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童话

他的军统生涯(他的军统生涯作者简介)难以置信

戴笠和他的军统生涯之(一):军统的诞生与没落,戴笠,军统,蒋介石,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民政府

他的军统生涯(他的军统生涯作者简介)难以置信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和蒋介石为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以加强国家统一,为全面抗战做准备在黄埔军人贺衷寒、戴笠、郑介民、康泽等“十三太保”的策划下,组织了一个以军人为主体的复兴社(有人称蓝衣社)。

1932年又在复兴社内设秘密核心组织力行社,同年4月复兴社下面又组建力行社特务处,从事情报暗杀活动在力行社特务处,戴笠被任命为处长1937年底, 当时徐恩曾负责“党务调查处”与戴笠负责的“特务力行社”合并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陈立夫任局长。

下辖二处,第一处负责党务,第二处则负责情报和特务1938年3月,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经蒋介石提议,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为基础,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中统由此正式形成。

中统的前身是1927年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科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由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1937年4月,由C.C系分子徐恩曾负责的“党务调查处”徐恩曾任处长。

中统以各级国民党党部为活动基地,在省市党部设调查统计室,在省以下党部设专人负责“调查统计” 在文化团体和大专院校、重点中学广泛建立了“党员调查网”,进行各种反革命特务破坏活动1941年,中统全盛时期各类工作人员多达1.3万人,加上中统控制的党员通讯员,总数约20万人。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大致有四方面:一:出身不同,二:组织不同,三:运作不同,四:发展轨迹不同中统和军统关系比较复杂,中统则是国民党最早的大型特务机构,军统是因为蒋介石深感国民政府派系林立拥兵自重,特别成立了军统负责军队系统的监管。

军统和中统都是整合后的新组织,在工作性质、工作领域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重叠尽管两个部门都处于蒋介石的领导之下,在发生冲突时,双方都在向蒋介石告对方的状状词基本一致,那就是对方越权办案件,扰乱了自已部门的正常工作。

蒋介石用制衡手段让双方的争斗愈演愈烈“不碰军队是中统的“第一诫”,军统可以进入到中统的领地,而中统只能站在“军队大院儿门口”望洋兴叹,不敢越雷池一步在军统内部,对中统的歧视观念是相当严重的总之,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很是僵硬,高层互动很少。

而争斗关键是通讯领域,这其中包括对电报和邮件的检查、控制,因为这是直接影响情报工作,谁掌控了通讯谁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军统是1938年8月成立其前身是由1927年组建的“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到后来又在此基础上组建复兴社。

到1937年底, 当时由徐恩曾负责“党务调查处”与由戴笠负责的“特务力行社”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戴笠兼任该局第二处处长到 1934年7月,戴笠接替邓文仪,兼任南昌 行营调查课(特务)课长次年,调查课 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

1938年春,蒋介石借口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为了防止日谍汉奸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抗战力量决定把原有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改组,扩大成为3个公开的特务组织一、中统或中统局:局长由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朱家骅兼任,徐恩曾任副局长,由徐负责日常实际工作。

二、军统:首任局长由陈立夫兼任,戴笠任副局长三、特检处:主管邮电检查即以戴笠的第二处为基础, 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由此正式形成简称军统局,英文简称BIS第一任局长贺耀祖,副局长戴笠,实际由戴笠控制。

军统局局长一般由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 任兼任历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祖、 钱大钧、林蔚都兼任过军统局局长,但实际负责工作的是副局长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大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班”。

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特工人员最多时近五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后来军统一直交由戴笠负责除负责刺探情报,进行反谍工作外,军统亦以刺杀等手段对付敌人。

抗战期间军统曾多次刺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军统由1942年的11230人扩到1945年的约4万人二战胜利后,在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成国防部,军统局的正式名称亦改为国防部保密局国防部第二厅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失事死后,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后,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一部分军统留在大陆进行暗杀,破坏,情报等活动1950年,在台湾保密局又恢复正式编组,1952年,蒋介石进一步改组台湾的特务机构,又设立了“国家最高国防会议”,蒋介石自任主席。

1954年10月,蒋介石仿照美国,成立了国家安全局,1955年,情报机构改制保密局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专责执行战略预警情报搜集、研整之任务1958年5月,蒋介石又将“国防部”二厅改组为“国防部特种军事情报处”(简称“特情处”),1961年5月,它又扩编为“国防部特种军事情报室(简称“特情室”)。

1985年7月1日,情报局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并编成立军事情报局,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受参谋总长直接指挥总之,中统的工作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打击一切国民党之外的党派;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而军统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监视整治,对敌对势力逮捕暗杀,他们的工作领域不同,中统的是党内,军统的是军中。

军统趁着战争爆发,急速发展势力范围,还获得了资源的倾斜,地位上超越了中统,就连国民党高级将领,也畏之如虎,谈军统色变中统和军统矛盾重重的原因很多,除了争权夺位、邀功求赏的竞争关系之外,和蒋介石关系最大中统虽然名义上听从蒋介石指挥,却控制在陈立夫、陈果夫之手。

而军统头子戴笠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言听计从,工作原则就是“秉承领袖意旨,体验领袖苦心”,军统一切听命于蒋介石,蒋介石自然偏向军统另一方面来说蒋介石精于权术,明白中统和军统相互牵制,才能让他容易掌控,对许多矛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想化解,这也是中统和军统纷争不断的一大原因。

1949年全中国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留在大陆的军统进行清洗,到五十年代中期,军统在大陆大致被肃清到1976年后,不再提及军统第一集军统的诞生与没落,就介绍完成,请看第二集戴笠生涯与对日斗争。

注:部分文章资料来自网络,关注公众号烟雨岁月,看更多精彩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