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下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下一句)真没想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出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第九篇《子罕》 二、初步意思1、逝:往、去逝者不仅仅是时光,而是一切,外延和内涵可以无限扩展2、斯:此,此处指水3、舍:居住,停留,停止。
钱穆翻译:先生在川水之上,说:“去的就像这样呀!它不舍昼夜地向前”杨伯峻翻译: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个人偏向钱穆先生的翻译做略改,先生在川水之上,叹道:“去的就像这样呀!它不舍昼夜地向前。
”
三、解读中国文字精妙有趣,同样一句话,不同语境,解读出来可能差异较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时孔子语气如何,神态怎样,因何而发,前因后果,上下语境,难以考证,解读也就有了多种可能性自古至今,各有各的解读。
流传较广的有“伤逝”说,感叹时光易老这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观点,通俗易懂,容易共鸣有荀子等“比德说”,传播也较广,南怀瑾等对此也多讲水之德行诸多古籍都记载过类似故事,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
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水有大德,君子必观水,联想儒家“知者乐山,仁者乐水”,再加上道家“上善若水”,“比德”说也就有了广泛市场此外还有以程朱等为代表的“道体说”、孟子等“有本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个人越读越美一是画面美诗句充满立体画面感,临水而叹的孔子形象不自觉在脑海涌现高大形长的孔子,面对涛涛东流水,一丝孤独和忧伤掠过眼角,却依然坚定向前二是中庸美孔子强调“过犹不及”,力求致中和,这句话体现了此理念。
周游列国,年岁徒增,大道却难行“逝者如斯夫”,孔子虽为圣人,但不是消灭了七情六欲的机器人,是人,就会有正常喜怒哀乐,感叹“逝者如斯夫”也是人之常情用流水比喻,含蓄而美丽凡人有愁绪刹不住车,容易沉溺情绪,孔子“过犹不及”,恰到好处,。
叹而不溺三是精进美“不舍昼夜”,日夜不停的流水,既写实,更充满危机意识时光匆匆,周礼难现,更要自强不息我以为毛主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深得此句精髓面对岁月流失,面对周礼远逝,面对逝去的过往种种,孔子思绪万千,但绝不是才子佳人的无力悲叹,不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哀,依然是时不我待的。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进,如流水一般向前看,向前冲。百折不挠,百川终会归海。
对这句耳熟而详的话,随着年龄、阅历、经历、心境的变化,我感悟的侧重点也经历了多次改变第一、“有口无心”梦中人小时候,看着大姐姐、大哥哥和大人可以批评管教我们,还可以做小孩不能做的事,巴不得自己早点长大,那时对“逝者如斯夫”没任何概念。
读书以后,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看点武侠小说,读些人物传记,一心遐想救世济民,仗剑走天涯,更多向前冲冲冲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左耳进,右耳出,嘴巴念了,却没念到心里,没念出共鸣,更没念出感同身受,单纯字面一飞而过。
第二、“逝者如斯夫”春去矣等到对这句话有感觉,愿意品味,已是在社会风雨中经受了不少吹打,油然而生“逝者如斯夫” 的小资情怀和感伤,兼杂着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自嘲尤其三十而立之后,各种约束规矩、责任压力,单位的、家庭的,林林总总,是是非非,棱角不断被敲打被打磨;武侠江湖的快意恩仇、理想世界的金戈铁马云消雾散,更多的是面对上班下班的简单重复、“小林家豆腐馊了的一地鸡毛”,开始对现实感到疲倦,开始怀念儿时的无忧无虑,怀念大学自由不羁,足球场上的奔跑激情,再看异常扎眼拔了又长的几根白发,不禁感慨感叹,岁月河流真是寂静无声,弹指间,二三十年就过去了。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对“逝者如斯夫”有了来自内心的叹息,说明你也“不年青”了。
此阶段对“逝者如斯夫”理解,更多的是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年华虚度,美好难续,伤感而无奈这句话从书本渗入血液,时常流动,遇到某些场景,就会自然冒出来读到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贬再贬的苏轼,联想“丧家犬”的孔子,不同时空,却临水共叹,“逝者如斯夫”,岁月不居,算是尝出些许味道与共鸣。
看到辛弃疾“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不自觉也想起“周公难梦”的孔子,身不用,道不行,“逝者如斯乎”,年华渐逝,壮志未酬,悲情悲切,两人也属同“病”相怜念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会想起孤独的孔子,一个临水,一个登台,一个内敛沉稳,一个苍劲悲愤,都是高贵的灵魂第三、“不舍昼夜”无常与常“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年岁虚增,经历了过山车似的起起落落,见了身边朋友沉沉浮浮,聚聚散散,散散聚聚,也感受到了生死离别的变故。
“逝者如斯乎”的逝者,不再单纯理解为时光,也不再仅仅理解为功名利禄……,而是生命万物,是一切,是一切终将逝去“不舍昼夜”,生命无常,却心有不甘对“逝者如斯乎”是悲苦无奈,是心有戚戚四十不惑之后,受肖老等影响教导,对后半句“不舍昼夜”品出了新滋味。
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有生既有灭,无常即常旧的逝去,或许是新的开始原来对“逝去”不愿不甘,其实是“我执”之念太重,陷入我执之中自寻烦恼原来总想“得到”,害怕“逝去”。
拿得起,却放不下原来认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么可能,现在终于明白不是不可能,只是自己还没到境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滚滚东流水,不管英雄狗熊,伟人凡人,高矮胖瘦,有钱没钱……都将随波逝去。
一切美好终会过去,一切困境也终将翻篇,眼前的一切,得意也好,失意也罢,感伤高兴,悲叹感慨,终将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终将悄无声息远去再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开始相对理性,开始变得“认命”,从内心接受生命的“无常”,无常即常,就像月缺月圆平常。
开始学习奔腾的流水,要一切向前
四、启示一要珍惜当下“逝者如斯夫”,逝去的如流水,我们喜欢怀念过去美好,感伤曾经没有得到的,而忽略当下身边人和身边事,殊不知当下也很快成为过往,不要沉溺逝去的,而要立足当下,珍惜眼前二要自强不息“不舍昼夜”,逝去的终归要逝去,“不怨天不尤人”,
认得真,更要看得破看得破,而不陷入破,依然要认得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时不我待,要向前看,向前努力 2021年5月25日凤鸣苑。
光辉岁月2728,坚持原创,温暖前行。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个人公众号。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逝者如斯夫下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下一句)怎么可以错过
今天是2020年最后一天,一年又要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了,此时此刻,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墙裂推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出处:句子出自唐代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 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这样也行?
- 五岭逶迤腾细浪(五岭逶迤腾细浪五岭指的是哪五岭)越早知道越好
- 五岭逶迤腾细浪(五岭逶迤腾细浪五岭指的是哪五岭)越早知道越好
- 赵人患鼠(赵人患鼠告诉我们的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 赵人患鼠(赵人患鼠告诉我们的道理)墙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