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于丹趣品汉字读后感)学到了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方寸汉字,蕴含的是民族独有的处世观念;诗词、典故、儒经、史书,累世篇章,诉说的是源远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方寸汉字,蕴含的是民族独有的处世观念;诗词、典故、儒经、史书,累世篇章,诉说的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甲骨文、金文、小篆,妙趣横生,诠释国学文化精髓,感受汉字之美;文字构成文章,文章留住文化,汉字就是中国人的“心”。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的走红,掀起了一次次国学热潮其中,一直致力于国学文化普及与传播的文化学者于丹曾通过《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系列讲座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日,她又带来了新作《于丹趣品汉字》,从分析古人用字之妙到全方位立体化解读汉字,为广大读者揭开汉字中隐藏的中国文化秘密,更直言国学其实是一种价值观汉字演变呈现哲学理念当下,一些中国人在对文化和精神的认同上有一种缺失感,不少年轻人也对部分汉字不熟悉。
“比如高粱饴我们小时候都很熟,现在的孩子就不知道,关于农耕的一些词,很多孩子都对其特别陌生”于丹感叹,认识一个民族有时是从文字开始,但随着我们时代改变、生活改变就淡忘这些字是十分不正确的,她强调,“文字不仅是一个民族理念的生成,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演绎。
”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在于丹的品读里,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它恰巧能和中国人的困惑、话语方式、生活经验相重合,容易引起共振和认同,汉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实际呈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
甲骨文、金文、小篆……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汉字,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汉字也会有与心灵感悟有关的故事追根溯源知其所以然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能够传承至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汉字其实,不仅仅是汉字,传统文化中同样有很多非常精致、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从在《百家讲坛》讲述《论语》心得和《庄子》感悟开始,于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学明星,此前,她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听于丹“谈心”甚至成为一种流行在于丹热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国学,侧重心灵的感悟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很多学校教育也开始逐步加强了国学的内容,不过课本中越来越多的古诗、古文内容让很多家长和同学有些不知所措,大家普遍存在为什么要学那么多古文、国学,国学到底是一门什么知识的疑问?对此,于丹给出了解释:“在我看来,与其说它是知识,不如说它是一种价值观。
也许世界很复杂,但是自己的内心可以简单一点;也许世界变化很多,但是自己的内心可以有些坚守;也许世界的方向、目标都是在不断调整的,但是自己内心的意志可以是清晰的”在《于丹趣品汉字》一书中,于丹就追根溯源,从字形、字义的发展演变,让人们能够认识汉字,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透过汉字,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哲学理念,领悟为人的智慧和处世的道理比如“心”字,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都是一个被包裹起来的形象,即人心藏在身中于丹认为,“心”这个象形字,不仅有生理层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心智层面的意义,“从内在到外在,由心的思考才能够真正主导人的判断”。
于丹 带你了解汉字背后的意思近两年,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陆续火爆,国学热潮又一次回归其实国学与其说它是知识,不如说它是一种价值观,中国古人的处世哲学,生命智慧全部藏在国学和汉字里流传下来。
就如文字中隐藏的含义有很多,我们总说“听话听音”,你能听懂对方没说出口的心里的意思吗?如果你不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你怎么能知道他内心隐含的想法呢?所以国学隐藏了无数古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汉字是国学的根本,了解象形字的历史、汉字的演变更有助于理解古人智慧。
下面就从于丹用趣味解读的汉字中,来一同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汉字真真切切之美01头脑加心灵,才叫有所(思)
《说文解字》里说:“思,容也,从心囟声”我们过去都以为思的上半部分是个“田”,其实不是从篆文字形来看,上半部原来是囟门的“囟”众所周知,刚出生的婴儿,颅骨上方有一块尚未完全闭合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囟门“思”字上方现在演化成“田”的这个部分,原本是指人的头脑;而下面是心字底。
说白了,就是头脑加心灵共同工作的状态,才叫有所思有人或许会问:你说“从心囟声”,囟门这个“囟”跟我们今天思想的“思”读音风马牛不相及,怎么可能用“囟”去表示“思”的音呢?钱玄同先生在《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这本书里,曾经专门说过这个问题。
他说:“囟思双声”原来在上古音部里,囟跟思的字音,声母相同所以就把它们的读音归在了一类《说文解字》不是说“思,容也”吗?它其实是一种安静的、深入的、有容量的思考不管我们看见了什么,在现象上每个人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人这一辈子见过的世界有许多是相同的,但思考出来的结论却有天壤之别。
很多人都看过水壶开的时候,壶盖子扑扑在跳,为什么瓦特从中发现了蒸汽机的原理?并非我们平时没有见过,是因为我们没有那样思考02(祖宗)其实不是一个人
宗,上边是“宀”,像房屋侧视的形状,表示字义与房屋有关,下边是神主牌的象形合起来表示宗庙,就是放置祖先神主牌的房屋《说文解字》:“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很明显,“宗”最初的意义今天我们并不常用,常用的是指祖父辈以上的祖先,比如说列祖列宗。
从祖庙的本义,是怎么引申出祖宗的意思呢?
今天提起先人,往往是“祖宗”两字连用,那祖与宗的区别在哪儿?“祖”的甲骨文并不从“示”关于甲骨文“祖”字的造字缘由,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也有人认为是神主牌的象形“祖”字的金文和小篆字形很相似,都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增加了“示”旁,这说明“祖”的字义与祭祀或鬼神有关。
《说文解字》:“祖,始庙也”祖,是最开始的宗庙换言之,始祖庙则称为“祖”,始祖之后的历代先人的庙才称为“宗”其实,从帝王的庙号,就能窥见祖与宗的关系毛泽东《沁园春·雪》“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从汉代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比如说唐高祖与唐太宗,宋太祖与宋太宗而祖宗连用就泛指祖先03对感情不要用错(恨憾怨)
“恨”和“憾”都是对自我的不满足,是内在生发的无力感,比如面对时光易逝,联想到自己韶华难再,或是士子已至暮年却依然功名未就,怀才不遇,心中就很容易生发一种“恨”,如前面提到的《玉楼春》以及杜甫的《春恨》等等,这是来自内心的对自己人生的遗憾。
“怨”则不同,“怨”是外向的,是对别人不满,责怪别人“怨”不仅表示轻微的抱怨,更经常表示深刻的仇恨,成语“天怒人怨”、“怨声载道”中的“怨”都是仇恨的意思“怨”在古代侧重于“仇恨”,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恨”;而“恨”在古代的意义侧重于“遗憾”,近似于现在所说的“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意义侧重点来了个对调04(性)与(情)皆从心
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与情皆从心性即心之理,情即心之用“性”左边一颗心脏,右边是个“生”“生”即是它的表音符号古代的“生”跟“性”是读音相近的《说文解字》上说:“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性的本义是指人性,它是从阳气的。
如今不是把性情连用吗?那什么是情呢?韩愈在他的名作《原性》中说过:“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你看这句话说得明白吧?人的本性是原生的,而人的情要靠外在的东西触发,所谓触景生情人眼前看见山水、看见秋色、看见春光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产生出不一样的感情。
情有感而发,是要有外在的接触、要有引子的如“情”字的小篆:左边还是这颗心脏,表示跟内心有关;而右边的“青”,当然是它的音符所以《说文解字》这样说:“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这就有意思了,“性”是从阳气的,而“情”是从阴气的,由意念所动。
往上追溯,《礼记·礼运》就说过:“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七种由外物引起不学就有的本能情感或者心理状态,就叫人情我们今天常说“七情六欲”,很多人说“七情”是喜、怒、哀、思、忧、恐、惊,就是从《礼记》这里转化而来,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学者观察让汉字在生活中“活”起来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能够传承至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汉字不仅仅是汉字,传统文化有很多非常精致、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但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着的普遍问题就是有价值而少魅力,这是今天互联网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巨大挑战。
我很乐于看到这样一本关于汉字的书,以这种全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一方面,它是专业的,有很多对汉字深入浅出的解读,寓教于乐文字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关系紧密,每一个符号体系都承载不同的含义,值得我们去研究。
《于丹趣品汉字》这本书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跟我们的生活有接轨我发现书里不仅仅有专业的汉字知识,也有很深的于丹风格,字里行间融入了于丹对于人生、社会、历史、国家的看法 现在的中国人在对文化和精神的认同上有一种缺失感,精神上需要支持,想从历史文化中寻找根。
于丹教授对于汉字的理解恰巧能和中国人的困惑、话语方式、生活经验相重合,容易引起共振和认同于丹教授的表达方式也很巧妙,能跟大众达到最大的契合,她无疑是厉害的知识传播者,善于从传播者的角度把浓得化不开的东西加以稀释,使之更易为大众接受,在严谨的治学态度下,还用生动的方式来表达这些珍贵的学术成就。
人们对汉字的看法可能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也是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才能推陈出新,但正是这些知识的传播引起了人们的了解与思考另一方面,这是一本有互联网基因的书,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于丹教授的汉字讲解视频,包括汉字线上交流群、网络直播,这种传播形式对于我这个研究传播学的人来讲,无疑是十分感兴趣又很欣赏的。
汉字在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只有像这样不断地跟上时间和技术的脚步,才会愈发精彩! 当下社会传播最重要的就是互动、构建、创造、参与,通过书籍+互联网的形式,还可以激发读者去发掘冰封汉字的创意性使用如果文字能在今天的现实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感受中活起来,一定会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喻国明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张安安 编辑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浮夸粤语歌词(浮夸粤语歌词中文谐音)干货满满
“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黄伟文3月26号,陈奕迅在微博上传了自己挑战单板滑雪失败,摔得四仰八叉的视频…
-
浮夸粤语歌词(浮夸粤语歌词中文谐音)难以置信
我的心情犹像樽盖等被揭开。/*******************************/。像突然
- 甘愿歌词(等一世我亦甘愿歌词)满满干货
- 甘愿歌词(等一世我亦甘愿歌词)奔走相告
- 成长故事作文600字(成长故事作文600字初中)怎么可以错过
-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不看后悔
- 决定的反义词(决定的反义词和近义词)太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