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扬州个园游记(扬州个园游记作文)奔走相告

作者简介:毕研杰,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著有散文集《人在旅途》《生活琐记》,主编《阅读训练精编》《当代教育论坛》《青春留影》三部,参编《

扬州个园游记(扬州个园游记作文)奔走相告

 

作者简介:毕研杰,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著有散文集《人在旅途》《生活琐记》,主编《阅读训练精编》《当代教育论坛》《青春留影》三部,参编《写作训练精编》《写作导引》等十余部有诗歌、散文、小说约三百篇(首)散见于全国各级报刊,指导的学生作文有200余人次公开发表或获奖。

扬州游记系列:个园游记文/毕研杰今天,我独自去游览“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扬州个园个园,是我比较喜欢的古代园林之一,位于扬州古城的东北部,盐阜东路10号,是清代盐商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与其它古典园林相比,个园有两大特色特别突出,引发游客特别关注——一是以竹取胜园主人黄至筠性爱竹,在园内种竹万竿,截取“竹”字之半,并取竹叶的形状像一个“个”字,又取苏轼“可使食无肉,不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之意,故名“个”园,可以说是即“象形”又“会意”。

而且,主人的名字叫“至筠”,“筠”字亦借指竹,故以“个园”为名,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包含在里面了园门两侧都种植着竹子,枝叶扶疏,“月映竹叶成万千个字”,与门额上题写的园名“个园”相映成趣进入园门向西拐,是与春景相接的一大片竹林。

竹林茂密、幽深,透漏出园主人之情趣竹是个园的灵魂园内现有竹子60余种,因此,游个园不可不观竹、赏竹、品竹,感悟主人内心的“竹”之趣个园第二大特色便是"四季假山"在面积不足五十亩的园子里,园主人开辟了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分别命以春、夏、秋、冬称之。

春山春山在桂花厅南的近入口处门两边修竹数竿,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数根,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入了园门,还是同一座春山,这里有象形石点缀出的十二生肖,惟妙惟肖,妙趣横生竹石点破"春山"主题,同时也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景虽好,短暂易逝,需要用心品赏,加倍珍惜,才能获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

夏山夏山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山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呈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山上站古柏,山下卧池塘夏山,背阴处嵌一涓涓细流,水线跌落池塘,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

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入夏山洞穴,洞内曲折幽深,寒意横生洞外,烈日炎炎;洞内,冷气飕飕:直让你疑心身在何处!

秋山经过抱山楼上的“一”字长廊,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山,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的手笔秋山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有山洞幽然在山洞中左登右攀,瞻前顾后,景象各异:有石室、石凳、石桌、山顶洞、一线天,还有石桥飞梁,深谷绝涧,不一而足。

沿洞中的石道攀援而上,可至山顶拂云亭,为全园的最高景点,俯视全园,满园佳境尽收眼底

冬山冬山在东南小庭院中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一堵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又用白石铺成,远看像是积雪遍地在南墙上又开四行圆孔,利用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产生出北风呼啸的效果,渲染出冬天风雪交加的寒冷气象。

造山之时,设计者还巧妙利用了雪石自然之态,着意堆塑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雪狮子,或跳或卧,或坐或立,形态各异,憨态十足。

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可以说四季假山,诗情画意,结构严密,旨趣新颖这么匠心独具的巧妙设计,这么高雅的审美情趣,主人除了要有雄厚的财力外,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园主黄至筠祖籍杭州,他凭着卓越的经商才能集聚起万贯家财,被嘉庆皇帝亲赐“盐运使司盐运使”,曾两次进京为皇帝祝寿,还被御赐进圆明园听戏所以,见过大世面又有足够财力的他,对自己的宅子一直精心谋划,巧妙经营个园的建造花了他20年时间和600万两白银,这在当时相当于江苏省一年的税赋!。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个园被誉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

很多电视剧、电影也在这里取过景,比如《还珠格格》等个园,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