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白居易诗全集(白居易诗全集欣赏)奔走相告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

白居易诗全集(白居易诗全集欣赏)奔走相告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诗词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作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狂风能折断一棵大树,却无法摧毁一株小草,它让我们回忆起自己血液中的坚强。

野火烧不尽爱与希望,随着春风吹来新的生机,每一棵平凡而又坚韧的小草,终将向上生长连接成茂盛的草原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也宛如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中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时光流转,春亦匆匆。趁着这个最美好的春赏时节,当然要做最赏心愉悦的事,才不辜负好岁月。

长相思·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整首诗的意境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味深的特点。

这篇作品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白居易与元稹

那一年,白居易29岁就考中进士,自称“十七人中最少年”,同年登第的人中就他最年轻彼时,元稹23岁,在八年前就考中了明经,也算年少有为在唐代,仅仅考中明经或进士不能授官,还要通过吏部铨试才能正式入仕,就跟现在公务员考试一样,面试才决定成败。

元、白二人都在长安孜孜不倦地备考,于贞元十八年(802年)同时取得官职,被正式授为秘书省校书郎,终于不用再忍受“京漂”生活元、白志同道合,是生活中的挚友,更是文学和政治的知己此后,他们一同吟咏风雅、走马行猎,醉饮于长安酒肆,三十年间唱和不断,在宦海浮沉中相互扶持,一同抨击权贵豪强,一同发起新乐府运动,开启了一段千古传诵的友谊。

元、白亲密无间,用元稹的话说,是“坚同金石,爱等弟兄”白居易的母亲去世时,元稹尽管财力不宽裕,却慷慨地寄钱接济,帮穷困潦倒的白居易办丧事,前后金额超过20万钱白居易感激不尽,写诗曰:“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

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元和十年春,他们同在长安,和其他朋友结伴游玩,一路上走了二十里,两人连连吟诵,一直没停过,其他几个人都插不上嘴长庆三年,两人都被贬在外,在杭州久别重逢,于是并床三日,畅谈平生。

之后,他们分隔两地,经常将写给对方的诗作藏于竹筒中寄出,称之为“诗简”元稹去世多年后,白居易仍然不断写诗追思挚友,对他的感情至死不渝69岁时,白居易梦到与元稹同游,醒来后写下了《梦微之》,其中写道:君埋泉下泥销骨,

我寄人间雪满头或许,年近古稀的白居易,怀念的不仅是元稹,还有他们曾经开创一代诗风的新乐府运动,以及那段胸怀理想不坠青云志气的少年岁月多年后,那乐天知命的悠闲身影已在滚滚历史中随之消散,但那年长安执笔立命的白衣少年们,依然从未离去.…...。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图书馆

素材整理:21中药502班 梁子祺图文编辑:陈献玲、佟智图文审核:段丽敏微信号:weiyuanshuxiang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