的,李清照作为一个贵族妇人,万万不可能解去下衣的人们上船,是否会因为下衣不方面呢?有可能,但这个时候,一般都是敛裾即可就是把下衣提起来即可“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采莲赋》”
况且,宋朝的女性服饰,解下衣显然是不方便的,宋朝也有方便劳作的女性服饰,穿便裤,但李清照是绝不可能穿这样的服饰的而且,我们仔细分析宋朝女性的常服,解去下衣,似乎并不是很方便,直接露出光腿?似乎大大的不雅。
那么,轻解罗裳,是什么衣服呢?罗裳,即是用很薄的绸缎做成的夏衣。在这里,是衣服的统称。《现代汉语词典》:“shɑnɡ 1.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即统称衣服的时候,读shɑnɡ。
其实,在古诗文里,衣裳的的含义也逐渐发生改变,泛指衣服《卖炭翁》“卖炭得钱何处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读shɑnɡ比如:“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再如:“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更如:“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又如:“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还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此处裳已与布,帘相近)由现代汉语中裳字的轻声读法“shang”推断之,文言中,尤其诗词中“裳”字读音更多应该为“商”,只不过口语中多被读成轻声何况,裳字由其造字的角度推断,也与“尚”音相近。
《说文》中说裳与常同源,所以后人每读裳必音“常”,孰不知“常”音源于“尚”再举几列唐宋以来的诗词为据1、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北宋郭茂倩乐府诗)(如古音都读“肠”,那这里上下两句同为“肠”韵,启不难以为诗哉!)。
唐宋以来的近休诗中,裳的发音从韵律学上来讲发“商”的音更有韵味,可见,此时的“裳”字已经与现在口语中的衣裳(轻声shang)已经很接近所以,近体诗词中裳字读成“商”音,本人觉得更加符合诗词的特点(因为诗词算文言,不可能出现轻声字,所以读一声“商”)。
易安居士为什么要“轻解罗裳”?因为到了深秋,“红藕香残玉簟秋”,天气转凉,船上风大,恐怕穿单薄的夏衣会着凉,所以,整体更换为秋衣(秋衣也可能是长裙拖地,绝无可能穿便裤出行)。
在这里,“罗裳”的意思,恐怕解释为单薄的夏衣,泛指全身的衣服更为合适也有说法,“轻解罗裳”的用意,是含蓄地掩饰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惋惜秋装不如夏日罗裳的华美,脱下华丽罗裳有如告别褪色的青春,折射出的是词人对往事不再、年华易逝的无奈。
这未免牵强但江面风大,秋色渐谅,换秋衣是一定需要的这样理解的话,“轻解罗裳”的“裳”读成shang更为准确那么裳做下衣解读chánɡ,是否为古音呢?也未必吴越之地的方言读“衣裳”的时候,读成“衣桑”(裳读音介于“桑”和“嚷”之间),可能更接近于古音。
那么说了这么多,衣裳到底读什么音?如果做泛指衣服解释,一定读shang如果明确指下衣解释,一定读chánɡ其他不明之处,尽可能按照现代汉语的读法来读例如“斜”,在古诗文里,所有读xié均为正确,因为是现代汉语读法,尽管在有些古诗里,读成xiá可能更押韵。
另外,古诗是需要诵读的,是语言表达项目,不妨怎么觉得舒服怎么读,“音随客便,形同主人”太纠结读音,其实大可不必,汉语的字千万不能写错,但读音,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谁也不知道古汉语到底怎么读?也许部分字类似于现在的吴越方言,也许部分字类似于现在的岭南粤语,均有可能。
当然,如果国家官方教材明确的标注出来,我们以官方标注的为准(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现在已经统一为shuāi了)《金刚经》说“不住于相”,诵读古诗词,感受其美即可并不需要太纠结其准确读音。
在并无准确定论的时候,怎么美,怎么读 飙叔,2021.5.11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连理枝头花正开(连理枝头花正开指的是)不要告诉别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2023年,省五建公司以建投集团“抱一至永 远者无疆”文化立根兴企工程和建工集团“四知”文化精神为基,努力…
-
连理枝头花正开(连理枝头花正开指的是)干货满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哪一首)燃爆了
-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哪一首)快来看
- 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诗是什么)不要告诉别人
- 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诗是什么)速看
- 红雨随心翻作浪(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所蕴含的哲理)居然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