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十一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是哪几年)没想到


因为项目的需要,我们对过往多年参与国家电网相关项目中观察到的国网从十一五到十四五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和思考,特别适合希望“跨越式”进行企业数字化建

十一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是哪几年)没想到

 

因为项目的需要,我们对过往多年参与国家电网相关项目中观察到的国网从十一五到十四五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和思考,特别适合希望“跨越式”进行企业数字化建设的企业,应该用什么方法和路径,能在三年或五年的时间,去跨越央企数字化领先企业走了二十年的路。

国家电网公司一直走在央企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前列从2005年启动SG186工程开始,坚定地推动信息化发展,通过经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的信息化规划的引领与持续建设,已经达到央企领先的数字化水平。

1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启动了SG186工程,当时国网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是“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因此与之配套的信息化策略是集中、统一、规范,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化平台。

推动的重要手段是SG186工程,即一个平台、八个应用、六大保障体系的建设,推动全集团各电网公司在技术平台上、在核心业务管理应用系统上、在信息化治理与保障机制上的统一、规范在具体路径上,采用了分步实施、分层推进,通过总部集中的典型方案设计,试点先行、然后全面推广、逐省按照典型设计方案进行验收的方式,在不到五年的时间,极大地统一并推进各网省公司的信息化水平,特别是信息化投资比较少、相对落后的省电网公司,很快将其信息化水平提升到一个统一的要求水平上,这个过程中,也带动了省电网公司的电网运营和管理水平。

2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在SG186的基础上,推动了SGERP工程SG186时期的业务应用系统,在各网省公司还是分布式部署,即各网省公司都有各自与全集团统一的设计版本的系统,当然各网省公司的系统在符合集团统一的典型设计下,也各自有自己的特色特点,例如江苏电网基于SOA的模块化结构支持复杂业务的重构,浙江电网基于SAP套装软件的全覆盖和深度应用,都是各自有创新。

在SGERP工程期间,国家电网的战略与业务发展目标是“坚强智能电网、一流电网企业”,开始推动“三集五大”,即人力资源 、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三集”是按照共享中心的理念进行业务的集中,“五大”是强调围绕核心业务的横向协同贯通。

因此,配套的信息化战略与策略是“平台集中应用集成、智能决策安全实用”,从规划上看,一方面强调采用SAP完全覆盖各电网公司的人、财、物,增强公司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同时进一步加强应用系统总部大集中SGERP推进中,由于核心应用系统是“集团集中、应用集成”,难度比SG186时期更为复杂、要求也更高,因此,国家电网开始引入企业架构和架构管控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大型应用系统的设计与管控。

通过企业架构的引入,进一步将电网企业的各业务管理、各应用系统、以及整体的数据与技术实现进行统筹思考与设计,通过架构管控确保集中集成的应用系统和技术平台实施与推广应用不走样SGERP工程建立了与集团战略发展要求高度一致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 、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三集”),通过应用系统的高度集成和对底层数据的统一,使规划、生产、工程、运行、检修、营销等核心业务的横向协作与业务流程贯通得到加强,整体提升了国家电网信息化的架构和水平,也有效推动了业务战略的达成。

3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上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方向,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次在集团发展战略中将电网的“坚强”和“智能”融合起来,

将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放在集团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泛在电力物联网强调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结构,通过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汇集各方面资源,为规划建设、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综合服务、新业务新模式发展、企业生态环境构建等各方面,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撑。

在这个时期,基于SGERP时期建立的集中集成的应用系统基础上,不断地丰富新技术的应用与赋能,特别是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机器人巡检、运营监控与数据分析等,不断的丰富了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给电网业务与管理带来的创新与价值不断的被引爆。

这个阶段,原有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地云上化4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明确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如何将前期的信息化成果变现为更大的价值成为数字化转型期间的方向,国家电网发布《2021年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国家电网在数字化转型中提出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两个重要方向。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进一步加大加快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应用,例如区块链在能源电子合同中的应用、北斗技术下的高弹性电网、智慧电力工程工地、无人机智能巡检、大数据分析下的反窃电等创新应用得到普及与发展;在数字化产业上,电网企业的数据应用与变现成为创新的重点,变电站的多站合一、电力经济指标、双碳下的数字能源产品、基于用电信息的企业环境监测等数据应用与服务更多地反哺与服务到全社会。

可以看到,从十一五到十四五,国家电网公司从传统分散式的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到服务全社会的数字化产业转型过程,走过的历程包括各网省公司各自建设的信息系统,到全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信息系统,再到全网(总部)集中集成的信息化平台,再到新技术在平台上百花齐放的创新应用,通过运营监控中心的数据在线监控与分析应用,最后到数据服务整个社会的数字化产业。

这个过程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管理到现场”、“由业务到数据”、“由内部应用到外部服务”的过程,这也必将是大型央企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过程这个过程的成功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我认为贯穿其中的核心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架构及其架构管控,其次是数据治理下的数据质量保证,第三是项目管理与变革推进。

企业架构及其架构管控是国网在十二五期间引入的理念并融合到信息化工作方式中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颁发《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架构管理办法(试行)》,从架构管理原则、架构管理组织、架构资产管理、架构设计管理、架构管控、管理考核等多个方面对全集团企业架构进行了规范。

明确提出了第七条公司信息化建设坚持统一架构、统一管控的基本原则,并要求各单位在信息化规划、计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管理环节严格遵从总体架构要求,按架构资产类别,组织健全本单位架构资产体系,推进架构资产在全公司范围内的统一和完善。

架构管理的组织上,成立总部和各单位两级信息系统架构管理委员会,由所在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兼任,信息系统架构管理委员会下设架构管理办公室,架构管理办公室由本级总信息师任组长,架构管理办公室下设业务架构组、应用架构组、数据架构组和技术架构组四个技术支撑组织。

在架构资产管理上,提出架构设计蓝图资产全公司唯一,由公司统一维护和管理架构现状、架构演进路线、架构支撑性资产由总部和各单位分别维护,总部统一管理数据治理是在十二五末引入理念与方法最初在十一五期间,信息化还处于各网省公司分散建设中,全网无论是系统间的数据,还是网省之间的数据,在数据标准、规范上都有差异,在开始进行电网运营监测中心建设中,更加意识到数据质量成为约束信息化深化应用的瓶颈。

因此,在统一企业数据架构的基础上,数据资产这个概念开始被关注,数据治理的相关工作开始被加强,这为后续十三五数据深度应用,十四五数字化产业奠定了数据基础国网定义数据为资产,明确数据资产是指由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以物理或电子的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

数据资产是无形资产的延伸,不具有实物形态,被公司所拥有或控制,并且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决策有效性、推进智慧和知识演进为目标,在长期的经营中能够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国网遵循“建体系、提质量、促应用”的总体思路,统一要求推进数据“盘、规、治、用”各项技术措施有效落地,提出各级建立数据架构规划、数据资产盘点、数据标准管理、数据治理四项数据管理职能工作,推进数据运行监测与分析、数据质量监测与稽核、数据资源开放与共享、数据价值挖掘与创新、数据安全管控五项数据运营职能工作。

在数据管理的组织上,明确了科技互联网部是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数据标准、规范,协调相关资源,业务部门是数据数据的提供者与使用者,负责确认本业务下的数据获取、查询分析和数据使用的内容,负责确认本业务数据的使用权限,对本专业数据与数据治理负责。

数据质量是整个数据管理工作的重点,国网明确了数据治理是指数据为满足公司业务数据质量需求与数据质量业务规则开展的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数据质量管理包含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唯一性和有效性的管理。

并要求数据质量管理贯穿于数据源数据提供、数据存储及数据共享使用全过程的数据管理管理工作和内容包括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制定、数据质量管理流程制定、数据质量认责、数据质量规则库建立、数据质量评价基于此,配套了数据治理监测、数据运行监测、数据资源开放与共享、数据价值挖掘与创新,以及数据安全管理等配套的管理细则。

项目管理与变革推进也是国网信息化卓有成效的核心原因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信息化的从分散到统一这个关键环节上,最开始无论是各网省公司,还是外部咨询公司,大多都不太相信国网能将各网省的信息化进行统一、规范、集中,以国网各省管理的差异、信息化的差异,以及信息化建设固有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建立统一、集中的信息化平台和管理方式,真正实现“四个统一”,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国网采用了SG186工程这样的形式来推动信息化的转型,SG186工程采用“大会战”的模式,以一种国网特有的准战时的人员组织和动员方式,以高标准的安全管理为保障,通过“四个统一”,自上向下领导和推广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在过程中,对整体内容的同步性、相关性与实施速度之间进行平衡,采用大规模并行、快速推进为主的实施模式,取得了SG186工程的有效实施并成功验收实现了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基于SG186工程,又发起了SGERP工程首先,进一步强化和统一了个网省公司之间信息化组织和能力,消除了以前信息化管理上职能的差异、缺失和管干混淆的问题,建立了总部和省公司两级的信息化管理组织,逐步扁平淡化网公司、地区公司的信息化组织、加强了IT组织的扁平化和上下的贯通。

逐步将信息化的建设服务队伍进行剥离、整合在信息化管理与全网整体管理与推进项目上,又进一步建立企业范围内的需求整合与决策机制,集中统一考虑各个业务领域的业务需求,保证跨领域业务需求的一致性、规范性,减少重复建设,加强共享,深化信息化对跨业务领域协同的支撑。

同时在需求统一性和需求的个性化创新之间进行有效平衡,明确统一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范围,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和合理创新的需求建立完善了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在信息化规划和企业架构的制定以及维护的充分协作机制,使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之间从全局上达成共识,从而促进业务领域间以及业务与信息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作,使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之间步调和内容协调一致,实现业务之间以及业务与信息化之间进行融合。

— END —

扫码关注:数字国资聚焦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