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李范五(李范五花园小学)居然可以这样

李范五(李范五花园小学)居然可以这样

 

李范五花园是以曾经的黑龙江省省长的名字命名,但是其实这个花园早就没有了以前这里曾是李范伍省长的居住地,国家在他的居所旁边修建了一个花园,后来因为道路施工的需要,就拆除了但是由于叫习惯了,就还是叫那为李范五花园,现在变成了转盘道,连接海城街,中山路,文昌街,文府街等。

李范五李范五花园的前身是文昌街心花园(准确的说应该叫转盘道),文昌街心花园的前身叫什么名就不知道,大概率应该是没有名字在哈尔滨市图书馆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原文昌街心花园的照片,此照片应该摄于60年代前。

这张照片的围栏似乎还有点印象,里面的沧桑和荒芜也延续到80年代末过去这里是一块园盘大空场,只有寥寥的几裸树,荒草连片当地老人讲,以前那是养马户溜马的地方据此推断应该和马车社有关系,而马车社应该是解放后公私合营了,也无从考证。

马车社旧址那时候文昌街心花园是很闭塞的,周边没有公交车,只有几条主道,一条是文昌街(止于文昌街心花园)文端街是土道、现在的西文昌街是毛道,文府街当年也是毛道(以前是文府街),小时候上学和去摩电头坐车也是直接穿越文昌花园,左边的马车社还存在,里面都是马车。

李范五花园的称呼,实际上是WG后期才逐渐开始的,WG初期在批斗李范五省长的时候,周边的人都去参观李范五大院,去参观里面展示的李范五家所谓的奢饰品,而大院前的转盘道就被想当然的称为李范五花园当年这里是是柳毛丛遮掩的静静流淌的马家沟河,河的两岸是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别墅和园林。

曾经有许多幢不同风格的欧式宅院坐落其间居民多是外侨中的布尔乔亚阶层每个小院多是木头板栅,院内种着各种果树、丁香、暴马子等,树下有芍药花、黄花菜、马莲草这些俄式住宅有一共同点,都有一个三面玻璃窗的凉亭,上面爬满山葡萄藤。

在这片别墅的东南角,有一处宽大的俄式院落,李范五省长曾在此居住。院内种满了大小兴安岭的诸多树种,就像一个精致的森林博物馆。

现在的李范五大院,里面的二层楼已经拆迁,现在的四层楼曾经是省人防办大概从80年代开始李范五花园就成为周边住户的休闲地,天暖和的时候人来人往的络绎不绝那时候虽然多数都是土路,但道还比较很平整,冬天也不清雪,孩子们也出来玩,在马路上就能打爬犁,滑脚蹬子,打出溜滑,有时也自发的在文昌花园里搭1米多高的雪滑梯。

现在这里除了文昌小学和几条街名外,其他的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这是文昌小学,80年代前是平房和小二楼

这是原马车社旧址,现在也姓“马”,周边的门市房都和马有关系

根据现在的百度地图看,当年马车社旧址应该是文端街文舍街和文昌街的合围处,这三条街都是40年代前形成的。

李范五住址在文昌街和文府街交口,是一座俄式楼,围墙上粘有玻璃碴子,院内用花岗岩的碎石铺设的弯曲甬道,空地上长满了绿草和鲜花那时候这里几乎没有直道,都是弯弯曲曲的,道也不宽现在看到这个小楼,就会联想起抗日烽火岁月,李范五的名字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失而风化,早已印在东北人民的心坎上……。

1958年,李范五被调到黑龙江,接替欧阳钦的职务,担任黑龙江省省长当时李范五的妻子也跟随丈夫回到黑龙江工作,在黑龙江期间,她又有了几次提干机会,但都被李范五拒绝了李范五的理由也很简单,自己是一省之长,如果妻子提干,别人会说闲话的。

李范五的妻子也是很早就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当时她被定为高级干部(12级以上就算高级干部),但李范五却主动劝说妻子,让妻子调低级别妻子虽然不愿意,但耐不住李范五的劝说,最终到政务院申请,定为了13级李范五就是这么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十年特殊时期,李范五也受到迫害,但他始终坚信组织,虽被长期关押,但始终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人生1986年,李范五因病去世,享年74岁,这位为革命奉献大半生的传奇人物最后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李范五花园的北边,文明街和文景街的交口,就是早年大家都知道的“摩电头”(有轨电车),再往下海城街就是改革开放后哈尔滨第一个大型装饰市场,“海城装饰市场”南面就是哈尔滨最高的行政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及各直属部门。

李范五花园东边是文昌街,虽然也不宽,但以前是正经八百的柏油路 。李范五在这居住的时候,早上经常到花园里活动活动,许多人都认识他,或许知道是因为他是省长,他曾经是东北抗日联军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早年李范五花园的样子所谓的花园其实就是个大圆圈,里面有些灌木丛,好像树也没有多少,他也没有改造这个花园并且这个位置也相当于断头路,文府街还没有打开呢当时的花园比现在的花坛大,大不少,附近的居民在天暖和的时候,天天下班后到花园里散步,里面有小商小贩,卖吃的、卖喝的、卖小商品。

还有唱歌的、唱戏的、玩乐器的、下棋的、当然打扑克的特别多,老、中、少都有,有时唱戏的多一些,记得好像还有一些自发组织的活动有的当年的孩子,如今有了孩子后,也喜欢经常的和妻子领孩子到这里玩,看热闹,给孩子买小食品,和熟人聊天,当时方圆几百米的人都到这里来聚堆,周围实在没有可以消遣的地方了。

在文府街通了以后花园还没有缩小,周围的车也不多,车速也不快,公交车还是没有,所以来回的穿越也没有危险95年修建立交桥以后,政府陆续的改造花园,人们慢慢的就不到这里来玩后来在2010年这里修建高架桥跨过李范五花园,附近的居民就去不了这里了,花园也缩小了不少,转盘道也宽了,是四车道了。

同时有关部门把这里也整理成大花坛,夏天种植花草,冬天做冰灯,一直延续到现在

李范五环岛(花园)上跨立交桥,周边有六条岔道,其中四条通公交车并且也是交通要道了,所谓的南北、东西,四通八达,道里、道外、平房、动力,来去自如如今,李范五花园只能远观,不能近看了不过,现在人们的休闲地方也多了。

人们也希望这里以后不要再盖高楼大厦了,还保留原汁原味的小街小巷,给历史留下回忆,留下希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