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数学符号大全(数学符号大全及表达意思)这样也行?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吴老师说:“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聊一个什么话题呢?请看这——用字母表示数。

数学符号大全(数学符号大全及表达意思)这样也行?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吴老师说:“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聊一个什么话题呢?请看这——用字母表示数吴老师接着问:“用字母表示数,在原来的学习中、生活中你见过吗?”一个男生说:“见过x是未知数”吴老师继续引导:“你们玩过扑克牌吗?那怎么没见过呢?”这样一点拨孩子们茅塞顿开,“K”代表13。

“那今天我们研究的‘用字母表示数’跟它有什么不同呢?不急,我们一起来研究,你们还在哪见过?”学生开动大脑争抢着回答:“CCTV表示中央电视台、KFC表示肯德基、P表示停车场”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在问题中质疑

通过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举例,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吴老师继续说:“看来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但跟我们今天研究的有点不大一样,面对今天的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一片沉静,吴老师读了一遍课题,举手的孩子突然多了起来,“怎么用字母表示数呢?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呢?”吴老师欣喜地说:“你看看这位同学问得多深刻呀”!“用字母表示数简便吗?”“他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呢?”学生们纷纷积极地思考。

2.在交流中思考吴老师指向王虎同学故作轻松地说:“你今年几岁?”“10岁”, 吴老师放慢了语速说:“王虎10岁,李老师比王虎大30岁,你们会表示李老师的年龄吗?谁愿意和我共同完成这个任务”一学生自告奋勇板书:10+30=40,老师继续问假如王虎11岁了,李老师多大?学生继续写11+30=41,假如王虎12岁了,李老师多大?学生继续书写12+30=42(岁)。

其余学生边思考边观察边点头,表示认同老师用略带商量的语气问:“你们喜欢用10+30=40(岁)的表示李老师的年龄咱们商量一下,这样写可以吗?当王虎同学10岁时,李老师的年龄(10+30)岁”学生表情各异,好像一时不愿意接受这样陌生的表达。

面对学生的疑惑,吴老师解释(10+30)岁这种表达方法,表现了求李老师年龄的一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结果多数学生开始点头,似乎觉得(10+30)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清晰吴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王虎70岁,李老师呢?这样的式子还能写下去吗?学生根据学习经验,很快写出李老师的年龄,至于这样的式子能不能写下去这个问题,学生们的回答的各不相同,有的说能写到无数,有的说只能写到100多岁,吴老师边听便解释学生想要表达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关于年龄的问题,这样的式子还有很多,但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在这里不能无休止地写下去。

对吧?”吴老师引导孩子继续思考,在这些式子中,你有什么重要发现吗?一男生说我发现无论我们怎么长,无论我们几岁,李老师的年龄都比我们大30岁知道王虎的年龄怎么表达李老师的年龄呢?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把李老师的年龄表示出来?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尝试总结。

教师抽取样本,在投影上展示1号作品:10+30=40(岁)2号作品:王虎的年龄加上李老师比他大的30岁,就是李老师的年龄3号作品:(□+30)岁4号作品:(a+30)岁5号作品:学生是A岁,老师是B 岁。

吴老师从“表示老师的年龄”入手来研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一类事情的,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展示各种不同的想法,为学生讨论提供支撑材料,让学生有话可说3.在讨论中学会分享前面的5种表示,哪个没看懂?可以提出问题,与同学对话。

学生问3号的“□”表示是什么意思?“表示是王虎的年龄”又一位同学问4号的“a”表示是什么意思?“也表示王虎的年龄”就这样你一问他一答,很快学生们的疑问被一一解决然后讨论一下同意哪种表示方法?不支持哪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说说理由。

2号、3号、4号三种表示表面上是不一样的呈现方式,但是本质是一样的都在同一类的算式中发现并抽取出共同特征,进行总结、概括只不过2号是文字表达,文字表达不能参与运算;3号、4号是用图形或字母表示数,这样的表示概括了同类的所有情况,比起文字简洁又概括,吴老师一次次引导学生发现2、3、4号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发现(a+30)岁更能够简洁明了地表示李老师的年龄,这为今后的用方程解决问题埋下种子,打好了基础。

学生的疑问又产生了,“a”表示王虎年龄,可以用X表示吗?;王虎是“a”岁,他到底是几岁呀?同学们谈论解答:王虎“a”岁,“a”在这里是可以变的数,比如表示1岁、10岁、26岁、50岁……都可以不象刚才扑克牌中的“k”,它只能表示“13”。

又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a”在这里表示的数是有范围的老师话音刚落,又有同学开始质疑 5号作品“王虎A岁,老师B岁”,是什么意思啊5号作者说A岁表示王虎多少岁都可以;B岁表达李老师多少岁都可以学生们自告奋勇回答,这样虽然可以表达王虎、李老师任何时候的岁数,但是我们却看不出来老师和王虎差多少岁。

 听到孩子们的讨论,吴老师适时进行点评:同学们的讨论真好,大家不断地提出问题,又通过讨论,慢慢清晰我们知道“a”表示王虎的年龄,“a”是一个可以变化的数“a +30”岁不仅表示李老师的年龄,还表示了李老师比王虎大30岁这样一种关系。

这个回合的讨论真是太重要了重视儿童的数学元认知,在互动讨论中比较和反思,逐步澄清,纠正了学生的认知偏差重视学生的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深度理解能力在比较中沟通,体会用字母表示数,不仅能表示一个简洁的结果,而且还能表示关系。

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是对一类事情共同的特点、规律的归纳、总结和概括在对不同表示方法的比较中,逐步形成符号化特别是在讨论过程中吴老师一直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倾听、理解、追问帮助学生在解释自己的观点中,学会数学地表达;同时在与同伴对话中,学会反思与分享。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在情境中建模师:每盘有4个苹果,2盘有几个苹果,怎样表示?(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记录)生1:4×2师:3盘呢?5盘呢?21盘呢?56盘呢?79盘呢?100盘呢?1000盘呢?。

生1:4×3;4×5;4×21;4×56;4×79;同学们快速地记录着……随着算式越来越多,有些人开始怀疑“还要继续写下去吗?”吴老师鼓励说:“受不了了”,就得想办法呀!我可以写成“4×x”个“4×x”是什么意思?很快这个式子就遭到了质疑。

孩子有板有眼地解释说有“x”个盘,就有“4×x”个苹果学生们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x的价值和含义老师满意地点头总结追问:你们的感觉真好!“x”可以表示多少?学生确定的回答:1、2、3、4、5、10、100……。

师:4×x表示什么?……师:假如用“x”表示小狗的只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又该怎样表示呢?……生1:每张桌子4条腿,我用“x”表示桌子的数量,你知道“x”张桌子有多少条腿吗,  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2:一个正方形有4条边,请猜猜“4×x”表示的是什么?

   ……在这一环节吴老师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与抽象形式之间建立联结从苹果情境中抽象出“4×x”,进而让学生体会到还可以“4×x”表示x只狗的总腿数;可以表示x辆小汽车车轮子的总数;还可以表示x个正方形的总边数。

在不断联想中沟通,在沟通中建模,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还能表示多样化情境中共同的本质联系2.在练习中理解师:大家一起来唱数青蛙的儿歌吧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表示:生1:(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生2:(N)只青蛙(N)张嘴,(B)只眼睛,(C)条腿生3:(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师:看着这三个同学不同的表达方式,你怎么评价,说出理由。

这一环节吴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引发其对“用字母表示数”意义的再思考、再讨论利用课堂生成的这些鲜活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其符号化意识的逐步形成原文发表在《基础教育课程》2016.9期,有删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