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梅花的诗句(赞美梅花的诗句两句)难以置信
诗 词 联 话\x0d\x0a\x0d\x0a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诗 词 联 话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这里有最美的古诗词与深度解析,读多了你会写诗的。
梅花不仅承载着春的信息,而且还蕴涵着一种高贵高洁、傲然不摧的伟大气节所以,诗人们不但喜欢借梅花来表达对春的期盼与热爱,更是喜欢借梅花来抒发自己不合俗流的高尚品格比如郑板桥在他的《山中雪后》中有云: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比如杜耒在他的《寒夜》中有云: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比如陆游在他的《梅花绝句》中有云: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总之,梅花妆点了春天,妆点了古诗词,也同样妆点了诗人们的生命、温润了他们的心灵。
走进古诗词,亦看梅花亦嗅香;诗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比较冷僻的一首诗,此诗也将梅花写出了耐人寻味的魅力,它的语言自然而不露雕琢痕迹,堪称值得细品的“咏梅”经典。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四 )宋·裘万顷不见诗仙何逊来,春风几度早梅开。竹篱茅舍自清绝,未用移根东阁栽。
作者与背景
裘万顷,我国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裘万顷过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不过,虽然隐居生活很清苦,但却为裘万顷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为他“静观世事、淡看人情”提供了有力条件裘万顷的诗清婉流利,描绘颇有情致,我们这里所欣赏的这首诗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深度解析
诗的首联先拉一个特殊的人物出场:不见诗仙何逊来;不曾见诗仙何逊来到这里这一开篇句乍读时感觉有些突然,作者为什么要先提“何逊”这个人呢?而且还将其尊称为“诗仙”?当我们静下心来去细究的时候就会明白其中的原由。
“何逊”是梁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曾写过《咏早梅》一诗,诗云:“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在这首诗中,作者逼真地临摹出了“凌寒独自开”的早梅形象,颇为世人称道。
而作者在诗中先将何逊“引入”,则是间接地切住了“梅”字,从而为后面的内容打好了基础另外,何逊是一位历经坎坷的诗人,他不仅出身贫微,而且仕途也极其不顺这让何逊参透了世间冷暖,也造就了他孤高的性格……所以,何逊与梅,梅与作者,作者与何逊,这几者之间也就有了必然的联系。
作者提何逊,自然是为了引“梅”出场,故而在接下来的一句中,“梅花”也就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春风几度早梅开;春风已经将早梅吹开了在格律诗中,前两句之间的脉络一般都是很鲜明的就拿这首诗来说,作者先提何逊,是为了在第二句中顺理成章地切出梅花;而作者又为什么能够想到何逊这一人物呢?当然是因为他看到了“早梅”的开放。
由此可见,承句是“因”,首句是“果”。可作者偏偏先说“果”再说“因”,这样写的效果,除了能够突出主物象以外作用外,还能够在形式方面让诗句显得新颖又特别。
诗的后两句写得很清新也很深刻:竹篱茅舍自清绝,未用移根东阁栽;梅花可以在竹篱边和茅舍旁自由生长、自由开放,它们清雅动人的身姿虽然无人欣赏,但也用不着只为了供人欣赏而被移栽到那些达官贵人所来往的地方这首诗写梅花,却没有对梅花的具体外在样貌进行刻画,而是从其生长环境出发,比较含蓄地对梅花的品格予以讴歌。
梅花与“何逊”互为知音,然而此时的梅花已开,却不见何逊的身影,这仿佛有些遗憾,诗在前两句中的笔调也带上了几分低沉的意味但在后两句中,作者却化“遗憾”为洒脱,将笔调抬了起来尽管何逊未来,梅花无人欣赏又何妨呢?它们完全可以在偏僻的地方清绝地开放,静静地显示自己的美丽,不必仅为了能可供人欣赏而失去自我,被移到有贵族出入的场所中。
二句结合,对梅花的孤高、不染俗尘的品质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并且将梅花的美好形象进一步清晰化、完整化。与此同时,作者还特意拿“东阁”来与“竹篱茅舍”做对比,于无形中讽刺了那些追求名利的达官贵族。
再加以细品,我们还可以得知,此诗表面上在写梅花,实则在写作者自己;表面上在赞美梅花的高贵品格,实则在表达作者自己淡泊守静的不俗情怀咏物诗的典型特点,也在此处得以有力彰显早梅新发两三萼,惊有春风昨夜归;一首读完,味留唇齿。
如果你也喜欢古诗词,就请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一起在光阴的更替中,追寻诗与远方。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希腊字母表(希腊字母表及读音)越早知道越好
我:嗯,这个希腊字母我认识,知道代表什么意思就好了同学:XXX,这个拉姆塔代表什么意思来着?我:???每次看…
-
雷达液位计(雷达液位计十大品牌)干货分享
邀 请 函济南展\x26amp;上海展,两展联动·纵深布局新产业 BIO CHINA 国际生物发酵展, 源于2…
- 当你老了歌词(当你老了歌词完整版)硬核推荐
- 关于读书的作文(关于读书的作文600字)墙裂推荐
- 关于读书的作文(关于读书的作文600字)奔走相告
- 陈情表原文(陈情表原文及翻译)奔走相告
- 中国国家权力结构图(中国国家权力结构图如何形象比喻)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