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到瓜洲古渡头(流到瓜洲古渡头意思)快来看
这一种相思,两番凭眺,这南北恨重,个中几许离人愁?
长相思,词牌名;最早起源于唐代教坊的曲名,后来才做词牌名流行于宋代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长相思》词令作者,如唐代白居易、宋代欧阳修、清代纳兰性德、南唐李煜、南唐冯延巳等这种词牌的格律是:双调
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以白居易词《长相思·汴水流》为代表: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充满无限深情。
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相思之痛还有代表作南唐·冯延巳《长相思·红满枝》:红满枝、绿满枝,宿雨恹恹睡起迟闲庭花影移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这首词短小精炼、委婉动人,是一首真正的古代江南民歌风韵的琴歌。
红绿满枝的美景之下贪睡起迟,正是为了能在梦里多相见几次,因此肯弃美景于不顾但是纵然如此,梦多见少的现实,则更添了伤感和思念生活中有些人在转身之后,明明说好了再见,却再也不见!另有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后段四句三平韵的变体,以李煜词
《长相思·一重山》为代表。还有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的变体,以宋代张先《相思令·苹满溪》为代表。
上面这两首《长相思》琴歌都源于《东皋琴谱》《东皋琴谱》是明末清初时期,东渡日本去弘法传道的 东皋心越禅师 所作心越禅师擅长书画、篆印,喜爱诗词、琴曲,更精研禅学,是当时难得的集文化艺术素养于一身的得道高僧。
清康熙十五年,心越禅师应邀赴日本去担任兴福寺的主持,由此东渡扶桑近二十年期间他在日本开坛讲经,习琴弘道,并把中国的金石书画带到那里,一直至57岁圆寂,客死东瀛后他的弟子们根据师父遗留的琴谱整理汇编了著名的《东皋琴谱》。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品读的是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下邽,古代地名,在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shi)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他的一生比较顺利,既没有像杜甫那样的坎坷波折,也不像苏轼那样大起大落,他从29岁考中进士,30出头开始入朝为官,到他58岁的时候呢,以正三品的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来到了洛阳任职。
作为太子府的属官,平时比较清闲,而白居易的性格又比较开朗乐观,所以他才会有那种“红泥小火炉”的闲情逸致不过呀,对于白居易的评价,他的好朋友王质夫有六个字说得特别的中肯——“深于诗,多于情”说白居易不但诗写得特别的漂亮,而且还是一个多情的人。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爱情诗写得特别好,比如说他的《长恨歌》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确实是凄美动人那么白居易如果写起自己的爱情来,会不会也一样的感人呢?这首《长相思》就是白居易在69岁的时候,写给他的爱妾樊素的经典名作。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首《长相思》其实体现的是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离别,另外一个是相思词的上段重点在送别,下段转入相思而这一次离别对于白居易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不是普通的离别,而是永别。
那么大词人白居易会怎么去表现这种锥心之痛的离别呢?“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词一开篇就一连点出了四个和送别有关的地点,而且是每一句一个地名,非常密集地推出来,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泗水(泗水:源于山东曲阜fu,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瓜洲(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吴山shan(泛指江南群山)这样短短的一阕小词应该要惜墨如金才对呀,可是为什么白居易一下子罗列四个地名呢?这会不会太浪费笔墨呢?以往的送别诗,可不是这么写的吧?像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别地是武汉的黄鹤楼,目的地是扬州;又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起点是长安的渭城,目标是西出阳关,前往新疆的安西都护府这些送别诗都是一个起点,一个终点,特别的明确。
那白居易一连罗列四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在我们看来呀,貌似汴水呀、泗水呀、瓜洲、吴山这四个地方好像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风景名胜吧?这四个看上去貌似没有一点儿关系的地名啊,其实每一个都蕴含着无限的深意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白居易要借这一连串的地名,来强调他对心爱之人的依依不舍,这个心爱之人就是他晚年最喜爱的侍妾樊素。
晚年的白居易定居在洛阳,写这首《长相思》的时候是开成五年,也就是公元840年,这一年白居易69岁年近古稀的白居易早已经是百病缠身,他自己说他有比较严重的足疾、眼疾、风疾,“风疾”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中风被衰老和疾病双重折磨的白居易,在这一年的春天啊,迫不得已做出了一个极其艰难、极其重要的决定——他要放樊素回老家。
樊素是杭州人,她陪在白居易的身边已经整整十年了,樊素是个很漂亮的女孩,能歌善舞,还是一名专业级别的歌手,她最擅长曲子就是《杨柳枝》,白居易还常常亲昵地称樊素为柳枝白居易活了75岁,在那个时候已经算是很高寿了,可是他没有亲生儿子可以承欢膝下,一生的至交好友,像元稹等人也相继离开了他,再加上自己百病缠身,晚年的生活还是有些凄凉的。
幸运的是啊,樊素还能用她的善解人意,用她的甜美歌喉来缓解白居易晚年的孤独,所以他们俩日常的生活状态的经常是白居易为樊素谱写新的歌曲,而樊素呢又唱给白居易听,两个人的配合挺默契的所以在精神上和情感上,晚年的白居易对樊素还是非常依赖,可是在白居易68岁这一年,他患了风痹。
bi,也就是中了风,一度甚至还卧床不起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开始正儿八经地琢磨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他先是卖掉了心爱的坐骑骆马(《卖骆马》,“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这匹马跟了他有五年之久,是他最主要的代步工具,可是一旦中了风,再好的千里马对他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吧?除了卖马,他还做出了一个更加痛苦的决定,那就是送樊素回老家。
他自己已经是来日无多的老人,可樊素还只有20多岁呀,他不愿意耽误樊素的青春,思量再三过后,他最终决定忍痛割爱,让樊素回杭州最深沉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白居易对樊素就是这样,既然我已经不能给你幸福了,那么至少我还可以给你去寻找幸福的自由。
第二年的三月阳春,樊素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相伴十年的白居易,踏上了去杭州的归途“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从洛阳送别樊素,汴水、泗水、瓜洲、吴山这四个地名串联起来的其实就是樊素南归的必经路线。
因为她这一路应该是以水路为主,先从汴水一路往东,大约到今天江苏徐州一带,汴水汇入泗水,再沿着泗水并入大运河,一直流到扬州的瓜洲古渡瓜洲古渡在长江岸边,从瓜洲再渡过长江,继续沿大运河南下,就能到达目的地杭州,吴山就在杭州境内。
我们读这首词的时候,会觉得“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是一串特别美好、特别忧伤的意象,读起来呢,语感也很优美流畅可是我们可能真的没有想过吧,其实他就是写实,是一条必须要经过的真实路线,把这四个地名连起来就是一张唐代的地图啊!这个时候的白居易已经不可能亲自把心爱的人送到杭州去了,但是自从樊素挥手告别的那一刻开始,他的恋恋不舍、他的牵挂担忧就伴随着樊素的这一路行程始终没有离开过。
白居易身在洛阳,可是他的心一直在跟随着樊素的船一路从汴水到泗水,到瓜洲,一直飘到老家杭州的吴山所以“吴山点点愁”,吴山就成了白居易相思永久停留的地方洛阳和杭州,白居易和樊素,从此也是“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和樊素生别离的这一年,白居易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他当然非常清楚,和樊素今生今世都不可能再见了,这才是白居易内心无法承受的剧痛不能再见,却不能不想念,“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悠悠”就是连绵不尽的意思,所以“思悠悠,恨悠悠”是再一次去呼应上。
段的“汴水流,泗水流”樊素的船飘到哪里,白居易的相思就会跟到哪里,就像水流一样地滔滔不绝这种思si是不忍分别、不愿分别的相思,而这种恨是一眼望不到尽头、后会无期的恨“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正因为明明知道根本不可能有归时,“恨到归时方始休”这一句词才显得尤其的悲伤,正因为没有归时,恨就不可能有停止的时候。
樊素离开之后,白居易还写过这样的诗句,“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他说呀,樊素的离开也带走了他人生的春天,他的余生就只能是和疾病相伴度过了这一份凄凉连他的好朋友刘禹锡都感同身受,都忍不住要来安慰他——此后的每一个漫漫长夜,词人就只能是独自倚楼而望,思念着远方的姑娘。
“月明人倚楼”,如今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有无休无止的相思和心痛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是一首古琴的入门曲,看似非常简单,但要弹好不容易整个曲调要始终控制在一种“哀而不怨,隐而不发”的格调中。
二弦拨三弦挑,舒缓的起调,沉郁的停顿,仿佛自己化作古人立于秋风箫瑟,芦苇苍茫的江岸边,遥望瓜州古渡古渡口到一弦十徽位,平滑上移轻揉,溢满沧桑低音缓慢微颤,于是眼前景象苍重,渐次出现乱石堆垒,惊涛依旧,不由喟叹风迹犹在,故人何去?怀人之情由此铺展。
“思悠悠,恨悠悠,”大指上七徽进六二,琴声渐高扬,内心情感沸然起伏到“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又渐远渐沉渐无奈皎皎头上圆月一轮,相思如水绵长难消最后一句泛音,明月照伊人,在吴山江南的绣楼叹这一种相思,两番凭眺,这南北恨重,个中几许离人愁?。
这首《长相思》,虽然短小,却声韵悠长,尽表别离相思之痛,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古琴曲《长相思》------------爱有多深,分手就有多难;爱有多深,相思就有多痛一条漫漫离别路,一曲悠悠《长相思》,让我们看到了白居易内心最深的爱和最深的痛。
…作者:照乐编辑:无邪往期推荐琴曲《阳关三叠》之浅析古人抚琴的境界: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弹古琴:指甲修剪与保养方法(值得收藏)弹琴时,右手指法如何取音干净?最全戴晓莲古琴视频教学(收藏)琴学备要丨弹琴的规范与禁忌
古琴,初学者要这样练古琴知识丨“按令入木,用力不觉”你都做对了吗梅曰强:论弹奏古琴的修养古琴: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扫一扫添加个人微信琴耕书苑照乐老师丨18519033143
扫一扫添加个人微信琴耕书苑飞扬老师丨13901331734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抚琴丨雅乐丨传承丨书韵遇见你,真好。我愿意为你分享更多你想要的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流到瓜洲古渡头(流到瓜洲古渡头意思)这都可以
画了C罗,有几处不够准确,权当交个作业,按下不表。来谈首古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
-
有时忽惆怅(有时忽惆怅匡坐至)没想到
江南水乡,有很多地方都叫横塘,哪怕仅仅是“横塘”这个词,也足以给我们旖旎的想象。“词”作为一种表演性的诗体,哪怕是唐诗,我们在阅读…
- 陌上桑作者(陌上桑作者是谁)怎么可以错过
- 陌上桑作者(陌上桑作者是谁)万万没想到
- 一枝红杏出墙来上一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上一句是什么诗)居然可以这样
- 一枝红杏出墙来上一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上一句是什么诗)干货满满
- 皎皎白驹(皎皎白驹,贲然来思)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