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瞿塘峡口冷烟低(瞿塘峡口冷烟低开奖结果)一篇读懂

蓝锡麟白居易宦游巴渝期间,并不只是人在忠州才有诗,而是来去途中都曾有感而发,留下好几首诗。”这个“争”是“怎能”的意思,意味着只要有了真情实感,

瞿塘峡口冷烟低(瞿塘峡口冷烟低开奖结果)一篇读懂

 

蓝锡麟 白居易宦游巴渝期间,并不只是人在忠州才有诗,而是来去途中都曾有感而发,留下好几首诗其间过巫山所作七绝《题峡中石上》,应是进入巴渝地域的第一首诗,并且于景于情都令人兴味顿生其前两句写景:“巫女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于眉。

”见到了两处文化遗址,不用典而只纪感,“红似粉”和“翠于眉”都写得色彩鲜明,对衬强烈,显示出了清新可爱回顾甫离江州时《浔阳宴别》诗谓“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途经归州时《入峡次巴东》诗谓“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看得出他的心境明朗多了。

正因此,其后两句自然延伸到抒情:“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这个“争”是“怎能”的意思,意味着只要有了真情实感,无论身在何处,境遇如何,他作为诗人必定会写诗紧接着便产生了五律《夜入瞿唐峡》:“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崖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拨菍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首联的气势尽管不及李白《蜀道难》的开篇几句,但一个“险”字,一个“难”字,仍无愧突兀警策,先声夺人而一个“夜”字,更凸显出他是写夜航,前人所无,别开生面颔联两个比喻,也是感受独到。

颈联当中的“菍”字,指挽舟竹索,“拨菍”即为拉纤用诗句写到纤夫拉纤,而且是夜船拉纤,白居易实为千古第一人尾联那个“愁”字用得颇不寻常,与其说是担忧自身不安全,不如说是主要为纤夫越险犯难,担惊受怕仁者之心,略见一斑。

经巫山过夔州到忠州,白居易行行停停,一路不知听过多少峡江男女唱竹枝词在刺史任上,也不止一次听过唱竹枝词,有其《听竹枝赠李侍御》诗为证:“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民歌竹枝词所常见的“怨咽多”的特点,无疑给了他新奇特异的情感冲击,他才会对李侍御说,你偶尔听一听竹枝歌便会惆怅凝望,我长期听又将教我怎么样?言外之意分明是,怎能教我没有一句诗,我也要仿作文人竹枝词。

现存文人竹枝词当中,早于白居易的仅有顾况《竹枝曲(一首)》:“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从前两句看,顾况是在楚地(今湖南、湖北)触景生情,写出了这首竹枝词的从后两句看,顾况曾游过三峡,听过“巴人夜唱竹枝”,并且留下了与白居易十分相近的审美印象。

白居易继顾况之后,仿效民歌竹枝词,创作出了文人类的《竹枝词(四首)》,并且留传至今其一:“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前两句点明了听唱竹枝词的地点和时段,水雾弥漫和月亮西斜不仅透露已经唱到后半夜,而且渲染了环境氛围。

后两句的意境与顾况的后一句相似,但说寒猿、闇鸟都同人一起悲咽,韵味却是更加深长其二:“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这一首显然是前一首的继续一个“怨”字重复领起,揭示出“声咽”的内在原因。

“歇又闻”表明时断时续,与“齐声唱”都是民歌竹枝词的演唱特点,并加重了“怨”然后归结到“愁杀”,表现诗人自己已经与演唱者们同声相求、同病相怜其三:“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

”与前两首相比较,时空环境俨然大变了是在一个风雨天,诗人由远及近地观览江面上和江岸边的即时性景象,闇然地生出莫名伤感“红簇簇”与“碧凄凄”对比性强,但全诗基调,分明如花似叶,又“冷”又“湿”最后一首写道:“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这一首与前三首的不同处,一是由个别引出一般,归纳出了民歌竹枝词的两大共性其一为声调,每句唱词七个字,总是前四个字一顿,悲切梗塞,后三个字再续上来,沉缓滞重其二为格调,总是浸透着一个“苦”字,并且总要由词意的“苦”,将格调的“苦”表达出来。

二是末句反映出,时任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的元稹,比他更早已曾创作过文人竹枝词,而且传到忠州一带来,为民众所接受、所喜欢、所习唱了一个“多”字表明,元稹所作不止一首然而太可惜,元稹的竹枝词并未传下来,白居易当年如果料到了,不知当作如何感受。

据前人记述,白居易不但会写竹枝词,而且会唱竹枝词。他那样诚恳地向民歌学习,拿过来又为我所用,委实太值得当今诗人踵武。搜录:万先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