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仪器(化学仪器名称及简图)墙裂推荐
化学实验综合题知识点总结一、高考定位高考综合实验题知识容量大、命题素材新、考查角度广、综合程度高,纵观近几年全国卷中的综合实验题,考查的角度有仪器的识别与应用
化学实验综合题知识点总结一、高考定位高考综合实验题知识容量大、命题素材新、考查角度广、综合程度高,纵观近几年全国卷中的综合实验题,考查的角度有仪器的识别与应用,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操作的目的,物质的制备、除杂与分离,物质的性质探究与验证,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描述,实验结论的评价与计算。
二、考点解析1.常考实验仪器仪器名称仪器简图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液漏斗
①梨形分液漏斗:常用于有机物的萃取和互不相溶液体的分液球形分液漏斗:常用于制气反应时添加液体②使用前要检查活塞、瓶塞处是否漏液恒压漏斗
①常用于制气反应时添加液体,由于漏斗有恒压管(使反应容器与漏斗中的压强相等),更利于液体顺利滴入②使用前要检漏烧瓶
①加热时可垫石棉网,也可水浴加热②蒸馏烧瓶用于液体的蒸馏或分馏,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烧瓶内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三颈烧瓶
①三个瓶颈,一个装分液漏斗、一个装导气管(或冷凝管)、一个装温度计(或搅拌器)②加热时需垫石棉网,且需要加入碎瓷片干燥管
①除气体杂质:球形干燥管内盛放固体试剂,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大口进、小口出”②检验物质:利用气体与固体物质反应,检验某种气体,如用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③组成防倒吸装置:将球形干燥管的小口刚刚浸入水溶液中,用于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冷凝管
①直形冷凝管:用于气态物质的冷凝液化,通常斜放着连接蒸馏烧瓶②球形冷凝管:用于气态物质的冷凝回流,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通常竖立于圆底烧瓶或三颈烧瓶上③冷凝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2.常考实验操作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操作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包括水洗、冰水洗、热水洗、乙醇洗等)→干燥蒸发结晶的操作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测溶液pH的操作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
(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滴定操作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静置,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加入
××试剂(沉淀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洗涤沉淀的操作沿玻璃棒向漏斗(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静置使其全部滤出,重复操作数次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试剂
(根据沉淀可能吸附的杂质离子,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若没有××(特征现象)出现,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3.常考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装置主要作用
①中橡皮管的作用:平衡压强,使液体能顺利滴下;降低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测量的干扰②的作用:干燥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③的作用: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④的作用:干燥气体或吸收气体;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
⑤的作用:安全瓶,防止瓶内压强过大⑥的作用:混合气体;干燥气体;通过观察气泡速率控制流量⑦的作用:测量气体体积读数时注意:装置冷却到室温,上下移动量气管使两液面高度一致,平视量气管内凹液面最低处读出数值。
⑧中仪器名称与作用:a为布氏漏斗,b为抽滤瓶或吸滤瓶,两者组合配合抽气,使抽滤瓶内压强减小,加快过滤的速率4.常考经典实验装置分析实验目的实验装置注意事项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
①通入干燥的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②根据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高温Fe2O3+SO2↑+SO3↑③欲检验SO2和SO3,必须先用C中BaCl2溶液检验SO
3,再用D中的品红溶液检验SO2合成正丁醛
①反应原理: CH3CH2CH2CH2OH――→Na2Cr2O7H2SO4、加热 CH3CH2CH2CHO②温度计C1测的是反应液的温度,温度计C2测的是蒸气的温度ClO2的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
①反应原理: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②F中导管应该长进短出③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
2制备无水MgBr2(强吸水性)
①通入干燥的N2是为了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同时依靠气流将溴蒸气带入反应体系②冰水浴的目的是防止液溴和乙醚的挥发③装置A的作用是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因为MgBr2有强吸水性制备KClO溶液
①B的作用是除去HCl,没有B装置KClO的产率会下降②为了减少副反应,C中加冰水浴制备无水氯化铁
①制备无水氯化铁,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②B装置内液体为饱和食盐水,吸收Cl2中的HCl,C装置内液体为浓H2SO4,干燥Cl2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
①反应原理
②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冷却,停止通入HCl,继续通入氮气是为了防止生成的CuCl被氧化检验草酸晶体(易升华)的分解产物
B的作用是冷凝草酸蒸气,防止草酸进入C干扰分解产物CO2的检验三、解题流程(一)化大为小,从4个层面上理清实验面对实验大题,考生常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心生畏惧感解实验大题,需具备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的思维。
通常的做法就是先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再理清实验装置、步骤及操作规范,后描述现象,得出结论这样,将实验分割成几个板块,先个个击破,再系统思维,题点就会呈现,思路就会清晰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二)注重细节,从规范表达上减少失分“不是不会答,而是答不范、答不美”是实验表述题常见的失分原因,怎样答“范”答“美”,答出“逻辑”,将常见答题用语和答题“套路”分类汇总,教你在答实验表述题时做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一规范语言描述1.实验现象的描述 类型一 有关溶液的现象描述(五大类)①颜色由……变成……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③溶液变浑浊或生成(产生)……(颜色)沉淀④溶液发生倒吸⑤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等类型二 有关固体物质的现象描述(四大类)①……(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②……(固体)逐渐溶解③……(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④……(固体)颜色由……变成……类型三 有关气体的现象描述(三大类)①生成
……色(味)气体②气体由……色变成……色③气体颜色先……后……(加深、变浅、褪色等)2.实验操作的描述(1)判断滴定终点的答题规范①答题模板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成×××色,或溶液
×××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②注意问题
(2)描述离子检验现象的答题规范(以“Cl-检验”为例)
(3)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答题规范取少许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溶液(试剂),若出现×××现象,表明沉淀已洗涤干净。解答这类试题的三个关键得分点:
(4)气体检验的答题规范(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为例)
(5)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答题规范①微热法检查封闭(关闭活塞、导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等)、微热(双手捂热或用酒精灯稍微加热)、气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水柱(移开双手或停止加热,观察到导管中液面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②液差法检查封闭(关闭活塞或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等)、液差(向×××容器中加水,使×××和×××形成液面差,停止加水,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 二熟悉答题“套路”1.“装置或试剂作用”套路作用
思考方向有机物制备装置中长导管(或冷凝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有机物分离提纯过程中加无水氯化钙的作用干燥(除水)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中恒压分液漏斗上的支管的作用保证反应器(一般为圆底烧瓶)内气压与恒压分液漏斗内气压相等(
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易于滴下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测定馏分的温度;制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在反应物液面以下(不能接触瓶底),测定反应液的温度2.“操作目的或原因
”套路目的或原因思考方向沉淀水洗的目的除去××(可溶于水)杂质沉淀用乙醇洗涤的目的a.减小固体的溶解度;b.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的杂质;c.乙醇挥发带走水分,使固体快速干燥冷凝回流的作用及目的防止××蒸气逸出脱离反应体系,提高
××物质的转化率控制溶液pH的目的防止××离子水解;防止××离子沉淀;确保××离子沉淀完全;防止××溶解等加过量A试剂的原因使B物质反应完全(或提高B物质的转化率)等温度不高于××℃的原因温度过高××物质分解(
如H2O2、浓硝酸、NH4HCO3等)或××物质挥发(如浓硝酸、浓盐酸)或××物质氧化(如Na2SO3等)或促进××物质水解(如AlCl3等)减压蒸馏(减压蒸发)的原因减小压强,使液体沸点降低,防止××
物质受热分解(如H2O2、浓硝酸、NH4HCO3等)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离子的水解(如加热蒸发AlCl3溶液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加热MgCl2·6H2O得MgCl2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等
)配制某溶液前先煮沸水的原因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防止××物质被氧化反应容器中和大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作用指示容器中压强大小,避免反应容器中压强过大3.“废液处理”套路废液为酸或碱采用中和法废液为氧化剂或还原剂
采用氧化还原法废液含重金属离子采用沉淀法废液含有机物采用萃取回收法等4.无机物制备综合实验的思维方法
5.有机物制备实验题的解题模板分析制备流程
熟悉重要仪器
依据有机反应特点作答①有机物易挥发,反应中通常采用冷凝回流装置,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物的产率②有机反应通常都是可逆反应,且易发生副反应,因此常使价格较低的反应物过量,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同时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③根据产品与杂质的性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6.性质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1)在离子检验、气体成分检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检验的先后顺序,防止各成分检验过程中的相互干扰(2)若有水蒸气生成,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其他成分,如C和浓H。
2SO4的反应,产物有SO2、CO2和H2O(g),通过实验可检验三种气体物质的存在,但SO2、CO2都要通过溶液进行检验,对检验H2O(g)有干扰(3)对于需要进行转化才能检验的成分,如CO的检验,要注意先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
2,如果有CO2,应先除去CO2再对CO实施转化,最后再检验转化产物CO2,如HOOC—COOH――→浓硫酸△CO2↑+CO↑+H2O↑中CO的检验(4)要重视试剂名称的描述,如有些试剂的准确描述为: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HCO。
3溶液、NaOH溶液等此外还应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7.定量测定实验1.常见的考查角度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综合实验题涉及的计算主要有:(1)测定样品产物、废旧物质的产品回收率、物质中某组分的质量分数或结晶水数目等。
(2)利用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沉淀滴定原理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和质量的有关计算2.常用的计算公式(1)n=mM,n=VVm,n=cV(aq)(2)物质的质量分数(或纯度)=该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3)产品产率=产品的实际产量产品的理论产量×100%(4)物质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原料量加入原料的总量×100%3.常用的计算方法(关系式法)关系式法常应用于一步反应或分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中,利用该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运算过程,避免计算错误,并能迅速准确地获得结果。
一步反应可以直接找出反应物与目标产物的关系;在多步反应中,若第一步反应的产物,是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将该物质作为“中介”,找出已知物质和所求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利用这种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建立已知物质和所求物质之间的关系式。
4.一种典型的实验方法(碘量法)化学实验中的计算常与滴定实验相结合进行考查碘量法是氧化还原滴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I2可作氧化剂,能被Sn2+、H2S等还原剂还原;I-可作还原剂,能被IO
-3、Cr2O2-7、MnO-4等氧化剂氧化碘量法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直接碘量法是用碘滴定液直接滴定还原性物质的方法,在滴定过程中,I2被还原为I-;高考试题中经常涉及的是间接碘量法(又称滴定碘法。
),它是利用I-的还原性与氧化性物质反应产生I2,遇淀粉溶液显蓝色,再加入Na2S2O3标准溶液与I2反应,滴定终点的现象为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变色,从而测出氧化性物质的含量例如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混合气中ClO。
2的含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8H+===2Cl-+5I2+4H2O和I2+2S2O2-3===2I-+S4O2-6,得关系式2ClO2~5I2~10S2O2-3,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化学实验综合题”即可获取电子版!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内容简写)不看后悔
八年级下册历史基础知识点过关
-
圣诞快乐英文(圣诞快乐英文歌曲)居然可以这样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 圣诞节快乐 …
- 小学拼音(小学拼音教学视频全集免费)满满干货
- 好习惯伴我行手抄报(好习惯手抄报)墙裂推荐
- 好习惯伴我行手抄报(好习惯手抄报)学会了吗
- 既又既又造句(既又既又造句子六年级)这都可以?
- 金山铁路时刻表(金山铁路时刻表2023)真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