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瑟(萧瑟瑟的意思)满满干货
辽朝是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从907年建立朝代到1125年结束,一共经历了九代皇帝,国祚二百一十八年。我
辽朝是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从907年建立朝代到1125年结束,一共经历了九代皇帝,国祚二百一十八年我们对这一个朝代熟悉程度不算太高,恐怕更多的信息是来自传统评书辽朝只要出场,基本上就是跟中原正朔打仗打仗……。
因为缺乏了解,很多人认为起源于北方的辽朝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虽然是相对于中原拥有千年的文化传承来说是匮乏了一点点,但是辽朝在吸取中原文化上始终不遗余力,因此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方面的经典之作。
除了吸收中原文化,辽朝还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在历史上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辽朝文化吸引我来自一套邮票1982年发行的志号T74邮票《辽代彩塑》,最早引起了我对辽朝文化的好奇这套邮票四张,图案分别描绘了辽代彩塑菩的头像、胸像、供养童子像、半身像。
能做出如此精美彩塑,想必不是一群草莽野蛮人人可以做到的以此为线索开始了解了更多关于这个朝代的文学成就辽代著名的诗人并不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以辽朝皇室的作品为主但是还是有他们的特点,诗词作家女性比例颇高先来了解两个辽朝女诗人
女中才子萧观音(1040年 -1075年 )萧观音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辽代女诗人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
萧观音最著名的作品是十首《回心院》,回心院这个词牌就是由她始创,因为当时文化传播的路线主要是大宋输出辽朝输入,所以回心院基本上没有得到中原文人的关注回心院·扫深殿·十首之第一首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
扫深殿,待君宴回心院·张鸣筝·十首之第十首张鸣筝,恰恰语娇莺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除了深闺幽怨的词作,萧观音也有风格豪放的作品《伏虎林应制》这首诗气势雄健奔放,音调铿锵有力,夸张的笔调里流露出自豪的心情,鲜明地表现了契丹族崇尚勇武的精神。
伏虎林应制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萧观音也算生不逢时,她最后被皇帝赐死这要先说说辽道宗这个皇帝,他是辽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可能是辽道宗受大宋文化影响比较大吧,他一直不喜欢打仗,他始终坚持跟大宋保持和平共处的关系。
因此在很多辽朝大臣看来他“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萧观音就不断地督促他勤政,一来二去辽道宗开始疏远萧观音有一次辽道宗要出门打猎,萧观音奋力劝谏阻止,这可惹恼了辽道宗,于是彻底不再理萧观音了因此萧观音写了十首《回心院》希望能让辽道宗回心转意。
但是问题出现了,她只擅长写诗词却不擅长谱曲,于是就找来了乐师赵惟一帮她谱曲辽朝的皇宫禁制相比中原非常宽松,男人出入后宫算是比较平常的事,但是后宫的一些人串通一气向辽道宗打小报告诬陷萧观音和赵惟一有私通之事。
辽道宗本来就对萧观音有气,不问缘由就把她赐死了赐死之后还用草席裹了尸体送回女方老家,谁知道这件事引起辽东汉人不满,为了镇压这股不满又衍生了很多意外事件历史学家认为这也是引起辽朝最后瓦解的诱因之一不过辽道宗死后还是跟萧观音合葬在庆陵。
才女萧瑟瑟(生年不详—1121年)瑟瑟是她的小名,她是当时国舅爷的二女儿,她的姐妹都嫁给了当时的皇家贵族,她则嫁给了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是上文说到的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孙子,他的奶奶就是萧观音他有一天去萧瑟瑟大姐家去见萧瑟瑟的大姐夫耶律挞葛,正好碰见萧瑟瑟去看她姐姐。
辽天祚帝对萧瑟瑟一见倾心,于是她就成了辽天祚帝的文妃
辽天祚帝是辽朝最后一个皇帝,他的皇位是从他爷爷辽道宗那里直接继承的他得了皇位以后把当初陷害他奶奶和他爸爸的人都逮住砍了,但是他严格地遵守了爷爷的教诲,不跟大宋打仗悲剧的是萧瑟瑟竟然是耶律延禧奶奶的翻版,仗着自己舞文弄墨的本事,写诗讽刺辽天祚帝整天游猎不务正业。
萧瑟瑟跟耶律延禧的奶奶萧观音一样被疏远,最后被耶律延禧赐死,不过这次罪名是谋反萧瑟瑟的诗词主要是以劝谏为主,规劝耶律延禧重视边关战事,远离奸佞讽谏歌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选取贤臣。
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咏史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干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磋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
耶律延禧最后的结局也很悲惨,他被俘虏以后有一段时间跟宋徽宗赵佶住在一起两人想必有很多共同语言吧,不过当时每天都有女真人贴身监视,他俩虽然同住但是也没什么机会聊天据说有一天他俩私下偷偷说了几句话,耶律延禧说了什么不知道,赵佶听完手抚额头连说:“天呐天呐”。
监视他们的人把这件事上报了,他俩就被分开了,之后耶律延禧就没有消息了另一说法是在一场马球比赛中被乱箭射死辽国第一流高僧郎思孝郎思孝即沙门郎思孝,沙门就佛门的意思据《辽东行部志》:“师姓郎,名思孝,早年举进士第,更历郡县。
一日厌弃尘俗、祝发披缁,已而行业超绝,名动天下”郎思孝中过进士还当过知县,后来赴岛出家,首创觉华岛海云寺,设坛布教并著作连连,成为学富五车的一代佛学大师受到极为信奉佛教的辽兴宗、辽道宗两位皇帝的尊崇,被誉为“辽国第一流高僧”。
他一共流传下来三首诗其中两首是和上文中提到的辽道宗老爹辽兴宗的《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耶律宗真《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为避绮吟不肯吟,既吟何必昧真心吾师如此过形外,弟子争能识浅深郎思孝的和作
和《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其一为愧荒疏不敢吟,不吟恐忤帝王心本吟出世不吟意,以此来批见过深和《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其二天子天才已善吟,那堪二相更同心直饶万国犹难敌,一智宁当三智深这几首诗的水平如果与当时大宋的诗词对比差距很明显,但是在辽代僧人诗人一项上也算是填补了空白。
三位皇帝诗人耶律倍《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耶律倍是耶律阿保机的皇太子,因为耶律阿保机没有遗嘱突然去世,耶律倍和耶律德光存在了竞争皇位的关系耶律倍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人,之所以辽朝全面学习中原文化他的功劳最大。
耶律倍一直推崇尊孔尚儒,主张契丹全盘汉化,以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术
在与耶律德光竞争中,他主动退让,把原本他的皇位交给了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始终觉得他是隐患,被逼无奈之下耶律倍带着妾室与珍藏的图书从辽东渡海投奔了后唐当他在金州(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即将上船时,面对故国,悲愤满腔,在海边立了一块小木牌,上刻了这首《海上诗》。
他的最擅长的并非作诗,耶律倍的绘画作品如今被收藏在世界知名的博物馆,《东丹王出行图》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另外他的《双骑图》《猎骑图》《射骑图》都很有名。
耶律隆绪《传国玺》一时制美宝,干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耶律隆绪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圣宗”作为庙号的皇帝,他在位时对内实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任贤去邪,仿唐制,开科取士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和作用,使辽朝达鼎盛。
耶律洪基《题李俨〈黄菊赋〉》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虽然这些诗词在同时期对比大宋的诗词显得有些逊色,但是这些诗词也是辽朝积极学习唐宋文化的成就,是唐宋的中原文化输出的重要体现。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萧瑟瑟(萧瑟瑟的意思)一篇读懂
大家都熟悉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那么问题来了,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瑟瑟是什么呢?…
-
不如不相见(不如不相见仓央嘉措)燃爆了
相见是一种缘分,不见是一份遗憾。然而,很多时候,相见不如不见。
- 不如不相见(不如不相见仓央嘉措)一篇读懂
- 散文童话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呢英语版翻译散文的三大特点
- 散文童话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书本内容呢散文杂志投稿要求
- 现代散文家散文童话寓言小说有哪些书籍名称呢
- 有深度的短篇散文散文童话寓言小说的特点有哪些呢三年级上册散文《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