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全珍嫁几个丈夫(龚全珍简介资料)这样也行?
甘祖昌、龚全珍夫妇:并蒂莲花初心红
甘祖昌(右)、龚全珍夫妇(资料照片)甘祖昌、龚全珍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龚全珍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
甘祖昌、龚全珍夫妇:并蒂莲花初心红
甘祖昌(右)、龚全珍夫妇(资料照片)甘祖昌、龚全珍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龚全珍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新华社发并蒂莲花映日开,本色不改初心红他,一位开国少将,1957年带领全家从新疆回到江西省莲花县老家重新当农民,“将军农民”甘祖昌的事迹由此传遍大江南北。
她,一位知识女性,跟随丈夫返乡扎根贫苦山区,投身教育事业,九旬高龄时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称为“老阿姨”甘祖昌、龚全珍夫妇以革命为媒,成为相守一生的同志伴侣,共同谱写了“万里征程为初心,夫妻接力践使命”的动人篇章。
“如今,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5年了,每到他的祭日,母亲都会把儿女子孙聚在一起缅怀父亲而这时候,我们议论最多的就是,父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4岁的甘仁荣是甘祖昌、龚全珍夫妇的二女儿,她在2012年退休后,致力于甘祖昌事迹的收集整理工作。
甘祖昌,1905年出生在萍乡市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的一户贫苦家庭1927年8月,甘祖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曾多次负伤,革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龚全珍,1923年出生在山东烟台的一户工人家庭1945年,她被西北大学教育系录取新中国成立后,大学毕业的她响应号召来到边疆,在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当了一名老师,1953年与甘祖昌结为夫妻在新疆工作时期,甘祖昌因工受伤落下了脑震荡后遗症,为不影响部队工作,他多次向组织递交辞职回乡务农的报告。
1957年,组织终于同意了他的申请,他带着全家老少回到家乡沿背村当农民回家才两天,甘祖昌就领着子女下地干活他一生艰苦朴素,但对人民群众却非常慷慨,国家发给他的工资,也被他当作“集体财产”,几乎全部用于为家乡修水利、买化肥、办工厂、慰问军烈属和扶贫济困上。
龚全珍则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和丈夫一样实现了为乡亲服务的愿望她曾任莲花县南陂小学校长,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奉献数十载“领了工资,买了化肥农药,送给贫困户”1986年将军辞世,一句嘱咐,龚全珍默默铭记,并延续着将军的高尚品德。
“我不能庸庸碌碌过日子,应以战斗的姿态向死神挑战;我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沉沦,要抽出主要时间来工作”这是龚全珍老人1997年4月10日在日记中的一句话多年来,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龚全珍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甘祖昌、龚全珍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甘祖昌、龚全珍夫妇就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位于莲花县的甘祖昌干部学院内,甘祖昌家乡村民自排自演的红色教育题材采茶剧《并蒂莲花》广受学员好评,他们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讲述甘祖昌夫妇工作、生活的真实点滴。
“村民们的演出把甘祖昌、龚全珍夫妇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大公无私、助人济困的高贵品德诠释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深受感动,触及灵魂”观看完《并蒂莲花》的演出后,江西省信访局二级调研员陈华在学习心得上这样写道残荷,虽失去春夏时的风采,却坚持挺住,不怕秋风的袭击,它要把最美好的东西留给人们,在挖出一担担洁白的莲藕时才倒下,它奉献了一生,人也该有这种精神。
这是龚全珍老人在日记里写的,也是她最喜欢的话新华社南昌5月28日电
申纪兰:人民的好代表
申纪兰像申纪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新华社发五月的山村处处生机盎然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派青山红瓦白墙的唯美景象。
就是这个村庄,走出了为妇女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抗战时期,她就曾担任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组长嫁到西沟村后,她一样积极参加劳动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担任了副社长。
按照当时的规定,干同样的工作,女社员只有男社员一半的工分她发现这种不合理的计酬机制严重挫伤了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操持家务,而这在当时又妨碍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为了证明“男女同工同酬”的合理性,她组织女社员同男社员开展劳动竞赛,证明了女性劳动能力并不比男性差。
1952年,西沟村就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倡导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改革开放以来,申纪兰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
结合她外出考察的经验,1985年西沟村建立起一家村办铁合金厂,当年实现利润150万元此后,西沟村又建立起磁钢厂、石料厂、饮料厂,村办企业办得风生水起后来,为保护生态环境,申纪兰和西沟村村民决定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铁合金厂,代之以纺织服装和香菇种植等特色产业,再加上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资源,西沟村成功实现了“赛道转换”。
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几十年间,申纪兰提出的一件件接地气的建议和议案,涉及交通、供水、供热、供气等多个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改善了人民生活申纪兰曾说:“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
”申纪兰一生不忘初心1973年至1983年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期间,她坚决不领厅级领导干部工资,不转干部身份她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第一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称号,2019年成为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2020年6月28日,申纪兰在山西省长治市逝世,享年91岁在申纪兰逝世前,只要还能劳动,她就始终坚持自己播种、锄地、秋收、除雪只要上讲台,她就认真为慕名而来的人们作好每一场报告申纪兰逝世后,到西沟村参观学习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西沟村村民说,申纪兰虽然走了,但她的贡献会被永远铭记,她的精神永不落幕,她的故事将永远流传 新华社太原5月28日电
孟泰:劳模精神永放光芒
孟泰在工作中(资料照片)孟泰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新华社发前进帽,中山装,粗粝的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在鞍钢博物馆的英模展区,有这样一张老照片,将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孟泰的形象定格在亿万中国人脑海。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鞍山市艺术剧院原创大型话剧《孟泰》顺利通过验收,再次将“老英雄”孟泰的形象立体呈现在百姓眼前孟泰,1898年出生,河北丰润县人。
1926年到鞍山,同年进入日本人经营的鞍山制铁所的炼铁厂当配管学徒工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配管组组长、技术员、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等职东北解放初期,党中央要求鞍钢迅速恢复生产面对经过战争摧残几近废墟的钢厂,老工人孟泰勇敢站了出来,带领工友献交器材、刨开冰雪收集废旧零件,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硬是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建成了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没有花国家一分钱,就实现了鞍钢高炉恢复生产,为新中国钢铁工业奠定了雏形。
孟泰爱厂如家,钻研苦干抗美援朝时期,鞍钢受到敌机和暗藏敌特的威胁,孟泰撇家舍业,背来行李睡在高炉旁,誓死保卫高炉安全,被誉为“高炉卫士”新中国成立初期,孟泰组织全厂各方面人员进行联合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
1950年、1956年、1959年,孟泰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工会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作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孟泰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孟泰始终心系钢厂与职工。
在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为了使工人保持体力不影响生产,他把几个女儿靠挖野菜喂养大的两头猪送到厂里,为职工改善伙食;在一批职工因没有床位而不能住院治疗的时候,他买来废钢管,组成青年突击队自制铁床,既缓解了燃眉之急,还节省了费用。
在他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的八年中,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1967年9月,积劳成疾的孟泰在北京病逝然而,孟泰精神却在鞍钢和鞍山市扎了根,《孟泰报》、“孟泰奖章”、孟泰雕塑、孟泰公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英雄”仍向人们无声地诠释着劳动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
在鞍山钢铁炼铁总厂几座高炉间隙,孟泰纪念馆显得格外安静炼铁总厂党委工作部部长王锋介绍,厂里培训新招工人,第一站就来这里;市里的机关干部、中小学生,也经常来参观学习同时厂里每年组织孟泰事迹学习会,评选孟泰式先进标兵、最美党员,厂报开辟专栏讲述“孟泰式好员工”的事迹故事。
“老一辈树起了标杆,我们也不能太差”作为鞍山钢铁炼铁总厂电气作业区电气点检员,今年55岁的付柏田自1984年进厂以来就一直被孟泰精神所感染在岗位上,付柏田主动创新出铁技巧,三次报名夜大学习电工课程,如今已是鞍钢集团一级技师。
2017年,以付柏田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每年吸引中青年技工上百人次参与技术攻关,为企业创效年均超过500万元截至2020年底,鞍钢集团共有6801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18人次。
自2012年探索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基层创新机制以来,鞍钢集团目前共有厂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303个,其中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省级创新工作室39个,分设创新小分队等创新团队700余个,拥有3600余名核心成员。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我们就是要用工友们身边的典型,引导年轻职工不忘本行和本职工作,在努力奋进中创出更大风采。”王锋说。新华社沈阳5月29日电
(来源:晋中日报)推荐阅读【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㊼】数风流人物:焦裕禄、王进喜【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㊻】数风流人物:刘胡兰、毛岸英、黄继光【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㊺】数风流人物:江竹筠、董存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㊹】烽火太行看左权——踏寻左权红色遗址重温晋中党史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㊸】数风流人物:马本斋、张思德【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㊷】数风流人物:杨靖宇、赵一曼【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㊶】方志敏: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㊵】历史烟云去 先辈精神耀——踏寻和顺红色遗址重温晋中党史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㊴】数风流人物:恽代英、钱壮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㊳】数风流人物:何叔衡、邓恩铭【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㊲】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㊱】敬读英烈碑文 赓续奋进伟力(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㉟】敬读英烈碑文 赓续奋进伟力(上)【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㉞】战斗在天亮前的共产党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㉝】英雄的土地 光辉的篇章——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榆社云安【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㉜】两英雄前仆后继 好男儿保家卫国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㉛】爱民模范马定夫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龚全珍嫁几个丈夫(龚全珍简介资料)万万没想到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龚全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9月2日16时16分逝世,享年100岁…
-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300字)学会了吗
胥小悦读会——《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 三(4)班 赵铭贤 指导老师:王敏洁在这个寒…
- 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完整版)深度揭秘
- 大队委竞选ppt(大队委竞选ppt免费下载)这都可以?
- 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2023)居然可以这样
- 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2023)这都可以?
- a320(a320飞机)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