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记叙文写作技巧(小学记叙文写作技巧)快来看

东华学校语文骨干教师传授经验

记叙文写作技巧(小学记叙文写作技巧)快来看

 

《好好学习》,天天进步!本期“语文大讲堂”特邀东华学校教师刘晓燕做客直播间讲解小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技巧

《好好学习》主持人王昊与刘晓燕老师刘晓燕:在小学阶段,学生会写很多篇记叙文一天我问一位学生:“你为什么要写记叙文呢?”这位学生看看天花板,再瞧瞧前后左右的学生,然后茫然的回答道:“为了给老师看?为了考试?”。

主持人:就像这样,很多学生似乎认为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考试,不考试就不用学习刘晓燕:要我说啊,学习写记叙文有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记录我们的历史!此时大家一定充满疑问:记录历史?司马迁?是的,学会写记叙文,就是为了记录我们自己的历史。

大家在作文竞赛中得了一等奖,高兴得不得了,这一高兴我们就把得奖的这件事写进了自己的日记本和同桌之间发生了矛盾,吵了架,我们的心情糟透了这一切,我们又记录下来,写进了日记本……天长日久,无论是我们高兴的事,还是我们不愉快的事,都变成了记叙的文字。

一年下来,我们就积累了一年的历史了十年下来,我们就积累了十年的历史如果我们一辈子都写日记,到了老的时候,日记也就成为我们个人的历史了主持人:所以记叙文,可以看成是记叙历史的文字没有记叙文我们就没有历史喜欢写记叙文的民族,历史就是光辉而完整的。

不写记叙文的民族,什么都留不下来刘晓燕:是这样理解的。我们今天写记叙文,其实也就是在书写历史。你写文章记叙一段历史,他写记叙文记叙一段历史。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书也就一点点地像建金字塔似的垒起来了!

主持人:现在,我们明白了写好记叙文的重要性和意义,那该如何写好记叙文呢?刘晓燕:要想写好记叙文,我们得先认识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文体,或者叫格式主要表达方式为记叙和描写,只记叙不描写,就是我们俗称的流水文,兼有议论和抒情,可以使文章情感更加丰富。

主持人: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其本质特点就是故事性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如同一部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才能引人入胜刘晓燕:您说的没错,选材是写作记叙文的核心学生们肯定也常常在选材上犯难解读高分作文不难发现,写记素材非常的关键。

写作素材大多源于亲身经历和阅读,这两类素材在学生的脑海中记忆深刻,学生可根据写作对象和内容加以筛选,选出适合的人物或事物构思,如同搭建房子的框架,选题,如同选择搭建房子的材料,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文这座“房子”的外观是否漂亮,因此选材是重中之重。

主持人:怎样才能选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刘晓燕: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不少学生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捡到钱包”、“给老人让座”、“为同学补课”,不管此事自己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

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学生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学生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学生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挖掘、让你去挑选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一般来说,学生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学生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

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

如果我们学生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一般素材选好了,文章的题目就基本确定了在记叙文中注意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题目的确定要直指主题,你选择了什么事件就用这个中心事件来拟题。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主题是“生活万花筒”,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篇习作和大多数习作不同,主题“生活万花筒”是不能直接作为习作的题目的,所以,你还要开动脑筋,为这个习作起一个足够“吸睛”的题目比如有学生想写夏天和蚊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就可以参考习作提示用“捉蚊趣事”来做题目。

如果参考题目里没有符合你想写的事情的,也可以另起题目

主持人:好的,现在确定了素材和题目,是不是就可以动笔写了?但好多学生写出的文章却平平无奇,没有特色,这是为什么呢?刘晓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故事叙述均匀用力,没有详略二是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叙事平淡。

主持人:刘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刘晓燕:在定好事例后,首先要围绕所选择的事例进行立意,即确定这篇习作我们到底要通过这件事展现什么,表达我们什么样的情感,也就是要做到主题突出。

因为立意就相当于一篇文章的“魂”,有魂才有形主持人:看来立意掌握着我们习作的方向啊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刘晓燕:关键的内容来了,1.写一件事情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但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比如在四上《麻雀》这篇课文中,故事的起因就是:“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前面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用简单的三两行字就交代完了。

经过是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躯掩护了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则用了大篇幅的文字进行了详细叙述,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而最后结果: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敢震撼了,竟然慢慢后退,“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又是两句话就交代完了所以你看,叙事的文章一定要学会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这样故事的中心才突出主持人:就像《麻雀》当中,就抓住了老麻雀勇敢地去保护小麻雀这个点来进行了详写刘晓燕:没错作者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 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

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这些都是叙事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志趣主持人:看来我们在写记叙类作文时,要聚焦于事情的经过,从而体现要表达的情感作文的起步阶段——确定立意已经解决,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围绕立意进行写作了。

刘晓燕:是的,现在如何把事情写清楚成了主要问题写记叙文时,首先要关注叙述的条理性,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按照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情感顺序等进行叙述你像《麻雀》这篇课文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先写了故事的起因,再写故事的经过,最后是结果。

而在《爬天都峰》中,则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写来写的按照顺序来写,才能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把故事叙述清楚

主持人: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的过程中,常出现文章层次混乱、词不达意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就是因为没有将事件理出一个顺序来叙述呢?刘晓燕:是的,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前因后果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文章框架,从而使文章内容更加连贯,让所记叙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例如,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时,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写作,这样写起来会更加从容比如,可以先写自己特别喜欢画画,然后点明喜爱的原因--家里的文化气息浓郁,家人从小培养“我”画画刚开始对画画没感觉,画得不好,后来在父母的悉心指导下,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像样,很有成就感,对画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逐渐也成了最喜欢做的事。

这样写作,不但前因后果明确,而且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完全得到了体现,故事的发展过程自然顺畅,人物的形象也很丰满可见,学生拿到题目后,对题目进行分析,然后构思写作框架,那么写作时就能一气呵成,得心应手主持人:

写作思路就好比房子的框架,框架搭建好了,其他环节才能顺利进行先搭好框架,那么先写什么,下一步写什么,怎么结尾,要突出什么等就会容易很多,就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刘晓燕:是的,搭建写作框架既能保证文章思路清晰,又能使文章合情合理,为准确表达情感提供保障。

主持人: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现在很多学生在记叙故事的时候能够做到按顺序来写,但文章平铺直叙,没有一点起伏,就像流水账,这该怎么解决呢?刘晓燕:能按一定的顺序写,你的习作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什么呢?就是要把事情“写清楚”。

接下来我给大家提供几个 “写清楚”的小技巧1.加强动作描写,增强艺术魅力世间事物,其实都离不开动态或静态这两种存在方式在描写生活画面时,要注意动静结合,或以动显静,或以静示动,这样就能大大增强描述的形象性、艺术性和感染力。

 在叙事的文章中,我们应当以“动”为主,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体现事情的发展变化例如,指导学生以“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为主题写作,可让学生从活动参与者的动作入手,表现活动的激烈如写拔河比赛,就可用拉拉队的呐喊衬托比赛的激烈,或者用队员的顽强拼搏,他们拔河时的动作,来赞扬集体荣誉感的可贵。

 2.加强语言描写,凸显人物神韵语言描写要能反映人物的心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坚决做到立片言而尽显人物精神,不要向有些学生一样长篇大论,都是这个人的话。

要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比如在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对哈尔威船长语言的描写,“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这一段船长的语言描写就非常有特点,每一个短句没有超过十个字的,非常的简洁有力,契合了当时时间紧迫,船长坚守岗位,镇定自若地在那下命令的形象,而且运用叹号结尾,更是让人感受到船长语气的坚定,这是一个威严的船长。

再联系后文知道船上其实是有六十一个人,这里船长却说要把六十人救出去,学生们立马就能体会到他把自己给忘了,一个舍己救人的船长形象就塑造出来了

主持人:这样的描写可真生动,让我们眼前瞬间呈现了画面感刘晓燕:没错,“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常用的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如一个动作、表情用特写镜头将之放大,通过生动、准确、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处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3.调动多种感官,加强读者共鸣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再看《麻雀》这篇课文,“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这是作者看到的;“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浑身颤抖,发出嘶哑的声音”,这是作者听到的;“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这是作者想到的。

主持人:看来一篇优秀的记叙文,离不开多种感官的融入呀在这样多种感官的描写下,我们好像亲身见证了这一幕刘晓燕:是呀,在学生的习作中往往就是只关注到了看到的,而忽略了像这样听到的,想到的,甚至是闻到的,摸到的。

这样就是描写角度过于单一了,要尝试着多感官的去记叙主持人:听完以后,确实对于该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就明白多了记叙文习作一下子就变得简单了古语有言:情动而辞发 记叙文写作中,抒情是“点睛之笔”,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抒情呢?。

刘晓燕:记叙文的抒情放在文章结尾和穿插在叙事过程中都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像电视电影里的“镜头慢放”一样,把往事一件件、一桩桩再次呈现,把观众(读者)带入到设定的情境中,来体现情感;也可以寓情于景,比如课文《小英雄雨来》中,作者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印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这一段用壮丽感人的景象烘托出庄严悲壮的气氛,突出雨来的英雄形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了被夕阳染红的浮云,渲染了庄严的气氛,用红色做背景,意在衬托雨来牺牲时的悲壮和对雨来爱国之心的赞美,第51自然段,“大家呆呆地立在河沿上,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的向下流去,虫子在草丛里叫着。

”呆呆的,静静的,哗哗的突出了人们内心的悲伤,环境的寂静突出了人们悲痛的心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环境描写也是为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服务,让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或者直接一点,想表达情感就直抒胸臆如在“生活万花筒”主题习作中,直接写出自己的感受来给文章结尾,像有学生写的“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只要肯坚持,就没有完不成的事!”或者“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三分钟热度的坏习惯,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实用的。

”还有“这次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它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大家的爱”这是结尾都是很棒的,既点名了主旨,又总结的全文

主持人:看来记叙文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直抒胸臆,表达情感进行结尾,也可以镜头慢放,融情于景,在日常习作中合理取舍,选择性运用即可刘晓燕:是这样的至此,一篇完整的、生动的记叙文习作也就成型了。

根据上面方法的讲解,我再给大家分享几个精彩句段的例子吧!1.运用多种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里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有学生在《铅笔风波》中这样写道:第二天来到学校,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新钢笔但是让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中午,我发现我的钢笔不见了我找来找去都没找到这时,下午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上,心里还在想我的钢笔老师让我们打开本子做练习,突然我发现,我的同桌从他的铅笔盒里拿出了一支钢笔,这支钢笔和我的一模一样!我一下子就生气了,冲着同桌问:“你拿我钢笔干什么?”同桌说:“这是我的钢笔呀!”“胡说,这明明是我的钢笔!这是我妈妈昨天刚给我买的,这支钢笔上面还有金色的花纹!”我指着钢笔对他说。

不管我怎么说,同桌还是坚持钢笔是他的我认定是他拿了我的钢笔,非常生气,不再和他说话,决定下课后将这件事情告诉老师2.多感官、多角度描写:分别从触觉、视觉、听觉等角度写出事情经过有学生在《一次”失败”的炒鸡蛋》中这样写道:。

我先按照妈妈的要求把三只鸡蛋打进碗里,加上一小勺盐和水,搅动鸡蛋一分钟接着妈妈让我打开煤气,锅热后倒入油,等油烧热后倒进鸡蛋可是鸡蛋一进锅,就“刺啦刺啦”地“炸”起来,我吓得差点把锅铲扔下跑了妈妈安慰我:“没事,鸡蛋不会飞起来的,不要慌。

”我赶紧翻炒起来,给鸡蛋“翻跟头”,让它受热均匀,并学着妈妈的样子加了一勺盐,鸡蛋快凝固了就放入韭菜,继续翻炒!我心里想:妈妈今天一定会表扬我的!这时妈妈发话:“稍加一点点水”我赶紧接了一点水,手忙脚乱地倒进锅里。

加水后的菜菜们“刺啦啦”地几下响,仿佛唱着没有音调和节拍的小曲子,又仿佛在唱着什么胜利之歌原来我的火开得太大,加水是防止菜糊掉这时,锅里飘出阵阵鸡蛋的香气,馋得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最后,妈妈命令我可以关火装盘了。

主持人:这两个片段都非常的精彩,把老师刚才讲到的方法进行了活学活用刘晓燕: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分享了这么多关于写好记叙文的方法、妙招,关键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这里给各位老师和家长朋友提一个小建议:。

教师在课堂的黑板上和学生说再多怎么写记叙文的技巧,还不如直接学生动笔写作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那就是写日记因为日记记录的是一个人每天发生的事情,所以它属于记叙文首先,家长朋友为了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并把这个习惯坚持下来,可以让孩子买一个精致美丽的厚笔记本,保持住写日记的热情。

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讲解写日记的技巧写日记,就是把每天遇到和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写出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写日记,并不意味着记“流水账”,要把你一天当中大大小小所做的事情全部记录下来,而是要根据那一天所发生事情的重要程度选择详写和略写。

学生对于不重要的事情可以一笔带过甚至是不用写,最好是写了几十字之后就可以过渡到这一天令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并对这件事情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可以描写得详细细致一些,这样就可以记录下孩子的心路成长历程。

还有就是写日记可以在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要么和今天的心情相互呼应,要么和今天的心情形成反差,这也是写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最后,教师为了方便评价学生的日记,可以先把自己的日记有选择性地公布出来向学生们阐述某一天的心路历程和这篇日记的写作表现手法。

作为交换,学生也要有选择性地让老师审视日记,对日记作出评价,并进行指导修正小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法,坚持每天的写作训练,对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位置|文化路1827号(东风东街与文化路交叉口南50米路西)热线|0536-6100107FM107潍坊交通广播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