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纤手破新橙(纤手破新橙是什么意思)奔走相告

“纤手破新橙,相对坐调笙。”\x0a名妓李师师和皇帝宋徽宗、诗人周邦彦的三角故事。

纤手破新橙(纤手破新橙是什么意思)奔走相告

 

文:有寂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彦《少年游》   稍微纠结了几天,入扇的第一篇决定写一下关于李师师的三角恋。

周邦彦的这首《少年游》算是他最出名的一首词,当然,作为一个风流的文人,整首词记录的不外乎是追忆一下曾经在秦楼楚馆中的回忆,但后来常见于记载当时皇帝宋徽宗和李师师的爱情故事中,因而显得比较重要  虽然古时妓女多以“子”为名(当今日本很多女性仍然带子),然而名妓多叠字,如苏小小、陈圆圆,李师师亦如此。

李师师是北宋时期汴京的名妓,只是出身于一家民营妓院,所以并没有详细的生平记载,在这里引用南宋缺名人士撰写的《李师师外传》:“李师师者,汴京东二厢永庆染局匠王寅之女也”话说李师师比较克娘,出生的时候就死了妈,后来老爸十分疼爱这个女儿,养得大了点儿就送到了庙里(当时风俗,疼爱子女的表现)。

庙里的高僧摸了摸李师师的额头她就不哭了,老爸十分开心,因佛弟子称为“师”,故给宝贝女儿取了这么个名字  可惜李师师四岁的时候,老爸坐穿了牢底,无家可归的她只好被别人收养,流入风尘但是聪明美丽的她并没有自甘堕落,野史记:。

“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师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变成了一个头牌所谓树大招风,李师师的名声间接地传到了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耳朵里(说个闲话,这个“间接”指的是徽宗的贴身太监张迪,据说此人阉割之前曾流连于京城各大妓院,基本上是个老司机,对比一下前后生活,觉悟真的可以)于是徽宗决定趁人不备,夜访青楼,会一会李师师。

  这一段比较有趣,《外传》中提到,徽宗cos成一个商人的形象,在老鸨的陪同下又是吃东西又是参观房间,最后甚至还莫名其妙地洗了个澡,如是种种数百字,“而师师终未出见,而师师终未一见”皇帝非常郁闷,但是有四个字叫做:“来都来了”,于是又等了好久,终于等到老鸨带着自己进了房间,结果又等了好久,终于,。

“见姥拥一姬姗姗而来。”

“淡妆不施脂粉,衣绢素,无艳服新浴方罢,娇艳如出水芙蓉见帝意似不屑,貌殊倨,不为礼……幽姿逸韵,闪烁惊眸”  就这么简单,见惯了后宫唯唯诺诺的三千妃子的皇帝,就被这样一个拖延症妓女套路住了而后李师师只是简单地弹了三首曲子,便至鸡鸣之时,对不起,该续费了。

  由是,徽宗的心中从此多了一个女人后宫中有人不服,就问徽宗“何物李家儿?”徽宗淡淡的说:“无他,但令尔等百人,改艳装,服玄素,令此娃杂处其中,迥然自别其一种幽姿逸韵,要在色容之外耳”由此可见,李师师的气质确实非常特别。

然而李师师并不知道这些,反而怒曰:“彼贾奴耳我何为者?”大概意思是说我靠不就是一个商人嘛我干嘛要热情接待他这样,李师师和周邦彦之间的感情基础似乎铺垫了起来,但是……女人有的时候,嘴上说着不要不要的,身体倒是诚实得很。

  我们知道,皇帝很忙的,即使很喜欢一个女人,也不会夜夜宠幸,毕竟菜吃多了也要换换口味的嘛因此徽宗大概一年也就找个一两次李师师,那其余的时间他干嘛呢,没错,和当今出手阔绰的少爷们一样:送礼  来看一下《外传》当中记载的徽宗送给李师师的礼物吧。

  “蛇跗琴者,琴古而漆黦,则有纹如蛇之跗,盖大内珍藏宝器也”  “名画一幅赐陇西氏又赐藕丝灯、暖学灯、芳苡灯、火凤衔珠灯各十盏;鸬鹚杯、琥珀杯琉璃杯、金偏提各十事;月团凤转蒙顶等茶百斤;杯托寒具银坛饼数盒;又赐黄白金各千两。

” “赐师师辟寒金钿、映月珠环、舞郁青镜、金虬香鼎,次曰,以赐师师端溪凤朱砚、李廷珪墨、玉管宣毫笔、剡溪绫纹纸” “帝始从潜道幸陇西,赐藏阄双陆等具,又赐片玉棋盘碧白二色玉棋子,画院宫房屋九折五花之簟,鳞文葫叶之席,湘竹绮帘五采珊瑚钩。

” “嗣后师师生辰,又赐珠钿金条脱各二事,玑琲一箧,毳锦数端,鹭毛缯翠羽缎百匹,白金千两” “后又以灭辽庆贺,大赍州郡,加恩宫府,乃赐师师紫绡绢幕、五彩流苏、冰蚕神锦被、却尘锦褥,麸金千两,良酝则有桂露流霞香蜜等名。

 真的壕无人性,甚至打赢了仗也可以成为送礼的借口啊……  不过李师师虽然蒙受恩宠,但徽宗并没有给她赎身,所以理论上她还是要接客或者自行选择其他情人的,在她庞大的粉丝群(恩客)中,周邦彦是其中重要一员张端义在《贵耳集》中便记载:有一天,周邦彦和李师师幽会的时候,徽宗突然来了,无非是江南快马进贡了新鲜橙子,便急着拿来给李师师尝尝。

(周星驰电影中便有类似情节)情急之下周邦彦只能躲在床下,看着徽宗和李师师搞来搞去的,吃醋之余竟然诗兴大发,写了篇首的《少年游》第二天,徽宗再来,听见李师师唱这首词,龙颜震怒,逼问是谁竟对自己的闺中秘事了如指掌,李师师不敢隐瞒,只好暴露了自己的老相好,于是周邦彦就被免了官,贬回老家了。

照现代人眼光来看,李师师此举实在是有点绿茶婊之嫌,干嘛一定要当着皇帝的面念别人写的东西,君不见徽宗脸都变成了绿色?然而这个周邦彦也确实是个真·诗人  说道周邦彦,此人被称为“词家之冠”,作为北宋第一词人,也是个跳的。

首先他年纪轻轻不学好,比较喜欢出入风月场所“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 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周邦彦《点绛唇》。

  周邦彦年轻时,曾与一位名叫岳楚云的苏州歌伎要好,楚云姑娘技艺出众,歌喉婉转,而周邦彦擅长填词,两个人琴瑟相和,你侬我侬,好得不要不要的后来周邦彦离乡赴京,两人从此便断了音讯多年以后,周邦彦因调职再次来到苏州,他多方打听楚云姑娘的下落,可得到的结果却是她已经从良嫁人了,这让他十分惆怅与落寞。

过了几天,苏州知府举行酒会,周邦彦遇见一位歌伎神情极似楚云,细问之下,她竟然是楚云的妹妹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反正周邦彦诗兴大发,当即写下了这首《点绛唇》  论及周邦彦最跳的一点,大概是元丰六年当时大宋王朝正处在王安石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之时,年轻的周邦彦热血沸腾,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篇长达7000余字的《汴都赋》进献给了宋神宗。

宋神宗看到如此雄文,非常激动,但有一个问题叫做因为用了太多的古文奇字导致皇帝看不懂但是神宗很快想到了一个妙招:召来“七岁知读书,日诵数千言”的尚书左丞李清臣,让他在殿上大声诵读李清臣读到那些冷僻字也是一头雾水,但在皇帝面前总不能说不认识吧,好在他脑子反应快,于是。

“多以边旁言之”——凡是读不出来的地方,就读偏旁谐音,舌头一打滚,就蒙混过去了估计李清臣读完了,肯定是汗水湿透衣背,他虽然气得牙根痒痒,却不能不服周邦彦学力的深厚   就此,28岁的周邦彦摇身从学生变成了领导。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晏几道《生查子》  我们知道,李师师作为当时最有名的歌妓,粉丝众多,包括秦观和晏几道,但是关系最为密切的还是周邦彦。

  初见李师师时,周邦彦便为她的美貌所倾倒,在一首《玉兰儿》中这样描述:“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 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 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

在另外一首《洛阳春》中,他写道:“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 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 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李师师也深为周邦彦的文采所折服,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宋人陈鹄在《耆旧续闻》中甚至说李师师。

“欲委身而未能也,与同起止”真的丧心病狂  但再怎么喜欢文人,皇帝的面子也是要给的,这才出现了三人共居一室的情形然而,周邦彦远走他乡之后故事并没有结束过了两天,宋徽宗又去见李师师,结果扑了个空,等到半夜李师师才回来,愁眉泪眼,很是憔悴。

宋徽宗问她干什么去了,她说去送周邦彦了,宋徽宗冷笑说:“今天莫不是又作了什么词?”李师师回答说:“有一首《兰陵王》”(叶嘉莹认为这首词是周邦彦的集大成之作)宋徽宗让她唱来,李师师便轻敲檀板唱道:“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李师师的音色激越,周邦彦的词句雅丽,当真有双剑合璧之感宋徽宗毕竟也是个E术家,听完这首新作,禁不住赞叹道:“周邦彦真是才子!”于是下旨召他回来,安排到“大晟府”,当了个“大晟乐正”,也就是当时国家最高的音乐研究机构,让他专心研究音乐。

    故事是可以的,也算是脍炙人口了一千年不过王国维先生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对这些传闻一一进行了考证,结论是子虚乌有,很不靠谱理由有三:其一,1111年周邦彦已经56岁了,还和李师师打得火热,甚至在床底下躲一晚上,未免让人难以置信;其二,此时周邦彦官至列卿,绝无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封府监税;其三,宋朝时,从来就没有“大晟乐正”这样的官职。

而周邦彦真正被贬的原因,也不过和太多读书人一样,不会拍马屁罢了至于徽宗和李师师的结局?《外传》中给出的结局是金人南下,李师师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财用以抗敌,然并卵,汴京沦陷金人垂涎李师师美色,提出“捉活的”。

李师师被捉后,瞬间化身烈女,痛斥汉奸“乃脱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结局悲壮,颇似《凯撒大帝》中凯撒姊姊吞炭自尽的死法然而《外传》并不能当真,虽然作者不详,但基本确定是南宋人,文中有很明显的丑化宋徽宗的嫌疑。

比如描写皇帝第一次夜会李师师,作者写徽宗换装之后躲在太监的队伍里钻出了宫门再者,设定这样一个李师师的形象也无非是为了对比一下徽宗的无能罢了据考证,真正的李师师在京都沦陷后逃到了江南,流落于杭州一带故事的结局往往是为了迎合世俗的口味,在这段或许是附会的三角恋的最后,留下的还是

“纤手破新橙,相对坐调笙”周邦彦的描写简练而富有暗示性,正如擅长写赋的他笔下技巧远远大于感发就当他写的是李师师吧,一个狡猾而聪明的美人形象跃然纸上马滑霜浓,做我的风雪夜归人并州刀,吴地盐,江南橙子很甜君莫忆,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歌赋,也没有美人。

微信公众平台:入扇微信号:Foldingfans

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